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節氣景觀

節氣是當代文化生活中的活躍主題,也成爲“節氣景觀”的衍生組成部分。2020年11月22日進入“小雪”節氣。網絡媒體上出現了豐富多樣的文化招貼,表達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之情。

4年前的今天,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這項“非遺”的特點,符合了一項重要的評估標準有關自然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那麼,需要多大的現實空間,去描述這種知識和實踐的價值呢?又去哪裡感悟這種智慧帶來的震撼並表達敬意呢?

工業化信息化城市化正在迅速改變世界,顛覆了農業文明社會的舊有結構,也就順帶淡化、模糊了“節氣”在當代人們心中的位置與形象社會公衆很容易地將其歸入過氣、土裡土氣的“故紙堆”。在此背景下,對於節氣“知識與實踐”的闡述,也就更寄情文字文娛和文創,忽視了其悠久、宏大、深邃演變過程形成的一個重要特點:節氣知識體系仍深刻影響着人們的思維方式行爲準則。這項“非遺”有別於我們熟悉的模式,其“技藝”和“傳承人”皆依附於整體社會中的無數個體。這意味着“節氣”有着廣泛的使用者、多層面的應用、相互交織的影響力以及遍佈大地的現實場景

這種耳熟能詳、不動聲色的活態“節氣景觀”,包含了物候、節氣、人、土地農作,彼此不可分割。

實踐是智慧的物化過程。所以,我們應該長時間地記錄一個地域的社會生活整體――比如位於黃河中游、晉南翼城歷山地區。一個個遍佈各地的“節氣景觀”相互關聯,才構成對遺產價值的真實、完整描述。可以說,現在的“非遺”方式僅僅開闢了初始,應用物質文化遺產的景觀空間、農業遺產等更多視角進行描述,才撐得住去闡釋“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這一全人類共同關注的歷史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