媒體人創業,那些告別的光榮與夢想
6月2日消息,逃離媒體圈闖入創業風口,這股風潮越演越烈,媒體人似乎也對此樂此不彼。就在這兩天,幾乎在同一時間,媒體人創業陣營中又添兩枚媒體人“創業新兵”。
5月31日,《中國企業家》執行總編何伊凡則以合夥人的身份加入創業項目“今日排行榜”,主攻垂直領域的“網紅”孵化項目。緊接着,前《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執行主編魏寒楓,自去年9月正式離職後,歷經數月籌備,終於在6月1日通過他創辦的“現代農匠”公號發佈了第一篇文章,正式宣佈創業,方向則是農業和食品內容。
創業風潮當中的那些媒體人
何伊凡曾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說過這樣一句話,“這個世界上,好走的路都讓別人走光了,少有人走的路纔是有價值的。”
恐怕創業這條路上,不再屬於少有人專享,媒體人的身影將會越來越多。創業的大潮席捲整個中國,而媒體圈卻顯得尤爲突出,近兩年傳來的是一個又一個知名傳統媒體人離職創業的消息。
除了魏雪楓和伊凡,還有這些媒體人:
徐滬生,原《外灘畫報》總編輯,創業《一條視頻》,微信公衆號粉絲超3000萬;
蔡崇達 ,原《中國新聞週刊》主編,創業服裝品牌孵化器“名堂”;
秦朔,原《第一財經日報》總編輯 ,創辦微信公衆號“秦朔的朋友圈”;
伊險峰,原《第一財經週刊》執行總編輯,創辦《 好奇心日報》;
曾航,原《21世紀經濟報道》TMT記者,創辦軍事視頻《軍武次位面》;
王留全,原藍獅子總編輯,創辦“即刻視頻”;
困困, 原《紐約時報》中文網副總編輯,創辦“玲瓏沙龍”。
…… ……
我們夠嗆能改變潮水的方向啊
GQ副主編張偉辭職創業後,便安心打理自己的微信公衆號“新世相”。“新世相”的功能介紹裡便寫下了這句口號:“我們夠嗆能改變潮水的方向啊。”
不試一試,怎麼知道可不可以?
而追溯到最早一波媒體人辭職潮則歸因於門戶網站的崛起,一批優秀的傳統媒體人加入互聯網新媒體,大多都發生在以新浪等爲代表的,新聞門戶概念興起之後短暫的一年左右時間裡。不過這批早期進入互聯網新聞門戶的內容高管,目前也有不少紛紛創業,包括本站幫、搜狐幫等羣體。
而當下正在發生的媒體人創業,其實不囿於簡單的內容創業,而是將觸角延伸到諸如市場、運營、銷售、電商、金融等各個層面。這些創業者往往對互聯網社羣概念有着較爲深入的理解,加上從業媒體多年來的人脈資源和社會資源聚合能力,能夠有效地打通線上和線下兩個渠道,實現社羣圈子的經驗和打造。
最典型的莫過於徐滬生創立的“一條視頻”,這位曾經的《外灘畫報》總編輯,藉助微信公衆號的風口,一舉將《一條視頻》的公衆微信號粉絲拉昇至3000萬,近期從廣告到電商做得風生水起。
成功的創業者都是相似的,失敗的創業者卻各有各的不幸。
已經做到媒體行業巔峰的丁秀洪在2012年選擇從本站離職,選擇進軍手機市場推出大可樂手機。雖然憑藉着“一次衆籌終身免費換新”的衆籌模式迅速圈粉無數,大可樂自此之後便開始走下坡路。今年3月8日,丁秀波正式宣佈大可樂關閉。
媒體人的出走,從做公關到創業
2015年普利策獎的本地報道獎得主之一Kuznia用行動傳達忠告:去做公關吧,最起碼付得起房租。
在早先創業氛圍還沒有那麼濃郁的時候,辦自己的公關公司、廣告公司或加盟大企業或公關公司做品牌或公關業務成爲媒體人離職後的去向。其核心優勢在於與傳統媒體業務體系的良好關係,能夠將資源人脈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例如在21世紀經濟報道的前記者中,徐繼業成了百度公關總監;朱平豆成爲騰訊MIG電腦管家等業務公關市場負責人;許揚帆進了騰訊在線媒體事業部;顧建兵成了阿里巴巴集團公關總監;顏喬成爲天貓公關部負責人;楊磊成了阿里巴巴集團總監;郎朗加入了騰訊電商。
如果是一名有新聞理想的記者轉行做公關的話,他的心裡或許會默唸這樣一句,“我終究變成了曾經那個最討厭的人。”
一位從記者轉型到公關的朋友告訴記者,“以前當記者的時候扒的都是行業黑幕,負面報道居多,現在做了公關卻反過來,都是給企業洗白,或許這就是報應吧。”
“我能問最後一個問題嗎?”“愛過。”
2015年1月8日,前南方都市報總經理、原《南都週刊》總編輯陳朝華宣佈告別紙媒,出任搜狐副總裁及總編輯,他在微博中寫道:“聚是一把火,彼此溫暖。散爲滿天星,相互閃爍,惜緣,感恩。”
從對數十位離職的媒體人告白中可以看出,體制的禁錮、新媒體的崛起以及經營壓力這些外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行業人才的流動性。此外,媒體行業不規律的作息、不具有行業競爭力的薪酬也造成了媒體人的身心俱乏。
一批又一批知名媒體人創業的背後,是年輕人對媒體的疏離。一位財經雜誌的資深記者表示,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來傳統媒體,人才面臨只出不進的窘境。
白巖鬆曾在他的新書發佈會上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道:“其實媒體人走多少,都不怕,怕的是沒人來。重要的是,要重塑媒體這份職業給從業者帶來的成就感和尊嚴感。”
“拿着賣白菜的工資操着賣白粉的心。”那些不再年輕,已經功成名就的媒體人,需要重新換個活法來擁抱生命之中的不確定性。
媒體人耳濡目染的那些“暴富”故事,不斷刺激着媒體人脆弱的神經。曾經的“無冕之王”早已不再耀眼,取而代之的光榮與夢想,則是“創業”,以及幾年就創立一家10億美元級別的“獨角獸”。
原《南方週末》記者方可成認爲, “並不是理想本身產生了動搖,而是實現理想的方式和手段正在變化”,而記者葉偉民則產生“強烈想走出去的想法”,看看個人以及這個行業到底還有什麼樣的空間和可能性。
告別媒體,告別的也是曾經深處媒體行業的光榮,而是去追尋另外一種現下更爲耀眼的夢想。無論是張泉靈離職央視加盟紫牛基金後說的那番“生命的後半段我想重來一次”,還是昔日本站移動經理徐詩離職後最急需的“一場旅行”,都顯示了這場創業夢如此之誘人。
當創業、融資、基金、商業模式成爲越來越多媒體人的常用詞彙,而曾經飄揚的新聞理想卻在充滿商業氣息的創業大潮當中越來越少被人提起。
這使人想起陳虻那句話,“不要因爲走得太遠,而忘記爲什麼出發。”創業浪潮如此洶涌澎湃,很難讓人自已。謹以此致敬仍在堅守的媒體人,並祝福那些那些曾經創造過媒體業的光榮與夢想,而今正在踏上新徵程的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