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克斯赴港IPO:如何打破“囚徒困境”?
2024年年末,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針對近期退休謠言迴應表示:有人希望我退,退了就少了一個對手。
若問,誰想讓董明珠退休?糾纏十餘年、被起訴數十次的奧克斯恐在其列。
就在董明珠的退休迴應不足一個月後,"冤家"奧克斯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擬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
根據奧克斯募集資金用途來看,將用於全球研發、智能製造體系升級、供應鏈管理強化、銷售經銷渠道拓展,還有補充營運資金等關鍵領域。
事實上,這並非奧克斯首次衝擊資本市場。
早在2016年,奧克斯曾短暫掛牌新三板,不足一年便火速摘牌,並於2018年開始接受A股上市輔導。2023年6月,奧克斯完成上市輔導工作,但卻遲遲未能提交發行申請材料。
奧克斯轉戰港交所,看似出乎意料但又情理之中。
在全球化出海趨勢下,打造國際化資本運作平臺逐漸成爲大多中國企業的首要選擇。然而,面對海外同樣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在國內市場仍靠"以價換量"謀求市場空間的奧克斯,還需直面自身諸多方面的不足。
那麼,這一次赴港IPO,奧克斯勝算幾何?
捷徑還能走通嗎?
以招股書中所披露業績數據來看,奧克斯似乎正呈現出一個穩步增長的健康狀態。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奧克斯營業收入分別爲195.28億元、248.32億元及242.78億元,經調整淨利潤分別爲14.49億元、25.11億元及27.43億元。
以2024年前三季度舉例,奧克斯營收增速達15.40%,經調整淨利潤增速達18.06%。對比來看,同期美的集團(000333. SZ)、海爾智家(600690. SH)、格力電器(000651. SZ)營收增速分別爲9.57%、2.17%、-5.39%,歸屬淨利潤增速分別爲9.30%、14.27%、15.27%。
但奧克斯的"好業績"似乎經不起推敲。
在介紹自身業務亮點時,奧克斯在招股書開頭部分重點提及自己是全球第五大空調提供商,且是中國第一大衆市場家用空調品牌。
從規模上看,全球第五的奧克斯與國產家電三巨頭之間差距較大。2024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團、海爾智家、格力電器的營收分別高達3202.50億元、2029.71億元、1474.16億元,遠高於奧克斯。
而所謂的"中國第一"前提是低於2500元價格帶的大衆市場,這讓奧克斯的毛利率與同行相比始終差了一截。
以2023年數據爲例,格力空調產品毛利率達37.04%,海爾智家空調產品毛利率29.37%,美的暖通空調產品毛利率爲25.57%。
對比來看,奧克斯在招股書中將旗下空調產品分爲家用空調、中央空調兩大類,其中總營收佔比近9成的家用空調毛利率爲20.5%,而毛利率可達28.9%的中央空調產品對利潤的貢獻度則較小。
尤其隨着2024年國補進一步落實,各大家電品牌紛紛推出優惠政策,奧克斯"以價換量"策略方式還能維持多久?
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24年奧克斯線上空調產品均價同比減少11.21%至2207元,線下空調產品均價同比減少0.8%至3042元。
隨着價格的下降,奧克斯的毛利率也被進一步壓縮。2024年前三季度,奧克斯家用空調產品毛利率降至19.8%,導致當期公司綜合毛利率同比減少0.3個百分點至21.5%。
衰落的轉折點
回顧奧克斯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雖然"低價"成就瞭如今的奧克斯,但也逐漸成爲一種無法擺脫的桎梏。
自2000年左右,美的、格力等國產家電品牌勢頭正猛,瓜分絕大部分空調市場,奧克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始終處在不溫不火的狀態,難以打出品牌名號。面對強大的對手,深知在產品技術、資金等方面均不具備競爭優勢的奧克斯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
2001年,奧克斯主動發起一場被同行視作惡性競爭的低價戰役,對旗下40多款機型以30%的幅度全面降價。次年奧克斯發佈一份《空調成本白皮書》,詳細列出空調每個部件的成本,直指同行都賣貴了,再一次帶頭降價。
