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加發告別信:再見 朋友們 感恩“偉大的時代”

(原標題:李小加發告別信:再見,朋友們,感恩“偉大的時代”,堅信港交所連接內地國際的“轉換器”價值)

2020年12月30日,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發佈告別信。次日,他將正式卸任,提前結束在港交所的任期

作爲非香港土生土長的人,李小加既有內地生活經驗,又有國際投行視野,是港交所迄今任期最長的一任行政總裁。11年漫長的任期內,李小加主導了港交所的多項重大改革,包括建立港通等互聯互通機制、修改主板上市規則允許同股不同權公司在港交所上市等。

李小加表示,“香港交易所將繼續作爲連接內地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的翻譯器和轉換器,爲中國經濟發展和金融開放發揮重要作用,增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吸引力。”

李小加離開工作11年的港交所

李小加將於2020年12月31日正式卸任。而繼任者暫未確定人選。

在2020年的倒數第二天,李小加發佈告別信——《再見,朋友們!》,揮別執掌11年的港交所。

李小加坦言,“我感恩能在香港交易所度過我職業生涯中最難忘的11個年頭。”

李小加的任期原本於2021年10月底結束,而早在今年5月份,李小加就宣佈不再續任。此次則是提前離任。對於未來去向,他並未透露,僅表示會繼續留在香港。“不做打工人”的李小加,或將走上創業之路,也未可知。

對於曾經主導“滬港通”、“深港通”、同股不同權等多項革新的李小加,爲港交所帶來了新鮮的生命力。李小加在告別信中表示,“香港交易所將繼續作爲連接內地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的翻譯器和轉換器,爲中國經濟發展和金融開放發揮重要作用,增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倫曾表示,“我要衷心感謝李小加先生在過去十年中的傑出領導及對香港市場的貢獻,我亦代表董事會感謝他儘量付出時間來確保我們順利過渡。董事會有信心他的繼任過程將順利有序,而集團擁有堅實的基礎。”

豐富的投行經驗

李小加生於1961年的北京,長於甘肅,在成長的那個年代,李小加最早投身中海油,成爲一名石油鑽井工人。恢復高考後,李小加考入廈門大學外文學院英語專業,1984年畢業後,他曾短暫擔任過《中國日報》社記者。1986年,李小加赴美留學,先後獲得美國阿拉巴馬大學新聞系碩士學位和哥倫比亞大學法律博士學位。

在美國畢業後,李小加曾任職於華爾街的達維律師事務所與布朗伍德律師事務所,主要從事金融證券與兼併收購工作。期間參與了中國第一次全球主權債的發行工作,以及中國最早一批國企跨境上市的交易。

1994年加入美林證券,主要從事中國政府與企業的融資與海外發展工作。1999年任美林證券中國區總裁。李小加在美林證券工作十年,期間牽頭進行了中國海洋石油、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一系列資本市場的重大交易與發行。

2003年加入摩根大通任中國區主席。2006年,摩根大通成功完成中海油、中國鋁業、中國招商銀行等股票發行上市工作。

2009年6月3日,香港交易所正式委任李小加接替周文耀擔任香港交易所首席執行官,該任命於2010年1月16日起生效。在上任之前,李小加辭去浦發銀行、萬科獨立非執行董事。

對於個人的事業成就,李小加感慨道,“我還要感恩這個偉大的時代,這個時代造就了我們這一代人。沒有中國的改革開放,就不會有中國經濟的騰飛,也不可能有我們這一代人今天的一切。”

水利工程師”

上任不久,李小加便把港交所定位爲“致力於成爲中國內地客戶走向世界以及國際客戶走進中國內地的全球性交易所”,港交所的橋樑作用目前也十分重要。

在旁人看來,李小加非常聰明,積極進取,且勇於創新。在他任期,推行了互聯互通機制,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併成立場外交易結算所,拓展大宗商品,容許同股不同權(WVR)及尚未有盈利生物科技在港上市等。

李小加自詡爲“水利工程師”,所謂水,即金融活水,水利工程師主要做了四件事,即“連水”、“換魚”、跨界、改制。

爲了把香港市場的“貨”與內地的“錢”、世界的“錢”與內地的“貨”之間的壁壘打通,李小加與時任上交所理事長的桂敏傑,在茶館裡描繪出了滬港通的雛形,即用港交所和中登結算的閉環,實現了資本管制下的港股和A股的互聯互通。

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開通,打通了港交所和上交所之間的橋樑;2016年12月8日,,“深港通”正式開通。2017年,“債券通”開通。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合併成爲聯繫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

互聯互通自開通以來截至2020年12月30日,南向資金合計高達17247.05億港元,北向資金合計達11993.30億元。今年以來,南向資金累計高達6664.26億港元,北向資金累計高達2058.54億港元。

與此同時,修改主板上市規則也是一大創舉。彼時與阿里巴巴上市失之交臂,是港交所一直以來的遺憾。2018年4月30日,修訂後的港交所主板《上市規則》正式生效,允許尚未盈利、無收入的生物科技發行人以及不同投票權架構的新興及創新產業發行人,在作出額外披露及制定保障措施後在主板上市。雖然之前錯失了阿里巴巴,港交所仍迎來了新規則下的首家內地公司——小米集團。

李小加曾公開表示:“這不是一次容易的改革。作爲香港市場近20多年來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改革,它從一開始就面對前所未有的爭議,尤其是是否接納不同投票權架構、未盈利公司上市等議題,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市場都是不容易抉擇的監管選擇題。”

從港交所的業績來看,李小加的加盟讓港交所業績至少翻一番。截至2009年底,聯交所2009年平均每日成交金額623億港元,同比下降14%;收入及其他收益70.35億港元,同比下降7%;股東應占溢利47.04億港元,同比下降8%。而從港交所2019年的年報看,港交所2019年實現收入及其他收益163.11億港元,溢利93.9億港元,兩項數據同比2009年分別增長爲131.86%、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