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模擬考" 亮出真本事
運動員在冰球項目測試活動中。新華社發
4月1日—10日,“相約北京”冰上測試活動拉開帷幕。冰球、短道速滑、花樣滑冰、速度滑冰、冰壺等7個項目的賽事陸續上演,國家游泳中心、國家體育館、國家速滑館、首都體育館和五棵松體育中心5個冰上競賽場館驚豔亮相。
檢驗場館、鍛鍊團隊、磨合機制……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模擬考試”的順利進行,讓人們對“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充滿信心。
在國家游泳中心,完成了“水冰轉換”的“水立方”變身“冰立方”,作爲冰壺和輪椅冰壺賽場接受“測試”。
在冬奧會的百年曆史上,冰壺項目還未曾在臨時的冰面上進行過比賽。作爲世界首例在泳池內搭建冰壺賽道的冬奧場館,“水立方”創新提出“水冰轉換”和 “冰水雙輪驅動”,通過建設可移動、可轉換的冰場,讓水上項目場館實現冰上項目場館的功能。
臨時冰面的質量如何?參與測試賽的運動員最有發言權。
北京隊教練孟旭說,在冰壺賽場,冰的弧線、滑澀度都會影響到隊員的發揮。“目前來看,這塊冰的這幾項條件都非常好。”
北京市混雙二隊選手喬勃棕同樣表示,“冰立方”冰面的平穩度很好,冰的溫度、質量都達到了世界級的領先水平。
冰壺項目看似簡單,實際上對場館的環境要求極高。其中,賽場中的溫度必須分爲3層:冰面溫度爲零下8攝氏度,冰面以上1.5米應保持在10攝氏度,觀衆席的溫度則需維持在16—18攝氏度。既要爲運動員提供高水平的冰面,又要爲觀衆營造舒適的觀賽環境,這對“冰立方”的科技含量提出了考驗。
爲此,國家游泳中心在場館內打造出了符合冬奧會冰壺賽事舉辦標準的製冰、除溼、空調等系統。其中,位於看臺下方的除溼系統可向賽場內輸送乾冷空氣,調節冰場上空的溫溼度,並隔絕來自看臺的溼熱空氣,讓冰面不結霜、不起霧。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冰立方”的測試活動也向觀衆敞開懷抱。4月2日,600名觀衆走進賽場,觀看了在此舉行的冰壺比賽,提前感受冬奧氛圍。按照防疫規定,觀衆隔席而坐,並全程佩戴着口罩觀賽。
冰球觀賽體驗佳
在此次參與測試的5個冰上項目場館中,國家體育館有4個“最”:建築面積最大、座席最多、運動員最多、賽事構成最複雜。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國家體育館將承辦男子冰球和殘奧冰球項目的比賽,屆時將有300多名冰球選手參賽,1.8萬個觀衆座席將爲比賽營造出極爲熱烈的環境。
爲了使冰面質量符合冬奧會標準,國家體育館經升級改造後共擁有兩塊世界級的冰球冰面,分別用於冬奧會正式比賽和賽前訓練熱身。新建的訓練館外,由863塊冰花圖案壓花玻璃組成的外立面,呈現出冰雪城堡般的畫面,也爲國家體育館贏得了“冰堡”的美譽。
與此同時,國家體育館內還添置了14個球隊更衣室,各配備獨立的磨刀室、儲存室、按摩室、教練室,衛生間和淋浴室乾溼分離,給運動員提供舒適便捷的體驗。此外,場館還全面提升了整體觀賽環境——可隨節奏變化的配套燈光、比賽場館頂部中央全景模式曲面鬥屏等多種配套設施將爲運動員與觀衆帶來全新的賽事體驗。
“我和隊友都覺得這次測試賽太棒了!”首都體育學院冰球隊隊員譚成國說,自己從來沒有滑過這麼棒的冰面。
五棵松體育中心同樣將在冬奧會期間承辦冰球賽事。作爲2008年北京奧運會籃球比賽場地,五棵松中心在建造之初就在場芯下預埋了製冰管道,籃球、冰球兩種場地可在6小時內完成轉換。
衆多黑科技的運用,讓五棵松體育中心在此次測試活動中大放異彩。在防疫方面,場館內的工作人員貼上了“腋下創可貼”——可穿戴體溫計系統,實現了對重點人員的體溫數據實時監控,爲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撐。在賽事轉播方面,五棵松體育中心採用了“子彈時間”和“自由視角”技術,由現場的數十臺攝像機同步、多方位拍攝不同角度的運動視頻,觀衆可不受位置限制、自由選擇視角欣賞賽場上的精彩瞬間。
快速轉場經驗足
在北京冬奧會期間,首都體育館將是最忙碌的場館之一。作爲同時舉辦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場館,首都體育館常常要在同一天內進行轉場。對於這座建成於1968年的老場館而言,這是一項艱鉅而光榮的任務。
根據最新的冬奧會賽程,花滑和短道速滑比賽最近的間隔只有5個多小時。因此,場地的快速轉換是此次測試活動的重點之一。雖然同樣是冰上項目,花滑和短道速滑對場地的要求並不相同。冰面轉換時,溫度、軟硬度都要根據項目要求進行調整,臨時搭建的設施比如發令臺、裁判席、防護墊以及媒體攝影的位置都要進行轉換。測試活動的6天時間內,首都體育館將完成7次場地轉換,每次轉換時間控制在兩小時內。
在北京冬奧會週期裡,首都體育館進行了整修。場館外觀“修舊如舊”,外牆的石材在顏色、樣式上與原有的建築結構、整體風貌保持一致,17條凸出設計、整齊排列的窗戶凸顯出場館的時代感和莊嚴感。
走進場館內,煥然一新的現代設施令人眼前一亮。場館頂部,首都體育館加裝了世界領先的綜合視頻顯示系統。一塊麪積達1360平方米的天幕效果震撼,頂部天幕與東西端屏、四周環屏互動。花滑比賽時,選手在天幕下進行表演,將爲觀衆營造如夢如幻的觀賽體驗。
爲了滿足提高觀衆的舒適性,首都體育館在改造過程中將原有的1.8萬個座席調整到1.5萬個,通過減少座椅數量,增加了座椅寬度。同時,爲了滿足冬奧會要求,場館內還增加了80個無障礙座席。
在冰面製冰技術上,首都體育館與國家速滑館一樣,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接製冷技術。與使用傳統冷媒相比,二氧化碳製冷可以提升能效20%以上,也更有利於運動員滑出好成績。屆時,我們有望在此見證中國短道速滑運動員奪得金牌的精彩時刻。(記者 劉嶢)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4月07日 第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