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兩個方面培育和提升貧困地區造血機能

人民網北京11月24日電 (記者雪峰) “可以說,消費扶貧已經成爲帶動貧困羣衆穩定增收的重要助力。”11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郭蘭峰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指出,2019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經營淨收入4163元,比上年增長7.1%,增速加快2.7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貧困地區的農村居民經營淨收入也比上年同期增長4.9%,遠高於GDP增速。

通過消費扶貧給貧困地區輸血固然重要,但減貧脫貧最終還是靠貧困羣衆的內生動力,那麼,發改委是如何培育和提升貧困地區造血機能

對此,郭蘭峰表示,第一是通過產業。造血一定要圍着貧困羣衆的實際情況解決問題。爲什麼說要有產業呢?因爲當地有的老百姓確實有勞動生產能力,有的貧困羣衆可以走出去,也能走出去,也習慣於走出去,這樣就可以依託就業解決問題;有的貧困羣衆觀念還達不到那個程度,他們就不願意走出去,這就需要改變方式,在這些地方建立企業和打造地方特色優勢產業,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上班,通過勞動致富,並且通過勞動也能改變他們的觀念。

第二,教育扶貧。很多問題都是由於教育滯後導致的,所以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在安排教育領域投資時,都向這些地區傾斜,特別是向“三區三州”傾斜。通過教育,一方面幫助他們增強勞動技能,如果一個人沒上過學,可能連普通話都不會講,只會講當地語言,沒有辦法社會接觸,或者說他很膽怯,不敢和社會接觸,就像我們英語不好的人不敢和外國人講英語一樣;另外通過上學,他們的思想更開闊,有了自信心可以在本地實現就業,當然也可以走出去。更不用說如果考上了大學,可能就進入到另一片天地了,這就是造血的功能

最後郭蘭峰表示,造血需要一個過程,不是一時一事的。比如打造一個產業有時候要經過幾年甚至幾十年,一個人的教育也需要達到12年,這些都需要各級政府和社會力量從根本上解決脫貧問題,特別是致富問題。“因爲從目前情況看,按照現行標準今年如期脫貧應該是沒問題的,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