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單霽翔:爲什麼要保護中國大運河?

在故宮博物院工作的日子裡,單霽翔每天都會看見大運河。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國家文物局原局長單霽翔的家,在古運河畔的大佛寺附近,這裡曾挖掘出北京通惠河玉河上端的東不壓橋橋墩。

大運河水從城外流淌而來,穿過東不壓橋流入北京內城什剎海。運河水匯入內外金水河,溫柔環抱着紫禁城。

潺潺流淌的運河就在單霽翔每天去故宮的必經之路上。在故宮裡,他的目之所及有許多是大運河帶來的饋贈。從故宮博物院退休後,他的第一部著作便是《大運河漂來紫禁城》。

單霽翔和大運河淵源深遠——2500多年前,在他的祖籍地江蘇,吳王夫差掘下了連接長江和淮河的第一鍬土,此爲大運河的肇始。

今年是大運河申遺成功10週年,單霽翔從江蘇出發,重訪運河沿線城市。《民生週刊》記者專訪單霽翔,探源大運河申遺的來龍去脈,探尋中國大運河生生不息的活水源泉。

保護好大運河:從保護文物到保護文化遺產

“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是活態的,是流動的文化,是觸手可及的人文生活。”

——單霽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

這份寶貴遺產,10年前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作爲人類文化精華被世界共同守護。

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河,由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和浙東運河三部分構成文化遺址主脈,沿線涉及8個省份、35座城市、85個遺產點,其保護範圍和申遺總量堪稱世界之最。

國家文物局最早關注大運河保護,緣起於南水北調工程。“南水北調東線、中線工程2003年進入實質性階段,我們開展了包括大運河在內的文物資源調查。”那時,單霽翔是國家文物局局長。

這一年,單霽翔在全國政協會議上率先發聲,提交了大運河文物保護的提案—《關於在南水北調工程中注重文物保護的建議案》。次年,在三次全程調研大運河後,他提交了《關於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亟待加強的提案》。兩份專項提案獲得40多名政協文藝界委員的聯名支持。

自此以後,單霽翔和許多有識之士一直在爲保護大運河奔走。馮驥才、張賢亮、樊錦詩、靳尚誼、徐慶平……他們均在單霽翔珍藏的大運河保護者名單中。

最初,大運河以“京杭大運河”之名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只涉及京杭大運河及其沿線24座城市。經過反覆論證,單霽翔於2007年在全國政協會議上提交《關於推進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的提案》,將申報範圍擴至35座城市,新增隋唐大運河、浙東運河以形成完整的“中國大運河”概念。

“通常情況下,申遺項目分佈於一座城市、一個省份範圍內,而大運河沿線涉及衆多單位和居民,申遺工作不僅要讓35座城市步調一致地積極推進,還要協調十幾個部委。”回溯大運河申遺之路,單霽翔感動於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和全力以赴。

因爲隋唐大運河和浙東運河的加入,中國大運河與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在中華大地上成功牽手,搭起了橫貫東西、穿越古今的大型經濟社會文化交流通道。大運河統籌申遺的成功,爲世界提供了理解“何以中國”的全新視角。

大運河申遺,還突破了傳統文物保護界限,重構整體文化遺產保護新理念。單霽翔解釋道:“過去,文物保護是靜態的,是凝固的時光,是不可觸碰的殿堂廟宇。而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是活態的,是流動的文化,是觸手可及的人文生活。”

利用好大運河:從水利航運到活化文化遺產

“這條縱貫中華大地的人工河流,哺育了兩岸人民,是億萬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園。”

——單霽翔

大運河宛如一條靈動的巨龍,蜿蜒盤桓於人類生活聚居之地,與國計民生緊密相連。

大運河連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自古以來就是水利灌溉、物資運送、商旅交通等生產生活的生命線。

“半天下之財賦,悉由此路而進。”臨清青磚、蘇州金磚、玉雕、神木、太湖石……全國各地的特產、珍寶在大運河上運輸,沿線城市因河而生、因河而興。

皇木廠、竹竿巷、磚廠村……這些地方都在提醒我們,大運河作爲世界上開鑿歷史最悠久、航道最長、運量最大的運河,爲中國南北物資流通作出了巨大貢獻。

如今,航空、鐵路及公路等立體交通運輸網絡高度發達,運河航運憑其低成本、低風險的優勢,在北煤南運以及大宗貨物運輸等方面仍發揮着重要作用,是長三角地區外向型經濟的重要大通道。2013年,京杭大運河跨過錢塘江向東挺進240公里,從寧波奔赴海上絲綢之路。

單霽翔指出,大運河申遺成功之後,許多人擔心後續將面臨巨大的管理難題。原因在於,大運河作爲航運水道,長期由各地水運或交通部門進行分段管理。有關部門在投資河道整修時,往往更關注運量增長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忽視了其文化綜合效益。

