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實體書店人:在商業密林中執拗生長
在甲骨文·悅讀與北京市西城區椿樹街道合作的椿樹書苑,《青年說》團隊與工作人員一起探討個性實體書店的發展問題。本報記者姜奕名攝/光明圖片
在這個動動手指就搞定檢索、信息得來容易又氾濫的時代,種種跡象似乎預示着書籍正在遠離人們的生活。但是,探訪過20多個城市的個性實體書店後,書評人綠茶對實體書店業態變得頗具信心。因爲他在一些年輕的個性實體書店店主的熱愛與堅守中,看到了“紙墨文化的脈搏依然在沉穩有力地跳動,個性實體書店作爲城市的精神家園還在爲愛書人默默亮着一盞盞燈”。
那些或坐落於安靜的小鎮古街,或藏身在喧囂的商業密林的個性實體書店,往往藏書不多,但洋溢着個性化的審美情趣;規模不大,卻足以讓靈魂片刻棲身。書店如同它們的年輕主人一樣,向下抓取文化的土壤,向上迎着時代的風露,執拗生長,儘管它們中有不少仍身處困境。
“產生‘羈絆效應’,人才能聚集在書店,書店才能成爲人們精神的家。”80後青年、瀋陽離河書店店主孫曉迪這樣認爲。
2020年書萌推出的《疫情當前,書店現狀調查》給出了一組嚴峻的數據:分佈在全國各地的中小實體書店,90%暫停營業,99%幾乎沒有收入來源。離河書店也是其中之一。
“還能堅持多久?”迷茫之際,同爲離河書店店主的高明把這個問題敲到了微信朋友圈裡。
這一問牽動了書友的心。大家紛紛留言關切,都希望離河書店“活下去”。一個會員來充錢了,又一個會員來充錢了,點滴匯聚,希望的火苗又燃起來了。
在疫情肆虐、書店冷清的日子裡,“羈絆效應”帶來了供給和需求雙方的熱能互換。讀書者用信任“馳援”他們喜愛的書店。一位忠實粉絲給剛出生的兒子也辦了一張會員卡,“讓他長大了之後也來離河書店”。
“一位年輕讀者到廈門讀大學後不再駐足離河書店。疫情期間,他聯繫到我們嘗試提供幫助。”高明把這樣的故事珍藏在心裡,他說,本來覺得讀者可能已經告別了,其實書店已經成爲他生命的印記,即使在遠處。
2020年2月15日,廣州的1200bookshop書店公衆號推文求救,閱讀量很快超過十萬,“很多書店的老客人、新客人紛紛伸出援手相救,幫助我們渡過難關。”80後青年店主劉二囍說。
所謂家園,來自人與一個地方的羈絆,來自過去與未來的聯繫。建立歸屬,留下印記,書店這一文化空間,在城市中還有這樣的社會意義。
2.書店的志趣,豐富城市的文化味
網絡時代,讀者雖然可以線上交流,但真實存在於表情與肢體中的信息是難以傳遞的。爲城市建立文化發生的空間,是很多書店店主認爲實體店存在的重要理由。
80後青年許濤是個默默經營的店主。他的朋友曾告訴他:“在你默默經營的過程中,已經影響了很多人的生命軌跡。”有人因沙龍而結緣,有人在活動中確立專業方向,有人通過書店獲得求學信息,三年後發來成功的消息……書店不經意間透出的光亮,照亮了讀者的人生路。
書店呵護的還有那些各自珍重的閱讀趣味。成立19年,布衣書局越來越明確“服務藏書人”的定位。80後青年、新書板塊負責人胡智睿告訴記者,藏書人看重品相,布衣書局向出版社訂書時,他會一再囑咐對方“不要只用油皮紙包裝,還得用紙箱送書”。“獨特的體驗與服務能給讀者帶來價值,也會得到讀者的認可。”他說。
布衣書局與人民文學出版社合作了“外國文學名著叢書”的毛邊本,每次一上架就秒空。胡智睿說:“毛邊本確實只是一部分藏書人的愛好,但是不能因爲這部分人很少就忽略它。滿足小衆趣味,同樣是我們的目標。”
