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陳崎嶸:重視網絡文化 建設文化強國
編者按: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確立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人民網文娛推出“兩會‘藝’起聊·文化強國十問”,邀請文化領域的代表委員,圍繞文學、藝術、影視、考古等主題,爲建設文化強國建言獻策。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和管理,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本期我們邀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主任陳崎嶸,講述打造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對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意義以及網絡文學如何提升質量。
重視網絡文化 構建文化強國獨特風景
人民網: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和管理,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打造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對建設文化強國有哪些重要意義?
陳崎嶸:打造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是建設文化強國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着網絡的普及與發展,網絡文化在文化強國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人民羣衆的網絡文化創造力必將如火山般迸發,網絡文化精品亦會如雨後春筍般涌現,構成中國文化強國建設的獨特風景。另外,現代網絡技術將世界聯成一體,積極健康的中國網絡文化可藉助網絡走向世界,成爲彰顯中華文化影響力、魅力、神韻的先行者和標識者。
可以說,在網絡時代,網絡文化已成爲文化強國建設的重點之一,成爲衡量文化強國之“強”的重要標尺。
人民網:在您看來,應當如何打造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
陳崎嶸:打造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是個宏大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需要持久發力的事業。
我以爲,當下最重要的是:其一,立足長遠,提高站位,充分認識網絡文化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把它放到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位置來制訂戰略規劃;其二,遵循網絡文化的發展規律,大力支持、力促繁榮,依法管理,着眼疏導,形成良好的、清朗的網絡文化生態;其三,鼓勵人民羣衆的網絡文化創造,引導文化名家名人上網用網,不斷提升網絡文化的質量和品位;其四,加大網絡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嚴厲打擊網絡侵權現象。採取釜底抽薪之策,切斷非法網站與引擎平臺、廣告聯盟的利益鏈條。
人民網:《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以下簡稱《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正後將於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對推動中國網絡文學版權保護有哪些作用?
陳崎嶸:全國人大常委會對《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正工作極其重視,廣泛徵求各方意見,竭力集中民意民智。對於網絡文學界而言,《著作權法》的出臺是重大利好消息。
《著作權法》首先從社會層面上提高了大家的版權意識,爲保護網絡文學營造了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第二,《著作權法》針對網絡時代著作權保護問題的難點做出了一系列新的法律規定,使過去一些模糊界限變得清晰,有法可依;第三,《著作權法》加大了處罰的力度,提高了違法的成本,有利於震懾網絡文學侵權現象。相信隨着著作權法的正式實施,我國網絡文學行業中的盜版現象將得到有力遏制。
人民網:《2019-2020年度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潛力評估報告》顯示,熱播影視劇中網絡文學改編約佔21%。很多熱門劇目如《大江大河》等都由網絡小說改編而來,您怎麼看待這樣的現象?
陳崎嶸:由網絡文學改編的影視劇受到歡迎,說明這些作品本身契合當下人民羣衆精神文化需求,經過千萬讀者的甄別和篩選,它們自帶“粉絲”和流量。
在我看來,這類改編將來會越來越多,網絡文學即將迎來新範式。隨着網絡文學受衆的擴大、網絡文學作品的優化,會有更多、更大量的網絡文學IP來供影視劇、遊戲、動漫進行改編。這對於網絡作家和文學網站來說,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激勵。
人民網:近年來,網絡文學發展勢頭迅猛。當下網絡文學的發展呈現出哪些特點?
陳崎嶸:網絡文學總體上處在提質升級期,也可以說正處於一個轉折期。這期間,網絡文學的發展處在變化之中,有震盪、有分化、有徘徊,也有突圍。
現實題材創作的整體性崛起是當下網絡文學的一大特點。過去,網絡文學題材集中在“玄幻”和“穿越”,如今,現實題材的作品越來越多,質量也越來越好,有的甚至可以和傳統文學相媲美。
我們欣喜地看到,文學網站和網絡作家的責任意識在逐步增強。優秀的原創作品受到社會肯定、專家讚譽、網民歡迎,逐步形成良性循環。
近年來,中國的網絡文學開始大踏步地走向海外,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趨勢。我們的網絡文學走入了北美、歐洲、東南亞,展示了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新成果,彰顯了文化自信。
人民網: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網絡文學出版管理的通知》,要求規範網絡文學行業秩序,加強網絡文學出版管理。您認爲當下網絡文學有哪些問題亟待解決?
陳崎嶸:從網絡作家隊伍本身來看,精品意識的淡薄和創作精品能力的不足是主要問題。部分網絡作家在創作中片面追求數量、流量,優先考慮字數和速度,缺乏精品意識;還有就是能力問題:部分網絡作家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深刻的思想來支撐自己寫出精品。
從文學網站來看,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的不良傾向應當及時遏制。文學網站應當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導向,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另外,在對網絡文學的管理方面,我們可以多思考怎樣遵循網絡文學的發展規律和傳播規律,從宏觀上、戰略上制定有利於網絡文學繁榮發展的政策。
展望“十四五” 譜寫網絡文學新篇章
人民網:近期有沒有您關注的網絡文學作品,與我們分享一下閱讀體驗和感受?
陳崎嶸:我最近看了三個人的作品。一個是何常在的小說《浩蕩》,它全景式地描寫了深圳特區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以幾個大學生到深圳創業爲線索,展現了改革開放的全貌。
第二個是卓牧閒寫的“警官系列”。這位作家塑造了新時代人民警察的光輝形象,體現了新型警民關係,而且生活描寫非常接地氣。
第三個是“愛潛水的烏賊”寫的《詭秘之主》。這部作品用中國人的眼光和筆法來描寫西方社會和西方生活,全面展示了歐洲工業革命時期的社會生活,架構非常宏大,寫得也很精彩。
人民網:展望“十四五”,網絡文學對建設文化強國有哪些重要意義?網絡文學如何打造更多時代精品?
陳崎嶸:網絡文學用戶規模大、社會影響力大,是最具活力的大衆文化形式之一。在文化強國建設的新徵程上,網絡文學擔負着新的重要使命。
我們要形成一種有利於網絡文學創作現實題材的機制和社會氛圍;引導網絡作家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提升網絡作家的寫作功力、創作精品的能力;加強網絡文學批評建設,用符合網絡文學特點的評價體制和機制來引導網絡文學的創作;加強網絡作家與傳統作家之間的互相學習,促進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的融合發展。
我認爲,網絡文學的發展體現了中國人的文化原創力。中國人用自己的文化基因和文化智慧創造出新的文化樣式,擁有了走向世界的力量。希望網絡文學越來越成熟,能夠積澱爲我們文化自信的一部分。相信在未來,大多數人將成爲網絡文學的讀者。
相關鏈接:
兩會“藝”起聊·文化強國十問①——文學如何把握時代脈動
全國政協委員閻晶明:擔當時代責任,是作家的永恆追求
兩會“藝”起聊·文化強國十問②——文化走出去如何春風化雨、深入人心
全國政協委員馮遠:文化傳播要依託人民融入生活
兩會“藝”起聊·文化強國十問③——如何讓文物活起來
全國政協委員王春法:讓博物館裡的文物“轉”起來、“智”起來、“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