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執政百日內憂外患 先找回民心

中國時報社論

賴清德總統渡過了上任的第一個一百天,從民調來看,他的滿意度不算太差。例如美麗島電子報民調顯示,54.4%滿意賴清德的執政表現;但若進一步細究內政,就會發現民意對賴政府執政團隊的表現,仍多有疑慮,BBC的分析報導更點出賴政府執政下,存在包括兩岸關係冰封、美國大選結果可能影響臺美關係,以及朝小野大、能源政策挑戰等「內憂外患」。

內閣存在感低 民衆疑慮

民調確實反應了民衆的相關憂慮。如TVBS民調顯示,46%受訪者不滿意賴政府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不滿意賴政府經濟成績的民衆同樣也是46%,其中,民衆對缺電的問題尤感焦慮,59%質疑賴政府保證不缺電的說法。

賴清德在就任滿月時宣佈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及「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目標是擬定國家發展戰略、與民間力量展開對話、和國際社會深化合作,爲臺灣展開全方位的行動。其中,氣候委員會和健康委員會都已分別召開了第一次會議,但會議達成的共識,對解決迫在眉睫的問題,無甚助益,外界難有指望。

由賴清德親自擔任召集人的各委員會,層級太高、處理的問題太廣泛,賴清德如果真的有心要改善國政,與其仰賴每一季纔開一次會的三大委員會,不如與行政院長卓榮泰密切合作。當初賴清德費盡千辛萬苦,自學界、企業界舉才借將,纔打造出所謂的AI行動內閣,賴卓體制應該要好好善用內閣的專業人力。

一項民調顯示,近7成民衆無法叫出任何一位部長的名字,知名度最高的是國防部長顧立雄,有21.4%民衆認識他,外交部長林佳龍居次爲13.8%。但嚴格說,這兩位早已在政壇打滾多年、從政職務多元,其他部會首長的知名度都在個位數以下,與千萬勞工關係密切的勞動部長何佩珊,知名度竟低至0.2%,簡直不可思議。顯然賴卓團隊還沒有讓人民有感的作爲。

近日包括前海基會董事長鄭文燦、前行政院發言人陳宗彥、民進黨立委林宜瑾、國民黨立委鄭天財等多位不同政黨的政治人物,紛紛涉及司法、中箭落馬,另外還有身染桃色事件的前交通部長李孟諺、有帳務不清疑雲的民衆黨黨主席柯文哲等,讓政壇陷入風聲鶴唳,一時間人人自危。由於賴清德上任後多次標榜會全力肅貪,民意自然對此多所期許。對此,賴清德在日前的中常會上要求民進黨從政人員,「自己多剋制,不要讓民進黨再受傷害。」

認清民意期待 多做少說

從賴清德這番話可以瞭解,他很關心這些醜聞甚至可能涉及不法的事件,對民進黨會有什麼不利的後果。要知道上位者的品德像風,而羣衆的品德如草,什麼樣的風吹在草上,草就會隨風的方向倒,賴清德上任未幾,官員敗壞事端接二連三,影響的不只是民進黨的民調,作爲國家領導人,賴清德更該擔心的是,這些事會對官箴、對臺灣社會的集體道德造成多大的負面影響。

以上案件當然都必須繼續追查,不過,更令外界關心的是外傳涉及議長賄選、光電和爐碴等利益糾葛的前年九合一大選前「臺南學甲88槍擊案」。此案藍綠不斷互相指控,儘管臺南地方法院已一審宣判,但未查出所謂的幕後指使者,且將此案鎖定爲私人恩怨,而非關綠電利益甚至議長選舉等,外界疑慮仍高。

執政已久的民進黨,已明顯出現貪腐、道德敗壞的集體沉淪現象,曾表示要以高標準要求執政團隊和民進黨的賴清德,或許做得到快刀斬桃花,但是對錯綜複雜的政商勾結、利益共生,賴清德的大刀可以砍得多深?總統雖不能也不至於直接關切個案,但是層峰肅貪的決心,當然會影響相關單位的處理態度。如果賴清德只想輕描淡寫地說「你們卡撐有幾根毛,我都知道!」就想打發過去,民意是不會埋單的。

賴清德曾說,在三黨不過半的現實下,民心民意是執政的後盾,賴清德上任百日,從臺美、兩岸到在野黨乃至於黨內派系,他與各方勢力都已打過不只一輪交道,應當瞭解政治的界線與自己的斤兩,當然也明白民意的期待何在。既然如此,在接下來的第2個、第3個…100天,賴清德必須全力打拚,有利人民的事要多做、有損臺灣的話要少說,爭取最多最大的民意支持,纔是首要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