80後青年、“人間食糧”書店店主高貴兵在早期規劃時,別人都勸他“把書店開去一線城市,經濟發達、文化氛圍濃。”可高貴兵認爲,實體書店任何地方都需要。他執着地把店開在了河北邯鄲。他的觀點在深入這片土地之後得到印證——“人間食糧”書店爲這座城市提供了一個公共文化空間和精神園地,“很多散落在各處的讀者聚集在此,一起分享閱讀帶來的生活體驗”。
杭州吾南書舍金禾店附近一家企業的老闆,幾乎每天下班後都在書店裡待幾個小時。“可能他什麼都不做,只是喜歡在這裡發呆,給緊張的頭腦‘放個假’。”90後創始人楊信良說,“這也是書店故事裡重要的部分。”
2020年1月,甲骨文·悅讀與北京西城新街口街道合作的福綏境圖書館開始試營業。這家圖書館把服務社區閱讀作爲追求,負責人俞正爲社區居民安排各種線上線下的活動,比如邀請嘉賓給孩子們講國學,爲老年讀者講“手機課堂”。書店與圖書館的合作,是對共享圖書理念的一種詮釋,也是針對用戶不同需求場景提供的解決方案。
衚衕深處,福綏境圖書館的愛心與書香一起瀰漫。圖書館收到過不少社區居民寫來的信,信中說得最多的,是在疫情期間讓人們停下來審視生活,讓大家重新愛上閱讀。
3.歷經沉澱,迴歸閱讀的本質
走進蘇州慢書房,人、書、空間相映成趣,靜謐舒適,這是店主許濤專門的設計。
“書一定是書店的核心。”許濤告訴記者,“慢書房提供閱讀之外的所有服務,無論是沙龍還是文創,我們都會追問它是不是圍繞着閱讀開展。書店只有服務於閱讀需求,而不是某種商業目的,內容纔可以真正被輸出。”
“書店,有趣的靈魂比好看的皮囊更重要。”80後青年、包頭市留神書店店主胡俊峰說。店裡冬天的溫度可能只有8攝氏度,地是水泥地,沒有豪華的裝修;不打折,無暢銷書……留神書店有它的“怪脾氣”,但對於服務閱讀這件事,書店“百分之百認真”。
讀者是胡俊峰“拼”出來的。開店前三年,他每天都在店裡,“只要有人來,我就拿出幹勁和熱情,去一對一地服務。”書店大概有8000種書,胡俊峰差不多翻過2800種,有6000種能講出梗概。
留神書店至今堅持着“導購制”服務,一對一指導讀者選書。“開書店對專業性要求太高了,這是一個不能造假的地方。如果只想濫竽充數地混一下,那麼這個市場的代價太大了,它依賴真的讀書人。”胡俊峰說。
在與書籍有關的衆多動詞裡,杭州吾南書舍弱化了“買”和“賣”的業務,增強了店內“讀”和“借”的服務。在西湖店,楊信良把兩萬冊書鋪滿店面,按照學術邏輯排列。苦心經營下,書舍就像一個文化磁場,許多學者掃一眼選書,就認可了這個文化空間,在這裡辦沙龍、開讀書會。
歷經時間的沉澱,迴歸閱讀本質成爲溫州無料書鋪越來越清晰的發展方向。起步近四年,溫州無料書鋪已在全國開了19家店鋪,策劃能力備受肯定。在別人想辦法拓展更多外部思路的時候,80後青年、創始人張瀟反而愈加重視書店本體的發展,增加書店投入比例、聚焦閱讀呈現、強化閱讀服務……“書店的核心是閱讀服務和內容,這是不會被取代的。”張瀟堅信這一點。
“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守望紙面閱讀的價值,服務讀者的精神追求,年輕的個性實體書店店主們構建的小世界,承載着大夢想。“它們現在還只是散在各處的光束。”綠茶說,“但有一天總能連成一片光。”
本期選題支持:陳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