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期也能快速消腫!「INDIBA英特波」新電波療法 復健治療新選擇

企劃特輯

▲王薏茜醫師指出,修復不良是醫學上一個很大的瓶頸與重點。(圖/超越復健科診所)

隨着現代人平均壽命延長以及對體能與健康的要求,各種慢性使用的疲勞問題和長久未癒合的運動傷害一一浮現,傷害造成後若沒有立即處理,就容易導致患處長期發炎,最終停止修復,使組織逐漸纖維化與沾黏,使治療難上加難。

真的只能靠消炎藥與止痛藥緩解疼痛嗎?超越復健科診所院長王薏茜醫師表示,現在診所常見的多爲中老年自我修復能力不良,或運動傷害的患者。一般急性期的患者需積極消炎與消腫,大多數皆能自然痊癒;當患者進入亞急性期,代表本身修復能力較差,表面看起來沒事,但實際一動又會疼痛不已,需進行進一步的積極治療;而最終進入慢性期階段,便已不光是患處本身造成的疼痛,還有未痊癒的舊傷引發的代償導致牽連周遭組織,例如腳踝長期受傷使得小腿側面與後方都感到疼痛與沾黏,此類的連帶代償性傷害

以往在急性期時,一般人只能選擇比較消極方式,例如服用消炎止痛藥或類固醇,然而部分民衆運動員會擔心服用消炎藥造成胃與腎的負擔,或是影響傷口的癒合而乾脆選擇不吃。然而現在對於急性疼痛或慢性疼痛的患者,除了口服消炎藥、打消炎針或冰敷外,還有新的「INDIBA英特波」電波治療,能改善棘手的發炎腫脹問題。

針對不同症狀的患者,給予正確的療程方針建議INDIBA英特波是種能量性質深透單極電波,有消腫模式活化模式,對於正在發炎中或已停止修復的患處,都有不錯的改善效果。一般亞急性期通常都是癒合不良,好發於老人家或是傷還沒好又再次受傷的患者,目前市面上的治療方式,主要分成能量治療與注射治療,一般健保儀器短波微波超音波等都是屬於供結組織能量的儀器治療,然而當身體本身的組織修復已經停滯,即使供結組織能量也很難再重啓修復,這時便會選擇增生注射治療或震波,透過化學或物理性的刺激重新啓動修復活性,再更直接的便是使用PRP這類的生長因子治療直接提供患處修復的訊號

而目前最新的電波技術INDIBA英特波則介於PRP與震波之間,可以提供組織相當高的能量,但因爲獨特的448千赫茲波長可以直接刺激幹細胞,也可以啓動修復活性,治療當下僅會有溫熱感,較不會產生如震波或PRP治療後發炎疼痛的情況,結束後也不需要休息可立刻上場,非常適合追求療程舒適度又需要馬上進行活動的患者。

「聽得懂自己身體的語言其實很重要。」超越復健科院長王薏茜醫師笑說,「許多人有經驗了,知道自己肌肉開始緊繃快要受傷,就會來做像是INDIBA這類的保養。」至於是否所有人都適合做,王薏茜醫師解釋,INDIBA有兩種模式,分別爲急性期適用的消腫模式,以及亞急性期和慢性期適用的活化模式,治療參數也有很高的可調性,像是腳踝或大腿拉傷、下背痛、開刀術後沾黏、疤痕纖維化等症狀,皆能接受INDIBA英特波療程,「許多病人無法分辨自己是屬於慢性還是急性疼痛,醫師就要謹慎評估,但通常選對治療模式、調對治療參數,有八成的患者都會有很好的改善。」

除了治療患處外,更講求骨骼、肌肉與運動動作的整體平衡進入慢性期疼痛的患者,由於肌肉已產生代償動作,除了需處理患處本身的問題外,還需做動作的調整訓練,矯正一直以來錯誤的肌肉使用習慣,才能治標又治本,「像肌肉受傷結痂,會讓肌肉變得很短、彈性不好,容易慢性拉傷,若使用INDIBA就可以很快鬆開肌肉,把被拉扯到的關節復位,教他用比較正確運動使用姿勢。」

王薏茜醫師補充,判斷患者的狀態也是很重要的,若是深層組織受傷通常會配合超音波檢查,急性受傷的組織會看到積水與附近組織腫脹,而慢性的話則會看到纖維化和沾黏,待確認患者狀態後再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纔不會導致發炎更嚴重。

「INDIBA非常適合搭配徒手跟運動治療。」王薏茜醫師以開刀術後關節沾黏爲例,「有些開刀後肌肉沾黏的患者,儘管骨頭本身沒有問題,但因肌肉動不了所以仍會感到疼痛,就可做INDIBA搭配徒手治療,鬆開緊繃的肌肉,效果會很好。」

患處發炎不可輕忽!三天沒明顯好轉,七天還在痛,要看醫生!至於到什麼樣的程度才需要就醫呢?王薏茜醫師表示,有發炎問題便一定要注意且須視情況治療,「發炎問題就好像有火在燒,對組織會產生長久的傷害。」若發炎久了,組織便會停止自我修復,最後便變成棘手的早發性退化,而現在大部分的老化與反覆傷害,其實都是組織修復能力不足的關係,不可不重視。

「受傷如果不休息、不治療的人,組織退化會加速,通常小傷三天就會好,若是中大傷也是七天要出現好轉跡象,且兩週內就差不多修復。」王薏茜醫師強調,若受傷三到七天內患處沒有好轉跡象,建議就可尋求醫師的幫助。

▲人的身體有自我修復能力,小傷三天會有明顯好轉。若持續感到疼痛,便要儘快尋求醫師幫助。(圖/超越復健科診所)

最後王薏茜醫師提醒,運動前的拉筋可以避免傷害,運動後的收操則能避免肌肉慢性疲勞,若有慢性發炎的狀況,不要想說「我可以忍!」而撐着不治療。現在能輔助組織修復的方法非常多,也並非每種療程都會導致刺激與疼痛,久傷不愈纔可能導致更復雜的組織傷害,唯有持續聆聽身體傳遞的警訊,才能維持健康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