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睿哲:2020後陸對臺威嚇吸納兩手策略
前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昨日在布魯金斯學會發表報告稱,臺灣2020大選結果會影響北京政策,未來對臺策略會有明顯不同。圖爲卜睿哲10月訪問臺北。(圖/總統府提供)
美國知名臺海問題專家、曾任美國在臺協會主席的卜睿哲(Richard Bush)針對2020年臺灣大選對兩岸關係的影響評估指出,如果韓國瑜勝出,北京對臺可能會重啓馬英九時期的說服策略,但顯然效果會不如馬英九時期;如果蔡英文連任,北京可能延續甚至升高目前威嚇與吸納混合的手法,這種手法風險較小,但長期下來仍可以動搖臺灣的意志。
據《中評網》報導,在布魯金斯學會舉行的「全球中國:評估中國在世界日益增長的角色」發表會上,卜睿哲在會上做題爲《從勸說到脅迫:北京對臺手法和臺灣應對》報告時指出,北京以「一國兩制」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國際因素對臺灣有利。但更重要的是,臺灣民主化進程爲統一製造了障礙。
北京對臺手法何去何從?卜睿哲說,如果國民黨重新掌權,北京可能會重新採取「勸服」(persuation)策略;若要進行武統,發生戰爭和美國干預的風險太高;而介於其間的「恰到好處」(just right)策略是「威嚇、施壓和吸納」(intimidation, pressure, cooptation)並行。這是北京對蔡英文當選的迴應,風險較低,長期下來臺灣的抵抗意志可能會動搖。
至於北京未來對臺政的選項,卜睿哲指出,最不可能的是北京完全放棄「一國兩制」,並向臺灣提供更寬鬆的條件。有3種選擇更爲合理:繼續說服臺灣接受「一國兩制」、動用武力與非暴力脅迫。
他說,如果韓國瑜勝出,就會採取第一種。至於動用武力的選項,北京領導人的判斷標準將會是「統一的大門正在打開、關閉或停滯不前?」如果北京認爲統一大門正在關閉,例如臺灣領導人極力邁向「法理臺獨」,勢必採取相應行動。如果北京認爲統一的長期趨勢有利,大門依然敞開,就會等待瓜熟蒂落,展現更多的耐心。
很多人認爲2049年是中國實現統一的最後期限,但卜睿哲的解讀是,中共領導人實際上很小心,不把看似含蓄的東西說得很明白。從習近平2019年1月對臺講話來看,中共不認爲統一的大門已經關閉,保持耐心不僅合理,也是必要的。中共領導人沒有改變統一目標和「一國兩制」方案,在臺灣問題上沒有流露出危機感,也沒有緊迫性。
卜睿哲指出,每次臺灣選舉,以及隨之而來的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都會影響北京處理臺灣問題的信心。如果國民黨在2020年大選獲勝,將增強北京的信心,北京也可能會容忍蔡英文以微弱優勢獲勝,但如果下一屆2024民進黨繼續勝出,可能會讓中共領導人極爲震憾,因爲這意味着臺灣民意有根本轉變,也意味着統一的大門正在關閉。
卜睿哲認爲,中共領導人相信兩岸政治分歧長期不解決,和平分離的問題就會越嚴重。因此,中共對臺採用的第三種混合手法,在仔細評估風險與回報後,以長期威嚇、施壓和拉攏選民的方式,對於北京對臺政策來說似乎是一個更理想的策略。卜睿哲預期,如果蔡英文連任,北京會繼續2016年以來的懲罰,當然也有可能加以升級。
最後卜睿哲談到臺美關係,他表示,雖然在如何應對對岸挑戰方面,民進黨和國民黨存在巨大分歧,但在美國的重要性上,臺灣內部有廣泛的共識,兩黨之間也在競爭誰能更好地處理與與華盛頓之間的關係。
卜睿哲強調,歷屆美國政府都支持臺灣,但川普政府在外交和安全領域改善與臺北關係的舉措,確實創造了臺灣可能被拉入美中戰略競爭的可能性,這是不明智,也是不必要的。臺灣政治體系的失靈,使得北京方面的恐嚇、施壓和選擇性拉攏政策更加合理,它瞄準了臺灣最嚴重的弱點——公衆對未來缺乏自信、臺灣經濟依賴大陸、在國際社會孤立、面對解放軍相當脆弱、美國不可靠等方式,讓選民覺得臺灣沒有希望。他說,「溫水煮青蛙」的寓言也許不是北京的本意,但很可能非常適用於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