“如今的蘇州,依舊有半數貨物運輸需仰仗古老的大運河來實現。每天有數千艘船隻在蘇州的運河河道中往來穿梭。”單霽翔坦言,切實保護併科學利用運河,使古老的大運河始終保持活力,是後申遺時代的嶄新使命,落實難度遠超申遺之時。

令人振奮的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推動大運河的保護和發展,多次考察運河沿線城市,強調“共同保護好大運河,使運河永遠造福人民”。習近平總書記還對建設大運河文化帶作出重要指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隨之應運而生。

“習近平總書記爲大運河申遺之後應該怎麼辦,指明瞭發展方向。”單霽翔說。

這些年來,單霽翔一次次回訪大運河沿線城市。他見證着大運河生態的全面復甦,看到斷流的京杭大運河全線通水,越來越多的城市將大運河文化遺產當作寶貴資源活化利用。

單霽翔欣喜地看到,大運河沿線城市正美起來—運河中,貨輪商船、水上公交與觀光遊船交替前行;碼頭上,茶館、食肆的賓客絡繹不絕;沿岸興建的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館、圖書館、非遺體驗館等公共文化空間,已然是城市新地標。

單霽翔認爲,從更寬廣的視角看,大運河最重要的意義是文化上的意義。“這條縱貫中華大地的人工河流,哺育了兩岸人民,是億萬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園。”

傳承好大運河:讓文化遺產融入美好生活

“大運河可親可近,希望更多人能走近它、感受它的美好,這樣纔會發自內心地尊重它、保護它。”

——單霽翔

千百年來,運河滋養着兩岸城市、鄉村和人民,是運河兩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

千百年來,大運河邊的淘米聲、浣衣聲、吆喝聲久久迴盪,扒雞、烤鴨、獅子頭的味道經久未散,鮮活地在人民日常生活中接力延續、傳承不息。

300年前,一艘滿載江南糧米的商船途經山東德州,鏢師在船上高喊鏢號以壯聲勢,岸邊挎籃的夥計則更響亮地叫賣着“五香脫骨扒雞”。誰也想不到,後來的“德州扒雞”會變成廣受歡迎的暢銷產品。

當商船駛入彎道衆多的河北滄州,記起“鏢不喊滄”江湖傳言的鏢師,急忙扯了旗、噤了聲。他或許能預見,今天滄州依舊尚武,滄州武師在國內外武術界聲名遠揚。

翹首盼進京的鏢師,最先看到的大概是北京的鴨子,它們爭搶着過往船隻遺落在通惠河內的糧米……被運河水和米養肥的鴨子最終被掛進烤爐,成爲風靡全國的“北京烤鴨”。

單霽翔描繪大運河鮮活的古今畫面,他動情地說,千百年來運河兩岸民衆的生產生活,不應該爲了大運河保護利用而終止。“大運河保護和利用固然重要,但是文化遺產只有在人民生活中傳承賡續,方能確保生生不息。”

大運河是中華民族流動的血脈,也是人民羣衆身邊“平凡的世界遺產”。單霽翔對大運河的“平凡”深以爲然,在蘇州、紹興、無錫等城市,大運河就在房前屋後,柴米油鹽與世界遺產之間緊密相連。

大運河畔,古今交融和諧共生,單霽翔每次造訪都流連忘返,沉醉其中。

在河畔書店裡,他深情誦讀詩詞,與古人展開時空對話;於古道橋旁,他悠然品茶賞月,遙想張若虛揮筆寫下“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春江花月夜;置身舟楫之上,他興奮地向過往船隻招手,彷彿與千百年來往返於大運河的文人雅士擦肩而過……

“大運河可親可近,希望更多人能走近它、感受它的美好,這樣纔會發自內心地尊重它、保護它。”單霽翔的手機裡收藏着一幅幅運河美好生活寫真,有街巷裡圍爐喝茶的老人,也有河邊盡情嬉戲的孩童。他時不時地提醒同伴拍照,暢想未來或許會建“雲上大運河”。

漫步大運河畔,單霽翔時常熱情地向當地居民問好。此時,他總會想起大運河申遺之際,沿線居民們清理垃圾、淨化運河的高漲熱情。“保護文化遺產,應該是全民共擔的責任。公衆凝聚保護共識,奇蹟自會應運而生。”

單霽翔說,大運河的故事永遠難以道盡。大運河始終在流淌、變化,沿岸每天都有新故事在悄然上演……

單霽翔認爲,大運河的文化遺產保護要全力實現三個目標:“要使我們保護的文化遺產擁有尊嚴,要使我們的文化遺產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要使保護成果惠及廣大民衆,特別是當地的民衆。”

(內容來源:人民日報社《民生週刊》全媒體記者:李賢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