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生醫產業崛起 臺灣不能落後

生技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2024年諾貝爾生醫獎頒給兩位美國研究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生物學者,化學獎則頒給英美三位運用AI人工智慧解析蛋白質結構及設計合成全新蛋白質的學者專家,其中包括谷歌AlphaGO圍棋程式原始設計人。

近年來國際生物醫藥界研究成果可謂突飛猛進,開啓了生物科技產業發展新篇章,其中細胞與基因療法、再生醫學與幹細胞治療、mRNA疫苗與癌症治療、個性化醫療與精準醫療、3D列印生物組織技術等,尤其受到國際學術界及大型投資機構青睞。

國際生物科技界另外兩項亮點是開發生物塑膠與植物肉。自2019年起,知名連鎖品牌漢堡王Burger King開始提供植物肉漢堡,而運用生物技術分解傳統塑膠、運用生物技術生產容易分解的生物塑膠,亦已達成令人振奮的研發成果。這兩項新科技預期將對全球環境保護與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做出貢獻。

根據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統計,過去十年Nasdaq生物科技產業指數提高了五倍,且2024年全球投資在生物科技公司的金額比前一年多了270億美元,成長率接近100%。我們幾乎可以斷言:次奈米半導體、通用式人工智慧、新一代生物科技,將成爲21世紀上半葉三大科技產業發展主軸。

拜基因體學研究成果,未來醫療診斷與治療將走向個性化與精準醫療,換言之,醫師可以針對病患基因特徵,避免盲猜與可能發生之副作用,提供更符合個人基因序列的診斷與治療。配合精準醫療需求,目前全球已有超過250種藥物標示了適用與不適用的基因標註,預期未來所有的藥品在出廠前都會增加這項資訊。

臺灣發展生技產業逾40年,行政院、經濟部、國科會等政府單位歷年累計投入數千億研發經費,無奈多年來生技產業與醫界間似有楚河漢界,向來涇渭分明,而多位居高位大老將國家資助研發成果及健保資訊視爲稀少性資源,吝惜與其他產業(如ICT產業)合作共享,使研發資源未能充分普及運用,難以跨領域合作研發,近年雖有若干治癌藥物進入臨牀試驗,但較之國際風起雲涌的新一波生物科技創新,臺灣似乎仍停留在疫苗製造、成藥與學名藥仿製、非侵入式家用醫療器材低價競銷、委託開發與製造、代做臨牀試驗等,距離國際先進生物技術研發水平,有愈來愈落後趨勢。

近來民衆對於幹細胞治療議題投入關切,尤其是重症及遺傳性疾病患者與家屬,特別針對外泌體、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等之療效抱持高度期待,惟衛福部及各大型醫學中心對此態度較爲謹慎,坊間良莠不齊小型診所覬覦可乘之機,大肆收取高額診療費用,導致病患破財且傷身。

細胞治療未來必然成爲生物醫療科技與臨牀試驗之重要趨勢,但一般民衆囿於專業,難辨其中真僞與品質差異,政府各級醫療主管機關實應積極負起新知宣導、醫療機構專業驗證與分級之職責。

研發機構分立而不統一,是臺灣發展生物科技未能重大突破的原因之一。除隸屬於教育部預算下的陽明交通大學、臺灣大學、長庚大學等高校研發能量,中央研究院(總統府)、國家衛生研究院(衛福部)、國家實驗研究院(國科會)、工業技術研究院(經濟部)、生物醫藥產業研究中心(經濟部)、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部),可說是令出多門,相互獨立而不相隸屬,這種分立結構,實在很難達成研發綜效。

面對國際生技醫療領域快速研發創新,出現所謂百年不世出的良機與挑戰,行政院實應策略性提出更積極與主導性生技產業發展藍圖,務實選擇十年內可突破之項目,鼓勵醫療院所與科研機構合作,放寬臨牀試驗門檻,以統合朝野研究資源與預算,集中力量,按部就班推動,爲臺灣堆砌下一座護國山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