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橫東段有多少碑刻題匾、各出自誰手?最新調查結果出爐

東西橫貫公路牌樓魯閣國家公園重要的入口意象,牌樓上「東西橫貫公路」6字,出自王壯手書。(圖/太管處提供,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常有人問東西橫貫公路牌樓上的「東西橫貫公路」六個字,以及中橫公路沿線多處未落款碑刻題匾究竟是出自何人手書?又碑刻上落款的人究竟是什麼來歷?

中橫公路將於今年5月9日屆滿開通61週年,中橫公路東端入口處的東西橫貫公路牌樓,堪稱是太魯閣國家公園的重要地標,也是昔日花蓮遊子返鄉的地標,2015年列爲花蓮縣歷史建築。

研究團隊長春步道實地調查紀錄碑刻。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有鑑於中橫公路沿線碑刻深具時代人文歷史及獨特的文化藝術價值,但相關資料一直付之闕如,頗有遺珠之憾。去年適逢中橫公路開通60週年,委請書法大師--杜忠教授蕭世瓊教授等師生組成的研究團隊執行中橫公路東段碑刻調查研究計劃。

▲橫貫公路頌碑是素有草聖之稱的于右任先生所書。   本計劃調查發現,中橫公路東段沿線計有碑23處、摩崖18處、題匾27處、楹聯7處,其中就書體來說,楷書最多計有34處、其次是隸書計有22處,篆書則僅見於長春祠步道鐘樓中的舊銅鐘,另有數處是屬行書、草書。

中橫公路東段沿線碑刻因歷史背景關係,撰文者或書寫者皆爲當時名重社稷的人士或爲政府要員如黃國書、莫德惠謝冠生,或爲要員的文膽劉孝推,或軍功顯赫如黃傑,或爲開國元老如於右任,或爲書畫名家彭醇士高逸鴻樑寒操丁念先、丁翼等人。

▲「蘭亭」是中橫沿線唯一女性書法家張默君手書。   特別值得一提的有,中橫沿線碑刻集結當時著名書法家如素有草聖之稱的于右任先生、素有「隸聖」之稱的丁念先先生、集詩書畫三絕於一身的彭醇士先生、擅於晚明倪體臺靜農先生等人,也幾乎集結了中橫公路開通前後時期的五院院長題字。   經研究團隊調查發現,東西橫貫公路牌樓上的「東西橫貫公路」六個字系出自臺灣當代重要書家之一的王壯爲先生手書,當年他時任陳誠副總統的機要秘書代筆工作,因此一機緣而爲中橫公路留下「東西橫貫公路」六個字。其次中橫沿線留下最多的是時任總統府資政、擅長隸書的趙恆惕先生,計有9處,如「魯閣長春」摩崖及慈母亭、嶽王亭孟母亭三處碑記,以及志清亭、慈母亭、嶽王亭匾額等皆是出自趙恆惕先生之手。而「蘭亭」則是由曾任國大代表的張默君女士手書,她是現代女權運動先驅者,是中橫公路沿線碑刻唯一由女性書家題字。

▲「魯閣長春」是擅於行、隸書的趙恆惕先生書寫。

歷經六十年的歲月風霜,盤點當年中橫公路沿線的碑刻,查知已有3處因自然災害或消失或損毀,如靳珩橋附近的「靳橋流芳」已消失匿跡,其次是相傳一代畫壇宗師—張大千所留下的「鑑臺」,以及殘存於立霧溪畔的「溪畔水壩建壩志文殘碑」。

▲鑑臺殘碑。   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除了天成美景之外,更有不同時代、不同族羣在歷史的因緣際會之下,先後在這片山林烙印下生命的軌跡,留下豐富且多元的人文資產。而經過歲月淘洗,隱藏在中橫公路沿線上的名人碑刻,堪稱是太魯閣國家公園當代重要的人文資產,值得大家珍惜與愛護。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邀請大家走進國家公園,安步當車遊賞自然美景與自然生態,並駐足品味這些見證上個世紀的重要歷史且不可再生的人文資產,同時也呼籲社會大衆共同守護具歷史時代意義的中橫碑刻。

腦公!你不可以賴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