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三座遺址建築歷時一年改造重裝亮相
本報訊(記者 李澤偉)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從通州區獲悉,經過歷時一年的改造施工,位於城市副中心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的三項保留工程――原北京造紙七廠、東光實業辦公樓、民國小院工程近日亮相。
粗大的煙囪旁,一座甚少裝飾的二層磚混建築掩映在綠植中,仿紅磚效果的外立面幾乎可以以假亂真,隱藏有樓梯的梯形構築物和燈杆,又豐富了視覺的層次感。這就是改造後的北京造紙七廠,原建於上世紀60年代老工業廠房遺址的新貌。
“木結構框架、空心預製樓板。走進造紙廠遺址的第一眼,我就知道這是上世紀60年代風格的建築羣。”施工方北京城建集團城市綠心森林公園三項保留工程工程部長於凱說。北京造紙七廠不僅伴隨着北京城的發展,也承載了幾代人的奮鬥,因此,從施工進入之初,保留與提升就成爲項目團隊所秉持的理念。
按照設計理念,老廠房的建築外觀儘可能地保持了下來,僅對局部進行拆除,並通過增加樑柱體系和鋼結構剪刀撐對廠房進行整體加固,以確保建築的安全性。提升的是建築內部空間的功能性和豐富性,以及增加了未來可供市民活動的室外廣場空間。建成後,一部分建築物作爲辦公用房,一部分改造成展廳風格供布展使用。
與此同時,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裡的另兩處遺址――東光實業辦公樓、民國小院,也已同步亮相。位於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南門東側的東光實業辦公樓,是一棟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框架結構樓。施工團隊在對主體結構進行加固改造的同時,最大的變化是增加了外幕牆體系。通過激光打印而成、帶有綠葉裝飾的玻璃幕牆,讓建築與環境能夠交相呼應。
位於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東南側的民國小院,則是古今雜糅。既有兩棟仿照古法重建、呈現出明清風格的實木磚瓦建築,又有三棟現代風格的鋼板建築,兩者通過開敞的庭院空間連成一體。在綠心公園裡走上一圈,你能欣賞到不同年代的建築風格,這就是常說的“留住記憶、留住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