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素質教育的迷信——中國基礎教育應着重夯實學生基礎知識
一直以來,素質教育成爲了中國百姓最大的教育追求。素質教育的呼聲日益高漲已經有近10多年的歷史。然而,素質教育的屢屢呼籲卻屢屢不張,已經成爲很多人不滿中國基礎教育的理由。中國的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似乎總是在「素質教育」的邊沿遊走,卻無法走進「素質教育」的領域。是「素質教育」在中國水土不服,還是中國的基礎教育無法勝任「素質教育」的高要求?
筆者認爲,對基礎教育的誤解和素質教育的理解偏差是我國素質教育難以踐行的重要原因。
什麼是基礎教育?所謂基礎教育就是爲人的成長打下基礎的教育,是爲人們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能夠及時獲取更多學問和技能而在先期掌握基本知識的教育。從國家全域發展的角度看,這一階段的教育重在面向學生全體,它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培養特殊人才的教育。所謂「基礎之上求平等,高端之處競自由」應該是基礎教育的真實照。所以重視基礎知識培養本來就是基礎教育的特點,而評價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常用方式就是各類考試。在實際教學中,有些學校和老師就會注重研究考試,以考試爲中心進行有目的的教學,因此社會上開始逐漸出現不同的聲音,大肆批判基礎教育,認爲中國的基礎教育就是應試教育,抹殺了學生的個性與創造力,因此中國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在這個背景下,素質教育論甚囂塵上。那麼,素質教育是否就是中國基礎教育的救命稻草呢?
國家教委 《關於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給素質教育作了解釋:「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爲宗旨的教育。素質教育主要包括內在素質和外在的素質。內在素質主要是人對世界、環境、人生的看法和意義,包括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等,也就是一個人的對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爲人的‘心態’。外在素質就是一個人具有的能力、行爲、所取得的成就等。」
事實上,我國教育界對中小學素質教育的內涵也進行了諸多研究,但由於角度不同,給素質教育下的定義(或作的解釋)也不盡相同。有的解釋屬於詞語定義;有的屬於哲學定義;有的強調以人的發展爲出發點;有的同時強調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有的強調公民素質;有的強調先天與後天相結合;有的把各種素質進行了綜合......種種觀點,令人眼花繚亂。與其說這些觀點是對素質教育的準確界定,倒不如說是社會各界對目前中國基礎教育提出的發展願景。由於過度重視知識教學和考試,人們自然就提出了對人的某種教育「解放」。人們期待這樣一種教育:
第二,關注人的發展和實際需要,突出強調人的潛能的激發,培養創造力。
第三,主張個性的發展,重視學生心理素質和健康人格的培養。
類似這樣的理想教育在不同國家和地區也有不同的叫法,比如香港提出的「全人教育」和大陸的「素質教育」就十分類似。從國家檔的解釋和教育界的研究看,素質教育可以說是一種十分理想的教育。但是怎樣把願景變成現實,也就是如何執行素質教育就成了件一線教育者們見仁見智的問題了。
爲了區分「應試教育」,許多學校推出了所謂的個性化教育,各種實踐活動,課外興趣組,研究性學習都粉墨登場,似乎這樣才能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增強內外素質。這樣的思維被帶進日常課堂後,就會進一步推導出「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的教育理念。
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一些學校嘗試了一些所謂新式教學,如讓老師對學生講授課程要義,然後讓學生自學,老師以答疑爲主。這種作法被一些學校冠以自主式教學或是個性化教學的美名,此種教學方法的本質,實際上是把老師變成了「導師」,但問題是,老師可以成爲「導師」,中小學生卻變不成「研究生」,他們還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近些年的教育改革,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從理論到實踐都與中國現實相脫節,很多素質教育的改革實驗多無果而終。
「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的理念爲何不可行?
學生,特別是中小學生,心智發展並不成熟,這個時期的很多學生,缺少明確的目標,也缺少精準的自我認知,但往往富於想像。筆者擔任老師時,曾經教過一個四年級學生,這個學生一次曾對筆者言:「我最大的理想是想當胡錦濤」,筆者深贊之,並鼓動其爲努力。但不到一個月,此君又一臉嚴肅地說:「我不想當胡錦濤了,因爲當主席沒意思。」很多同齡孩子的優點與缺點都閃爍在這個學生的身上,也就是多思而又多變。
筆者認爲,中國傳統教育的理念有其巨大的合理性,任何一種教育都是難以面面俱到的,我們必須堅持其中的主旋律,完成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基礎教育的根本目標就是打牢每一個學生的知識基礎。不論孩子們是否想學,是否喜歡,各學科的基礎知識,每個孩子必須夯實。當他們長大成人後,面對專業發展以及走向社會後的職業選擇時,基礎教育階段的知識儲備可以支撐他們做出自己喜歡的選擇,這纔是基礎教育階段最重要的任務。因此,老師的傳道授業對中小學生來說極其重要,基礎教育的教學工作仍然要以「師生爲中心」,以夯實基礎知識爲第一要務。
「素質教育」被過分擡高的原因是什麼?
首先,混淆了基礎教育與應試教育的概念。考試本來只是對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一種評價方式,而不是一種教育方式。事實上,應試教育下也的確涌現了一批知識基礎過硬,能夠適應崗位技術需求的優秀人才。但是,問題與成就並存,這樣的評價制度也使得一些不擅長考試的人屢受挫折,他們可能具有其他方面的優勢,但單一的評價制度使他們的才能得不到彰顯。總之,基礎教育是一個教育階段,而應試是一種評價機制。
其次,我國推動「素質教育」的改革,缺少一線教師的參與。
目前,我國教育界推動教育改革的主要力量有三種,一是主管教育的政府部門,二是理論界的專家,三是一些企業界人士。因此,中國的教育改革缺少一線教師的參與,多爲頂層設計,缺乏實踐性。我國的「素質教育」改革具有三個特徵,一是多爲政績工程,二是「理論」與實踐脫節,三是很多素質教育的舉措成本太高,爲一些社會力量提供了生財的機會,但對提高學生素質卻作用有限。
任何教育改革的方案設計,應該多聽取一線教師的意見,在日常「教學」工作,必須激發「師生」雙方的積極性,實現雙方充分互動,才能提升教學效率。老師應該着眼學生的差異性,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但基礎教育的中心任務絕不能動搖,打牢學生的知識基礎,爲學生日後的人生選擇提供充足的知識儲備,纔是基礎教育的核心任務。
●作者周晶晶,北京朝陽外國語學校教師;劉佳,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本文爲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ETtoday新聞雲》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