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兩岸》東山關帝廟的對聯讓臺灣鄉親記掛了數百年

位於福建的東山關帝廟。(圖片來源:看臺海)

「數定三分,扶炎漢平吳削魏,辛苦倍嘗,未了一生事業;志存一統,佐熙明降魔伏虜,威靈丕振,只完當日精忠。」

這副由明末大儒、漳州人士黃道周所撰寫的對聯,至今仍保留在福建省東山縣銅陵鎮關帝文化產業園廣場上的東山關帝廟裡。這座歷經600多年曆史的東山關帝廟,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

東山關帝廟因其獨特的歷史與地理位置,使其成爲了臺灣及海外衆多關帝廟的香緣祖廟。

確定它這一地位的最重要的依據之一,就是這副對聯。

20世紀90年代初,臺灣鄉親來到東山關帝廟,當看到黃道周爲關帝撰寫的長聯真跡時,感嘆道,臺灣諸多關帝廟都懸掛此楹聯,但不知出於何時何地何人所撰,現在這謎可解開了,東山關帝廟是臺灣關帝信仰的發祥地,臺灣關帝信仰文化正源於此!消息傳出,臺灣信衆來東山關帝廟參拜更是絡繹不絕。

關公,作爲東漢時期的歷史人物,其所蘊含的品德爲後世所景仰。隨着歷史的演變,關公不僅成爲了道教神明,也成爲儒教、佛教的神祇。儒教尊他爲「文衡聖帝」,佛教則尊他爲「護法伽藍」。

在臺灣,供奉關公極爲普遍,主神供奉關公的廟宇就有300多座,關公的信仰可謂遍及社會各個階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不管歲月如何更迭,關公信仰始終慰藉着臺灣民衆心靈,是很多民衆的精神依靠。

在島內的影視作品中,出現供奉關公的場景並不鮮見。曾經有一部臺灣電影講述過這麼一個細節,警察得到消息要立即出動執行抓捕任務,出發前拜關公,而其抓捕對象也在出門前拜關公求保佑。

更有意思的是,與福建廣東的很多民衆一樣,在臺灣也流行讓自己年幼的孩子過繼給關公的習俗,客家人的說法是「賣給關老爺來帶大」,閩南人則稱之爲「當契子」。有島內知名企業家承認是關公的「契子」,這也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高雄關帝廟。(圖片來源:看臺海)

臺灣社會如此深厚的關公信仰,與其歷史發展有密切關係。一方面,早期渡海的閩粵先民面對生存的壓力,需要祈求神明庇佑,關公作爲原鄉的信仰,自然隨着先民的腳步紮根臺灣。同時,清政府對關公的極力尊崇,封其爲「武聖」,並獎勵興建關公廟,無疑推動了關公信仰的傳播與深入。另外,「武聖」關公代表信、義、勇,也符合臺灣社會對抗外來殖民者,團結一致求生存的需求。關公信仰在臺灣島內長成參天大樹也就不難理解了。

以忠義仁勇著稱的關聖帝君,無疑是連接海峽兩岸同胞心靈的橋樑。

福建東山關帝廟與山西運城關帝廟、河南洛陽關帝廟、湖北當陽關帝廟並稱爲「中國四大關帝廟」。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東山關帝廟孕育出了獨特的文化景觀。關帝文化在東山島沉澱如同歷史的燈塔,照亮兩岸同胞共同的文化記憶,也讓兩岸同胞的交流聯結更爲緊密。

1995年1月,東山關帝金身乘坐檯灣基隆「源豐11號」漁船順利抵達基隆港,開啓了兩岸隔絕46年大陸神像赴臺之先河。

2016年10月,一場以「千秋關帝·萬世聖源」爲主題的東山關帝金身首次環臺巡安,東山關帝金身經澎湖入高雄,環島繞境巡安祈福活動由南向西往北繞東,歷時77天,行程1500多公里。

而從1992年開始,每年6月海峽兩岸(福建東山)關帝文化旅遊節都會如期舉行。其突出民間性、廣泛性、社會性,強調平等參與和互動,體現了「人同根」、「神同源」的和諧理念,而備受海峽兩岸同胞的關注。

有臺灣鄉親深情地表示,「我們渡海返鄉,尋根謁祖,共襄盛舉,必將進一步弘揚關帝文化,增進兩岸人民的友誼,促進兩岸的交流與合作,實現兩岸共同發展的願望。」

東山關帝廟航拍。(圖片來源:看臺海)

一座關帝廟,悠悠兩岸情。東山關帝廟,穿越時空,聯通古今,是歷史的饋贈。它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在述說歷史,見證鄉愁,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值得兩岸同胞共同來保護好、傳承好。

(本文來源:「看臺海」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