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商業世界並未「去全球化」國際貿易及商業跨境活動仍強勁

數位化浪潮帶動的投資正在消除跨境貿易和支付的阻礙,與去全球化說法相比,當前總體經濟和相關政策更有利於跨境經濟活動的蓬勃發展。當然,企業仍需要具備靈活的能力應對2024年的挑戰。圖/摘自Pixabay

過去一年,隨着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及供應鏈重塑格局成形,國與國之間長久建立的貿易關係也正面臨着考驗。此外,全球主要出口經濟體的成長表現相對落後,「去全球化」的討論也因此有所升溫。

綜觀總體經濟的持續波動,「去全球化」的討論受到關注是可以理解的;再者,國際貿易關係和商業環境也正在發生變化。但若追根究柢,當前「去全球化」的說法有些言過其實,也過於簡單化目前正在發生的事情。

我們可以從「近岸外包」的想法開始討論。自從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以來,許多企業已重新思考供應鏈佈局,同時也更加重視營運韌性和永續性發展。許多企業已在離總部較近的地區尋找額外的、甚至新的供應商。這種現象顯示企業正在改變貿易模式,但這絕非意味着企業國際化的程度在削弱。

■2023年全球化指數74%,

超過疫前水平

數據也顯示,所謂「全球化已死」的說法被嚴重誇大了。商業市場仍依賴於國際間的連通。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2023年全球化指數(Trade-to-GDP ratio)爲74%,已超過疫情前的水平。

匯豐經濟學家預估,在歷經2023年的經濟放緩後,2024年全球商品和服務出口將成長1.8%,2025年將成長3.4%。企業對開展國際業務也抱持樂觀態度。例如,根據匯豐銀行2023年對全球超過3,500家國際企業的調查,這些已在東協地區開展業務的企業中,有超過9成計劃在東協地區持續擴張。

儘管市場預期未來幾個月的成長可能會充滿挑戰,但市況顯示,長期而言,國際間的貿易往來將更加深化且持續增加。對於尋求海外佈局與國際化發展的企業而言,2024有望是正向的一年。

尤其,多項國際貿易倡議皆有重大進展。在新的一年裡,有五個中東和北非市場先後加入金磚國家,強化了這些地區與亞太地區之間持續成長的貿易聯繫。

■區域、多邊、雙邊貿易談判持續中

而南韓、印度和澳洲正在與英國進行貿易談判,預計英國將於今年正式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臺灣也正積極申請加入該協定。同時,歐盟與包括泰國在內的東南亞國家自去年重啓雙邊貿易談判後,將於今年持續研擬貿易協定。

再者,數位化浪潮帶動的投資正在消除跨境貿易和支付的阻礙,讓企業能夠更容易地以更低的成本來實現國際化的雄心。

在臺灣,金管會已推出「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2.0」,持續推廣金融科技與建構普惠金融,以期能夠帶動臺灣整體金融創新動能,打造更具包容性、數位化的產業環境。各國金融機構也紛紛推出數位App應用程式和線上服務,讓企業更輕鬆地在多個地區開設帳戶,並在海外付款及追蹤款項。在政策層面,各主要經濟體如印度和美國,都致力於放寬跨境的資料流通。

值得一提的是,改善氣候變遷的方針將不斷帶來跨境經貿機會。去年底在杜拜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COP28)做出了一系列新的承諾,例如亞洲開發銀行將斥資20億美元啓動自然解決方案融資中心(Natural Solutions Finance Hub),目的在於吸引私人資本擴大投資自然環境與氣候改善解決方案。

更廣泛地來說,隨着各國政府擴大補貼政策,以研究氣候科技爲主的企業更有機會向世界提供創新產品。例如,由於電動車產業的蓬勃發展,中國在去年已成爲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出口國。

■數位化有利跨境活動;

強化企業韌性迎接新機遇

這些趨勢都顯示,與去全球化說法相比,當前總體經濟和相關政策更有利於跨境經濟活動的蓬勃發展。當然,企業仍需要具備靈活的能力應對2024年的挑戰。換言之,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將持續存在,烏俄和中東衝突的軌跡亦難以預測。此外,2024爲全球大選之年,預估世界各地將有30億人口參與投票,都將對全球政經局勢帶來許多不確定因子。

此外,氣候科學家分析,2024年也可能是人類第一次看到平均氣溫較工業革命前的平均氣溫高出攝氏1.5度的一年。企業因應對氣候變遷的緊迫性增加之餘,也將愈來愈需要考量極端氣候對業務和供應鏈的影響。

簡而言之,國際局勢帶來了豐富的機遇。儘管大環境錯綜複雜,但因應局勢變動的策略調整始終是企業的致勝關鍵。因此,我們現在應該將焦點從全球化的競爭性,轉向專注於協助企業增強其營運韌性。

今年,深化的國際間往來無疑將對具國際化野心的企業帶來更多的商業機遇。以敏捷、開放的態度追求業務成長和貿易活動,將使企業在快速發展和相互連結的世界中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