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生鮮,線上線下共同做旺市場

在廣西柳城縣電商通過手機直播形式向客戶推介生鮮百合產品鄧克軼攝人民視覺

貴州省銅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農民種植的紅辣椒、青辣椒等生鮮農特產品在電商平臺上火熱銷售。圖爲當地電商公司工人正在包裝紅辣椒。左禹華攝(人民視覺)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皤灘鄉鄉村集市上,各類水果生鮮琳琅滿目,引來了衆多居民前來選購。王華斌攝(人民視覺)

秋冬之交,蝦肥蟹美。消費者對各種生鮮食材的需求進入了又一個旺季。上半年,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生鮮電商爆發式增長,在促進農產品銷售、方便日常生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少人逐漸養成“網購生鮮”的新習慣

隨着疫情防控形勢的穩定與經濟社會活動的持續恢復,線下生鮮市場逐漸吸引消費迴流。那麼,對喜愛生鮮食材的人來說,究竟是去市場現場挑選好,還是完全信賴電商平臺?兩種渠道的發展呈現哪些新特徵?對此,筆者進行了走訪。

上線下各有所愛

“寧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梨一筐。”隨着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生鮮食材在生活當中的“出鏡率”越來越高。而購買生鮮的渠道,線上線下可謂“各有千秋”。

李奇在湖北武漢一家互聯網公司上班,平時工作繁忙,沒時間逛超市,米麪、蔬菜、肉蛋等食材都會選擇在京東、餓了麼等平臺上購買。通常,他會在晚上下班時提前下好單,40分鐘內送達,回家後就能在家門口拿到。

“我一般是花費30多元錢買一次,夠吃上兩天的了,這可比每天點外賣實惠啊!我也就是圖個方便,工作一天回來很累,只想躺牀上多歇會兒,懶得再出去逛超市了。”李奇說。

品類豐富、效率較高,是很多消費者選擇生鮮電商的首要考慮。

重慶居民熊卉每次想要改善一下伙食,就會選擇在生鮮平臺上買一些麪包、糕點和蔬菜。

“去線上購買生鮮,主要是因爲門口的小超市不能滿足我的需要,品種不夠齊全。特別是疫情剛剛發生那段時間,超市供應的品類更加有限,我不點個生鮮外送時常就買不到想要的東西。”熊卉表示,對自己來說,網購生鮮已成了一種“剛需”,不過自己也會和朋友們一起逛超市,並時常關注商家是否有促銷活動或者價格優惠

與生鮮電商相比,傳統的農貿市場和超市也有自己的“粉絲團”。

家住北京王蓉女士退休後,常和家人一起去逛附近的生鮮超市。“買偏黃的還是偏紅的?偏黃的會有點酸,你不愛吃,那就買紅色的吧!”她們仔細挑選着西紅柿的成色,看到生鮮超市裡西紅柿正打六折就買了3盒。

王蓉告訴筆者,因爲疫情,自己也開始使用京東、多點、盒馬鮮生等平臺進行網購,但還是覺着現場挑選能夠對斤兩和質量更有把握。特別是線下店到了晚上收市時會有打折促銷活動。“對於吃的東西,比如肉類、海鮮,我們家還是十分看重品質,覺得逛菜市場、逛超市,眼見爲實的東西更加直觀,心裡也更踏實。”

艾瑞諮詢發佈的生鮮電商研究報告顯示,用戶網購生鮮習慣已經養成。其中,每週2—3次網購生鮮的用戶,從今年1、2月份的25.7%增加到了3月之後的30.1%。該報告預計,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將顯著提升,預計會在2023年超過8000億元。

性價比”是關注焦點

那麼,不同渠道的生鮮究竟有什麼區別呢?從同時具備線上線下渠道的盒馬鮮生那裡可見一斑。

在位於北京市西直門的盒馬鮮生門店內,蔬菜水果、肉禽蛋奶、魚蝦蟹貝等各種生鮮種類豐富。在店裡,除了顧客們來來往往地挑選商品,還可以看到店員們正忙不迭地打包着貨物,快速分揀後直接放到傳送帶上,交給快遞員派送。在價格上,盒馬鮮生門店裡商品線上線下的價格相同,與其他賣家相比雖然有所區分但相差並不大。以海蝦爲例,盒馬鮮生每斤39.8元,在每日優鮮平臺每斤40元,多點上每斤38.98元,而在北京西城區一家物美超市裡每斤35.98元。

