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旺報生日快樂,臺灣不能沒有你!
臺灣不能沒有旺中,《旺報》是兩岸溝通的橋樑,蔡政府應對《旺報》樂觀其成,大陸也應該正面看待《旺報》的價值。圖爲多位國民黨立委與旺中集團一起舉行記者會,捍衛新聞自由。(本報系記者趙雙傑攝)
綠營將今年選戰主軸定調爲「反中」,並全面動員打壓兩岸交流,讓支持兩岸和平發展、反對臺獨的政治人物、媒體及企業都受到重重壓力。繼修訂「國安五法」增加兩岸交流限制並提高罰則後,又規畫在立法院新會期制定《中共代理人法》,企圖用「中共代理人」的「紅帽子」,以嚴刑峻法制造寒蟬效應。
這波反中氛圍中,以「兩岸好,臺灣纔會好」爲理念的旺中集團受害甚深,泛綠陣營發動全面文宣攻勢抹紅旺中,還發起所謂「反紅媒」活動,並利用行政權以所謂假新聞或不符合比例原則爲理由,對中天電視臺祭出重罰。但什麼是假新聞、比例原則的「比例」標準何在,定義模糊,更不應該是行政權說了算。說穿了,抹紅抹黑纔是對旺中誅心之論。蔡政府爲選舉目的,不惜讓臺灣好不容易實現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蒙塵;讓臺灣社會重新陷入綠色恐怖風險;讓兩岸關係倒退,不自覺把臺灣帶入更大的險境。
大陸以暫停陸客自由行試點報復臺灣緊縮兩岸交流,蔡政府卻指責大陸阻擋民衆來臺呼吸自由空氣,還有民進黨立委認爲,「大陸擔心大陸民衆體會到自由民主」,因爲「嗅到自由的鳥,很難回到牢籠的」。但觀察大陸媒體與網路言論,並沒有太多人因失去到臺灣自由行的機會而對大陸決策不滿,反而認爲確實應該對蔡政府施加必要懲罰,甚至有人主張「和統無望,直接武統」,正顯示了民進黨對大陸民情的無知與無感。蔡政府企圖訴諸大陸民意,卻未察覺大陸民間社會對民進黨政府普遍的反感。
蔡政府不理解,也不在乎大陸,但以兩岸實力的對比,兩岸社會與經濟關係的緊密,讓彼此誤解擴大,甚至產生仇恨,對臺灣絕對沒有好處。兩岸意識形態、政治制度、社會生活方式確實差異甚大,歷史恩怨亦不易釐清,正因爲如此,兩岸必須相向而行,而不是設置交流障礙,擴大兩岸社會分歧,增添衝突的火種。在兩岸交流理念促動下,旺中集團10年前創刊了《旺報》。
「增進兩岸相互理解」是《旺報》的職志,「臺灣人就是中國人」是旺中的理念,這不是與大陸唱和,而是自我期許與認知。臺灣是多元開放的社會,存在各式各樣不同立場的媒體,有的媒體討好親綠大衆,也有媒體迎合獨派團體,官方控制媒體則堂而皇之爲政府做宣傳,難道「萬山不許一溪奔」嗎?《中華民國憲法》是「一中憲法」,那麼,認爲臺灣人就是中國人違法嗎?致力「增進兩岸相互理解」有錯嗎?
旺中標榜「中道理性、真愛臺灣」,所有報導與言論都建立在「愛臺灣」與「對臺灣有利」的立場,絕非「紅媒」,更不是與中共唱和。臺灣如果還是法治國家,除非經過司法審判,否則沒有任何政黨、團體或個人有資格認定他人是「中共代理人」、是「紅媒」。
當獨派不遺餘力抹「紅」旺中之際,大陸民間社會卻因兩岸關係惡化而興起仇臺、蔑臺情緒,尤其蔡政府積極唱和美國,愈來愈多大陸學者與庶民主張儘快武統,甚至寧可「留島不留人」。《旺報》「愛臺灣」、「對臺灣有利」的立場,讓旺中遭到池魚之殃,反臺民粹也想方設法抹「獨」旺中。令人感嘆,當兩岸關係惡化,堅持「中道理性」何其困難。
不過,兩岸交流是大是大非問題,處境愈是困難愈要堅持。我們確信,眼前的困難是暫時的,是蔡英文政府爲選舉需要而刻意操作,隨着選舉塵埃落定,兩岸關係仍將回到交流正軌。即使美國有意操作抗中,但兩岸對話解決分歧仍是美國一中政策的核心,美國沒有立場反對兩岸交流。
長期觀察蔡英文總統的政治軌跡,她是支持兩岸交流的,陳水扁時代蔡任陸委會主委,當時兩岸關係惡化,蔡英文任陸委會主委,在她運作下先後開放第三方入境免籤及金馬小三通。大陸中斷陸客自由行後,蔡政府第一時間宣佈將開放陸客第三方入境免籤,正是不希望兩岸民間交流全面中斷的政治訊號。
臺灣不能沒有旺中,《旺報》是兩岸溝通的橋樑,蔡政府應對《旺報》樂觀其成,大陸也應該正面看待《旺報》的價值。尤其大陸希望實現「寄希望於臺灣人民」政策目標,更需要爭取臺灣民意的好感與支持,那麼,就需要一個客觀中性的溝通平臺與臺灣社會對話,《旺報》正是這麼一個積極而正面的平臺。
11日是《旺報》創刊10週年,兩岸中國人不能沒有《旺報》,祝《旺報》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