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執政無能 蔡政府打抹紅認知戰
中國時報社論
九合一選後,民進黨未認真檢討失敗原因,反而聚焦在權力爭奪上,總統蔡英文對副總統賴清德參選民進黨主席,透過總統府發言人冷冷一句「祝福」,行政院長蘇貞昌語帶威脅說「有利有弊」,一向精準預測臺灣選舉結果的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認爲,民進黨很有可能嬴得2024年總統大選,難怪蔡英文有恃無恐。
誤導輿論 直把民衆當傻瓜
不過,民進黨一些側翼學者、民間團體、網紅,對今年選舉「認知戰」的失利甚爲憂心,由鄭文燦召集的檢討小組會議也認爲,民進黨幾近全面的崩盤與認知戰潰敗有關;綠媒評論指出,「統派同溫層」社羣平臺極力抹黑「抗中保臺」陣營奏效,其背後是中共的操控,藉發佈假訊息形成對事件的錯誤認知,在同溫層內相互影響,形成封閉的民粹堡壘。民進黨若不能有效反擊中共認知戰,2024大選危矣!
行政院在這些錯誤認知下,貿然決定政府部門禁用抖音,殊不知禁用的結果,反而讓政府官員在同溫層內相互取暖,決策距離民意更遠。說穿了,民進黨輔選幹部與側翼鼓譟的所謂「中共認知戰」,本身就是一種「認知戰」,用來推諉施政不力的責任、堅持抗中的選舉策略,但完全禁不起事實與邏輯的檢驗。
譬如,臺積電赴美設廠,一開始臺積電不接受,創辦人張忠謀直言「成本太高」,後來臺積電不但同意設廠,生產晶片還從5奈米提升到4奈米,連最先進的3奈米未來也會到美國生產,最初政府還極力否認,最後證實爲真。臺積電投資額從120億美元增加到400億美元,超過1千名工程師將前往美國廠工作。臺積電全球獨特的經驗技術讓美國分享,因而增加的經營風險卻要獨自承擔。決策曲折的背後當然是地緣政治的考慮與美國的壓力。反對黨與學界出於良知的疑慮與批評,錯在哪裡?憑什麼指摘是「中共認知戰」?
再如大陸以「註冊資訊不完整」爲理由,暫停臺灣多項水產品及食品進口,民進黨政府與側翼認爲這是大陸報復臺美關係緊密、國際社會同情臺灣的藉口,是大陸對臺灣農漁民與食品業「養、套、殺」策略的運用,反對黨及其支持者卻「爲魔鬼辯護」,誤導輿論、栽贓民進黨「抗中」。一些評論甚至把林智堅論文抄襲事件、陳時中阻擋BNT疫苗事件都認定爲「認知戰」,簡直把閱聽大衆當成文盲與傻瓜。
政策失敗 歸咎中共認知戰
「認知」是人類思想的一種,人們在接受各式各樣的資訊後,會依據個人的價值觀與認同選擇接受、不接受或部分接受。換言之,認知是大腦對資訊篩選、思考的結果,人類有思想自由,自然也有認知自由,正如蔡英文總統所說「沒有人需要爲他的認同道歉」。臺灣有相當一部分人不認同民進黨把臺灣帶往臺獨,認同《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關係條例》體制,反對「抗中保臺」,主張兩岸和平。他們出於自己的認同,不支持蔡政府唯美國之命是從,把最先進晶片製程與精銳工程師移往美國,憑什麼說他們是「中共在地協力者」,是在打擊執政黨?兩岸治權互不隸屬,應相互尊重,輿論反對民進黨出於抗中的選舉利益,拒絕遵守大陸法令,因而造成業者損失,憑什麼認爲他們「爲魔鬼辯護」?
事實上,民進黨政府並未縱放中共的「認知戰」,調查局於選戰期間,曾宣佈偵破「中華微視」違法收受中資在臺營運,涉嫌散佈假訊息案件,其餘所謂「在地協力者」、「中共認知戰」的說法,全無證據可資證明。根據QuickSeeK大數據中心的統計,今年選戰綠營共166個粉專,比藍營116個多,但表現不如藍營。綠營粉專平均迴文20則;藍營平均約30則。陳時中「免治馬桶」爭議事件,綠營粉專貼文平均擴散度64.5人次,落後藍營的142人次;高虹安論文抄襲事件,綠營側翼貼文平均擴散度143人次,也落後藍營側翼的182人次。很明顯,民進黨是敗在政策與議題選擇失敗,而不是「中共認知戰」。
如同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對民進黨的忠告,臺灣充斥着「不同意民進黨就是反民主」的思維,這種自認唯一真理的威權心態若不能革除,2024年就真的會政權輪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