線下挑選直觀真切,線上下單方便快捷。作爲生鮮銷售的後起之秀,電商平臺十分重視促銷和優惠,以更高的“性價比”來吸引消費者。

京東零售集團7FRESH生鮮業務部總經理唐詣深告訴筆者,今年的“雙11”,京東生鮮上很多款產品將採取5折優惠措施,覆蓋果蔬、肉禽、海產、蛋奶、冷凍食品等生鮮全品類產品。“目前,預售已經開啓,阿克蘇蘋果現在預訂,定金10抵50元還可享受買1贈1;車釐子、牛排、大閘蟹等均參與活動,新鮮美味直達一二線城市用戶。同時,京東生鮮還與餐飲大牌聯手打造‘11.11元方便菜盲盒’,爲上班族提供不一樣的美味菜品。”唐詣深說。

在質量上,電商平臺採取了很多措施來讓消費者放心。

例如,京東生鮮擁有超百人的“尋鮮買手團”,走遍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精心挑選優質產地,給消費者帶來最原汁原味的生鮮產品。爲了保證品質,京東生鮮把控生鮮供應鏈全鏈路,堅持原產地直採模式,不斷拓展產地直髮,減少中間商,提高週轉和運輸效率,並利用高效的冷鏈物流,快速將產品送達消費者手中。

“爲了解決電商平臺生鮮產品不能直接挑選、品質不穩定的問題,京東生鮮打造系統化的品控標準體系,從源頭對產地、產品、包裝、規格、運輸等多個方面嚴格把控質量,確保消費者每次購買的生鮮產品都有穩定的高品質,即使不用親自挑選,也能放心購買。比如,中老年人關注滋補健康,願意爲海蔘等高品質生鮮埋單。我們就針對中老年羣體提供優惠、健康的生鮮產品組合,並實現快速送貨上門,讓他們不用再擠菜市場。”唐詣深說。

互補共生成爲趨勢

之前有觀點認爲,隨着疫情影響減小,線上生鮮可能逐步被線下取代。而筆者在採訪中發現,對生鮮消費來說,目前線上與線下渠道更多是互補,而非互斥。

在北京從事互聯網行業的樑文婕表示,生鮮電商能直達家門口,方便了上班族的生活,但自己也離不開線下超市。“我逛超市並不一定是爲了買東西,有空的時候喜歡去閒逛,順帶着買些東西。如果要趕時間,也是直接去店裡買了,線上買還得等配送,或者要湊夠起送費。”樑文婕說。

43歲的事業單位職工陳先生說,自己的生活習慣就是每天下班後去超市買菜,但也常會使用線上平臺。“對我來說,兩種方式都不可或缺,主要還是看當時方不方便。逛超市,可以看看價格品質、親手選一選,離家近也方便。如果碰上下雨天或者工作忙,出去買菜就有點麻煩,這時直接在網上下單配送到家門口,就顯得更便捷了。”他說。

事實上,線上線下融合也成爲很多商家的重點發力方向。

蘇寧線上超市於9月啓動蘇寧易購‘鮮吃爲敬’溯源計劃,以原產地直採,助力吃貨搶鮮嘗美味爲目標。我們還舉辦陽澄湖大閘蟹、四川眉山愛媛38號果凍橙、浦江獼猴桃等多場線下活動。再如,從10月30日開始,用戶到蘇寧家樂福門店即可享受‘雙11’促銷優惠。其中,肋排、雞翅中、蘋果等生鮮產品價格將是全年價格的‘盆地’。”蘇寧家樂福華北區運營總監潘正權對筆者說。

潘正權說,生鮮產品的特點是產地散、倉配散、品控散。蘇寧家樂福通過建設全國統一的倉儲配送、配一體化冷鏈系統,實現統一的採購、運輸、倉儲、品質控制等,最大化確保生鮮商品的採購價格最低、品質最優。未來,蘇寧小店將圍繞蘇寧家樂福門店的3至5公里範圍內開設,與家樂福中國門店形成協同效應,同時進一步開放供應鏈,讓各銷售渠道的優質商品更好地覆蓋消費者。

如今,政府部門也在積極加快建設和完善流通基礎設施,推進零售業跨界融合、線下線上融合,着力打造便民生活服務圈。在9月23日舉行的第三屆中國生鮮零售大會上,商務部消費促進司二級巡視員張豫軍表示,中國的生鮮零售交易已經突破了2萬億元,而且今後的發展潛力巨大。商務部將繼續大力實施消費升級行動計劃,重點打造一刻鐘生活服務圈,加快建設和完善商貿流通體系,更好地服務國民經濟發展大局和新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