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打開虛擬現實的想象空間 最難的是落地

人們在江西南昌綠地國際博覽中心體驗VR觀影。徐 錚攝(人民圖片)

戴上VR(虛擬現實)眼鏡,新疆喀納斯湖美景實時呈現在眼前;通過VR修復技術,人們可以觀賞景德鎮御窯昔日盛景;進入微信小程序,足不出戶就能全景觀看樓盤樣板房……虛擬現實技術解鎖的多種應用新場景正變成現實。近年來,中國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穩中向好,市場規模持續擴大,行業應用愈加豐富。據賽迪顧問公司預計,中國VR、AR(增強現實)市場規模將在2022年突破千億元,成爲全球虛擬現實市場的增長中心。

智能變革的重要推手

2020年以來,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領域日益豐富。5G+AR遠程會診系統、AR查房、VR監護室遠程觀察及指導系統等解決方案,能有效提升診療效率;非接觸式AR測溫、AR車輛管控系統等,有效避免人流車流扎堆”,降低交叉感染風險;VR教育、VR協同辦公、VR/AR遠程巡檢等新場景,改變人們的學習和工作方式,提升信息共享效率;VR看房、VR旅遊等新業態,讓線下業務走向線上,帶來全新服務體驗。

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任愛光認爲,5G商用加速到來,開啓了VR/AR產業發展的新一輪熱潮,推動VR/AR的應用範圍從直播遊戲消費娛樂領域,加速向工業醫療、教育等垂直領域滲透,實現規模化發展。工信部曾提出,要引導工業互聯網平臺提升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支撐能力,推廣5G+VR/AR、賽事直播、遊戲娛樂、虛擬購物等應用,促進新型信息消費。“虛擬現實已經成爲智能化變革的重要推手,將催生巨大的產業空間。”任愛光說。

業內人士指出,虛擬現實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的代表性技術,其獨特的沉浸性、構想性和交互性,將深刻改變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對於驅動數字經濟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最難的就是落地

虛擬現實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將極大拓寬現有邊界,爲各行各業增值增效,並引發全新的應用場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增強和虛擬現實中心教授蔡奕漁接受本報採訪時說:“未來VR設備可直接捕捉人的思維感官反應,甚至在形態上可直接與人體結合,比如像隱形眼鏡一樣直接接觸眼球,從而將人體現有的功能增強。”

在虛擬現實硬件設備逐步完善的同時,內容和應用的缺乏仍是制約行業普及的一大瓶頸,彌補生態短板、打造產業鏈成爲當前虛擬現實行業的發展關鍵。

“虛擬現實全面應用,離不開全面強大的算力服務支撐。”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洪添曾表示,隨着新技術的發展,VR已經變得觸手可及,在遊戲、直播、仿真等衆多領域開始落地,並不斷向製造、醫療、教育、智慧城市等領域滲透,產生各類創新應用,推動VR新時代的到來。這就要求計算、連接、應用能夠獲得更大的支持,需要更智慧的計算、聯接、應用。

微軟(中國)首席技術官韋青認爲,包括VR在內的一系列新興技術,最難的就是落地。想要破除“難點”,應努力做到“虛擬”與“現實”相結合,尤其是“現實”部分。“我們要仔細梳理一下,什麼樣的行業、流程、內容能夠被數字化虛擬化),然後引進算法計算能力,將‘虛擬’與‘現實’結合起來。”

專家指出,面對長時間使用VR設備可能產生的眩暈不適感、VR領域優質內容持續產出的瓶頸,應該思考如何培育符合市場期待和社會要求的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

行業人才缺口較大

VR+遊戲、VR+展覽展示、VR+智慧文旅、VR+視頻……這一切VR技術的美好應用場景,都有賴於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的策劃與開發。當前,虛擬現實領域的人才缺口較大,急需高素質、複合型技術人才予以支撐。2020年人社部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發佈16個新職業信息,其中“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備受關注。教育部也已將“虛擬現實技術”專業劃入工學門類納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

《虛擬現實從業人員能力要求》等五項人才培養行業標準啓動會近日在北京落幕。據悉,《虛擬現實從業人員能力要求》是第一項面向虛擬現實從業人員的行業標準。專家表示,通過建立統一的虛擬現實從業人員能力衡量通用準則,有助於虛擬現實相關人才的培訓與培養,促進虛擬現實從業人員能力的整體提升,爲虛擬現實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蔡奕漁表示,中國將“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納入新職業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對於新方向人才的培養和積累是很好的引領。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不僅需要精通虛擬現實技術,還需要掌握與之相關的通信工程、智能硬件、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知識,也應具備一定的產品經理思維,將前期開發和後期應用有機聯結。“高素質的虛擬現實技術人才,既要有廣度,也要有深度,交叉研究的能力非常重要,心理學、工程、電腦、數學、設計,都會在虛擬現實中體現。”蔡奕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