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高校專業的“冷”與“熱”
關注“在線學習”
獲取更多資訊!
最近
不少考生在社交平臺分享大學錄取情況
從高招季到就業季
昔日的“熱門”專業爆冷
過去不曾被關注的專業成功翻紅
關於高校專業的新聞總能引起大家不小的討論
進入8月以來,伴隨全國各地高考志願填報陸續完成,各高校的錄取通知書也紛紛寄出。一時間,填報志願成了當下的熱門話題。究竟該選什麼專業?爲什麼要學這個專業?畢業生的選擇可以說是五花八門,想法也都各有不同。
大學選擇專業,對於有着興趣和目標的人來說很明確,但更多的人在填志願時,能否在未來找到一份待遇好的工作,成了填報的重要因素。一些高校爲了吸引人才,也在不斷適應市場需求,開設了不少“新奇”專業,有的成爲熱門,有的則讓人望而卻步。
總的來說,土木工程、外語、金融、對外貿易、管理類等曾經熱門的專業在近幾年遇冷,高招錄取中不同程度遭遇降分,有的學校甚至不得不選擇縮招。而反觀一批新工科專業則“高分出道”,表現火熱,成爲不少高分考生的首選。
教育部公佈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共新增備案專業點1456個、審批專業點217個(包括160個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和57個目錄外新專業),調整學位授予門類或修業年限專業點46個。
專業本身並無絕對的冷熱之分,公共話題中所言的專業冷熱,其實更接近於反映市場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度的指標,更直白地說,也即就業前景。而這又與專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適應度息息相關。當一個專業的發展順應了經濟社會的發展方向和趨勢,行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大且容納能力強,那麼自然就會吸引更多人報考,並最終表現爲走高的報考人數和錄取分數線,也即“熱”。反之亦然。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新的社會需要的專業,可能會成爲熱門專業。一些老的傳統專業,隨着時間的推移會逐漸被淘汰 ,一些高校就會撤銷專業,這是一個趨勢。
《光明日報》評論:儘管人們對於所學專業與所從事職業強對應的思維慣性依舊存在,但事實上,過去那種一考定終身,考什麼幹什麼的時代早已過去。在未來的競爭中,大學幾年所積累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固然重要,但高階的認知能力、學習遷移能力、通融見識、寬廣視野等可能更能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
對於學生來說,與其焦慮專業選擇,不如重新思考並設定自己的成長目標與規劃。以專業爲基,但又不爲其所限,在關注就業的同時更關注個人長遠發展,儘可能拓展個人未來發展空間。
對於高校來說,則有必要進一步優化專業設置和調整,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幫助學生打下深厚的基礎,積極迴應專業焦慮背後人們對高質量教育的強烈需求和期待。此前,不少高校公佈了本科生轉專業“新政”,進一步放寬了專業選擇的相關限制,比如允許院內專業自由選、轉出學院不受限制;轉出“零門檻”且可轉多次等。這些充滿彈性的調整將有助於打破專業間的壁壘,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權和容錯空間,讓他們擁有更多實現自主發展和個性化成長的機會。
來源丨育見新聞綜合自光明日報、央視財經、澎湃新聞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