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竣民/兵役「公平性」需靠放寬體位標準救?
雖然臺灣的「募兵制」已經推行多年,目前除了志願役的兵員外,大部分的役男僅需要服4個月的「軍事訓練役」和少數的「替代役」,而且「軍事訓練役」的役男們不須下部隊,所以國軍整體現役兵力的來源幾乎全依賴招募而來。
據國防部長先前在立法院進行的業務報告中,明確提到年底可望達成「編現比90%」的「募兵制」目標,代表從「徵兵制」轉型爲徵募並行制大功告成。
▲國軍在「義務役」走入歷史後,國防部在歷經多年推動全募兵後,終於有望在今年達成9成編現比的目標。(圖/記者李毓康攝)
顯然國軍高層對於募兵制的招募成效是相當具備信心與感到振奮,要繳出這張如此「亮麗」的成績單,的確相當不容易,不知已用盡了多少手段、降低多少門檻,更是讓多少單位的招募人員苦不堪言,尤其是指揮鏈中最基層的執行人員,不得不說「募兵制」真是個十分浩大的工程啊!
國軍除了繼續在募兵工作上下苦工,日前也傳出爲了擴大兵源、廣儲後備兵力,因此也將腦筋動到了「體位區分標準」上。雖然牽涉到廣大役男的「體位區分標準」,是由國防部與內政部會銜訂定之後才公告,但修正的頻率也算頻繁,在不到40年的期間也修正過高達十餘次,如果真的平均下來,每一次「體位區分標準」的修正還維持不到3年!
▲「體位區分標準」雖然並非是一個絕對的標準值,但是單兵在戰場上的種種負荷,卻是要直接面臨的考驗。(圖/國防部青年日報社提供)
國防部表示,此案是因應作戰形態改變及廣儲後備的需求,須重新檢討兵役限制條件,基於兵役「公平」原則,因此研擬修正役男體位標準。而國防部初步召集內政部役政署、訓練單位,以及各專科醫學會研討後,暫訂調整役男體位區分標準,在尚未定案前先丟個風向球。
▲國軍每年有高達約十萬人的新訓員額,已經對接訓單位造成負擔,但訓練成效卻一直不被外界肯定。(圖/國防部)
早在兵役制度轉型爲「募兵制」之前,所謂服兵役的「公平」原則早就不曾存在過,現在更沒有必要去刻意凸顯這一點,這種作法根本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因爲國軍的兵役從《憲法》的源頭開始就沒有公平性,何需在一個不公平的基礎點上硬要想去假公平呢?
如果只是區區爲了每年多增加6-7千名的役男,被迫短暫得進入營區關4個月,連一些基本戰技都無法學純熟的兵員,這樣半吊子的訓練對部隊戰力有何貢獻呢?尤其在現今社會氛圍下,接訓單位隊職官也只是硬着頭皮接/送一批又一批的「夏令營」(軍事訓練役),沒出軍紀案件或上報就阿彌陀佛了,想要從嚴從難去訓練,那根本是強人所難!
既然已經橫下心來要走向全志願役的「募兵制」,就該好好訓練這些願意從軍的人員,讓這些人即便在退伍之後依舊保有相當的體能戰技,成爲列管有用的後備動員兵力。
▲國防部修正體位區分標準,對於所增加的役男數目而言,並不會全然等同於增加的戰力。(圖/記者季相儒攝)
如果學不成以色列不分男女的全民皆兵,針對那些不想從軍的公民,不妨也學學瑞士,每人每年得多繳3%的所得稅(直到37歲爲止)。這種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不妨也是另一種思考的模式,至少讓願意服役的人能夠獲得到更多的資源,而不是老喜歡在問題的邊角打轉,畢竟至少讓國人有其他的選項,而且軍人這行業也不見得所有人都適合從事啊!
▲ 在瑞士無法服役的役男(體位不合…等原因),得多繳3%的所得稅(直到37歲爲止)。(圖/wiki)
軍中思維早就該揚棄「大鍋炒」的邏輯,就像「全民國防」的教育,並不是要誤導國人去跟「全民皆兵」劃上等號;也不是要教育全民都去上戰場打仗纔算數喔!
如果以目前的接訓能量,國軍現有軟、硬體的資源,都無法將「軍事訓練役」跟動員教召的後備軍人訓練成最基本的步槍兵,現在又將體位標準放寬,增加這一堆原本就低於標準的人力來充數,除了獲得更多役男的怨聲載道外,國軍新訓單位的訓練萬一不精實,反而讓更多張嘴巴去宣傳國軍的負面評價,那這樣的做法是利多於弊;還是弊多於利呢?
回顧今年(109年)1至8月的徵兵體檢,竟然有22.8%是免疫體位(體檢數91,364人),即便是在日益強調科技化戰爭型態的趨勢下,年青人的體位不合格比例竟如此高,的確是另一種「國安危機」,或許國民健康署該介入瞭解!
▲當全募兵制推動後,特戰單位的選員也會面臨困擾。(圖/記者徐政璿攝)
而國內媒體在國防議題上的大內宣,其實也是顛三倒四;例如國防部預估到年底可達到9成編現比的募兵目標;既然募兵制都已經對外宣稱一切妥當,那又爲何需要去對社會上恢復「徵兵制」、「女性當兵」…等議題要「再評估」?
而四個月的「軍事訓練役」在整體呈現出來的訓練成效上從未被肯定過,日前才鬧出1周訓完「城鎮戰」的笑話,如果正常體位的役男只能繳出如此的訓練標準,那國防部最該去思考如何說服廣大的國人,究竟是透過什麼手段或方式才能從這些將要增加當兵體格的役男(身高155-157公分)中,每年訓練出5千名以上的「合格步槍兵」?
當初那些「量小、質精、戰力強」呼得震天響的口號,還言猶在耳個個都能朗朗上口,怎麼部隊越精簡,卻還得要更多人去服役的矛盾情節,難不成非得要以下修「體位區分標準」來達到「擴大選員」的假公平目的,或是還沈迷於「以量抵質」的世代呢?
熱門點閱》
► 黃竣民/無人機成新式戰爭要角 國軍準備好了嗎?
► 張誠/奉上美金卻買嘸新式軍武 中華民國有苦說不出
► 王志鵬/海軍官校生怎過聖誕節?談過往年度「惡整學長」之夜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