雖得罪不少同行,但奧克斯也因此一戰成名。據彼時消息顯示,2001年至2004年期間,奧克斯憑藉低價戰略迅速搶佔市場,銷量從20萬套飆升至325萬套,直接躍進第二陣營頭部。
此後,隨着電商紅利的到來,奧克斯再次抓住機遇,將低價優勢與線上渠道相結合,掀起銷售熱潮。巔峰時期的2018年,奧克斯在中國空調線上市場的市佔率高達28.57%,位居行業第一。
但接下來的6年多時間中,奧克斯作爲曾經的"線上一哥",不僅未能收割更大的市場,反倒連已有份額也未能保住,而一切的轉折都指向了2019年。
這一年,風頭正盛的奧克斯遭受格力電器的公開舉報,稱其8款型號產品能效比和製冷消耗功率監測不合格,並提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進行查處。
此事件也將格力與奧克斯多年恩怨正式展現在大衆視野。自2013年格力董事長董明珠指責奧克斯挖走格力人才等事件後,便隔三岔五在公開場合"炮轟"奧克斯,多是圍繞在專利權方面。有媒體統計,自2017年至2023年,格力起訴奧克斯專利侵權共27次,且均爲勝訴。
法院的審判猶如一記重拳,將奧克斯在覈心技術上的"軟肋"公之於衆。從招股書數據來看,奧克斯研發費用率常年處於2%左右,低於格力、美的、海爾等行業巨頭研發水平。
不過,真正讓奧克斯快速走向下坡路的,還是在戰略上的錯誤調整。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中國空調產量、銷量增速雙雙出現下滑,降幅均超8個百分點。但也就在此時,奧克斯爲打開更大的市場,開始大力建設線下渠道,試圖進行線上線下融合。
但讓奧克斯始料未及的是,次年爆發的公共衛生事件將計劃徹底打亂。消費者大批轉向電商,美的、格力等線下巨頭開始加強數字化建設,佈局線上渠道,甚至自建物流體系。
奧克斯的市場份額,也是在此期間被嚴重壓縮。
奧維雲網數據顯示,按2024年總銷量來看,中國空調線上市場TOP3分別是美的、格力、小米,合計佔據超55%的市場份額,奧克斯排名已跌至第5位,市佔率縮至7.36%。而線下空調市場的集聚度則更高,美的、格力、海爾三巨頭仍佔據着超70%的份額,奧克斯排在第7位,市佔率僅2.06%。
從招股書數據來看,如今線上渠道已不再構成奧克斯的基本盤,2024年前三季度,線上渠道銷售收入佔總營收比重同比減少1.8個百分點至22.9%。
欠缺技術支撐、失利於線上渠道,如今的奧克斯除了不斷降價,又還有何辦法可以在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得一線生機?
機會在哪裡?
需要注意的是,在IPO前夕,奧克斯剛剛實施了一筆鉅額分紅。
招股書顯示,在2024年前三季度,奧克斯派發了一筆37.90億元的股息。對比來看,奧克斯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合計經調整淨利潤爲67.03億元,該次派息金額約佔整個報告期淨利潤的56.54%。
尤其是在目前奧克斯資金狀況並不太樂觀的情況下,如此鉅額分紅格外引人關注。
截至2024年9月末,奧克斯資產負債率高達84.6%,短期計息銀行借款17.79億元、長期計息銀行借款9.67億元,除外貿易應付款項及應付票據爲97.48億元。而同期奧克斯所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爲28.96億元。
對於奧克斯而言,此時赴港上市不僅多了一條融資渠道快速補充彈藥,更是一張"海外通行證"。
據招股書披露,自2018年,奧克斯便開始推動全球化戰略,在海外建立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之後在馬來西亞、泰國、美國、阿聯酋、越南、沙特阿拉伯等地區設立海外銷售公司及組建本地團隊。
從業績來看,海外市場展現出遠優於國內市場的成長能力。2024年前三季度,海外市場爲奧克斯貢獻45.9%的營業收入,收入同比增長27.58%至111.36億元,超過同期國內市場6.75%的營收增速。
不過,奧克斯在海外市場雖勢頭正猛,但從營收結構來看,超8成的海外收入來自ODM代工的業務,對提升品牌海外影響力幫助並不算大。
中國作爲全球最大的空調生產基地國,佔全球總產量超80%。在全球化變局的背景下,國產品牌之間的鬥爭在海外市場勢必會進一步加劇。
奧克斯在風險提示中也坦言,公司空調業務在中國及海外市場均面臨激烈競爭,競爭對手包括大型中國及跨國空調公司。
總體而言,上市無疑能爲奧克斯帶來資金,但如何在巨頭環伺的市場找準自身立足之地,並實現彎道超車,是奧克斯真正需要面對的難題,而如何在全球市場中真正打響自己的品牌或已成爲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