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又一歷史性進展”(外媒看中國)

5月22日,中國祝融火星車安全駛離着陸平臺,到達火星表面,開始巡視探測。連日來,外國媒體高度關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進展,積極評價中國實現了從地月繫到行星際的跨越,認爲這一壯舉是中國航天事業飛速發展的體現,爲人類探索宇宙開創了新的機遇。

“比登月挑戰更大、更難得的成就

火星探測風險高、難度大,探測任務面臨行星際空間環境特殊、火星大氣稀薄、火星表面地形地貌複雜等挑戰,同時受遠距離、長時延的影響,着陸階段存在環境不確定、着陸程序複雜、地面無法干預等難點。

英國《自然》雜誌網站援引意大利行星科學羅伯託奧羅塞的話說,這項火星探測任務的實施“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因爲中國在一次任務中就完成了其他航天大國此前耗費數十年才實現的任務。

日本共同社報道說,祝融號火星車已開始在火星表面探測,中國成爲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成功探測火星表面的國家

德國主流媒體的報道尤其關注火星着陸的攻關難度和複雜性。德國《每日新聞》網站發文稱,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着陸火星,祝融號火星車成功駛上火星表面,令世界矚目。從技術角度來說,飛往及登陸火星等活動是“極其困難的”。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網站發表文章說,天問一號發射10個月後,其搭載的祝融號火星車首次在火星上行駛。這使中國成爲第一個在其首次前往火星的太空飛行中就實現在火星軌道上運行、在火星上着陸並在火星上部署火星車的國家。

瑞士《24小時》《晨報》《日內瓦論壇報》等多家媒體在報道中指出,中國祝融號火星車在抵達火星一週後開始巡視探測這顆紅色星球

美聯社報道說,天問一號探測器在火星成功着陸,是一項“比登月挑戰更大、更難得的成就”,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又一歷史性進展”。

“中國在航天科研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功

火星是人類探測時間最長、次數最多,參與探測國家最多的一顆行星。但是,火星探測任務的成功率一直不高。目前實施的47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僅25次成功或部分成功。火星着陸任務風險更高,22次着陸任務(着陸火星19次、着陸火星衛星3次),只有10次成功。目前,只有美國和中國掌握了火星軟着陸技術。

路透社發表題爲《中國完成了歷史性火星探測器着陸》的報道稱,中國正在進行一項雄心勃勃的太空探索計劃,成爲世界上首個在第一次火星任務中就實現“繞、着、巡”三大目標的國家。接下來,中國將重點推進可重複使用航天器的研發,並計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韓國《韓民族日報》在報道中指出,在大氣密度不到地球1%的火星上着陸,必須精確控制探測器每一個程序。中國做到了這一點,成爲世界上第二個成功着陸火星的國家。

俄羅斯衛星網報道,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總經理羅戈津日前通過社交媒體祝賀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登上火星,並表示“這是中國在航天科研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功”。他強調,俄方支持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推進宇宙探索。俄著名航天新聞評論利索夫認爲,這是中國繼完成登月計劃後,再次證明在太空探索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今日俄羅斯”網站的報道指出,天問一號成功着陸火星是中國航天發展中一項了不起的成就,證明中國已躋身太空探索大國前列。自2003年中國首次將宇航員送入太空以來,中國航天研究取得了迅速進步。

《俄羅斯商業諮詢日報》網站援引俄航天學家和火箭專家亞歷山大・熱列茲尼亞科夫的話說,在航天領域,中國取得了越來越多的成就,我們敬佩中國在落實太空計劃過程中保持的連貫性目標性

韓國《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指出,在國家的全力支持下,中國在宇宙探索領域實現全面崛起。

西班牙廣播電視臺報道說,近年來,中國航天研究不斷加速,對太空的探索不斷擴展。與此同時,中國已經爲未來一段時間航天研究制訂了中長期計劃,“在相關領域,中國已經躋身世界一流強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站報道說,以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火神命名的祝融號火星車實現歷史性着陸,展現了中國在太空探索領域取得的巨大進步,以及中國日益強大的太空探索能力

“人類對火星研究進入新階段”

火星探測是一項科學探索性強的工程,到達火星後獲取有效的科學探測數據對於科學研究來說非常重要。

《德國之聲》網站的報道指出:“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印記。”文章說,祝融號火星車將在火星上執行爲期至少3個月的探測任務,期待它能夠考察當地的永久凍土層,傳回此前不爲人知的地質信息。

西班牙《國家報》評論稱,中國航天技術快速崛起,在太空探索中取得了新的成功。“2021年可以說是人類探索太空進程中的一個關鍵年份,人類對火星研究進入新階段。”

哥倫比亞《共和國報》網站報道援引行星地質學家艾米麗・拉克達沃拉的話稱,“火星是太陽系最難着陸的地方”,天問一號着陸火星,標誌着中國已經在航天事業發展上取得重大進步,將爲全球探索宇宙奧秘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墨西哥《宇宙報》以“爲何中國天問一號着陸火星是一項歷史性成就”爲題報道並評價,這是中國在星際探測征程上邁出的重要一步。中國在首次登陸火星任務中實現“繞、着、巡”三個目標,“這是世界級的里程碑”。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在報道中強調,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陸是一項非同尋常的挑戰,對激發年輕人的科學熱情、提升整個國家的創造力、增強探索未知的能力並探尋擴大人類生存空間的可能性具有重大意義。報道援引法國天體物理學與行星學研究所研究員米歇爾布蘭克的評論稱,“登陸火星比登月難得多,但是中國已經通過一系列成功的航天任務,爲此刻作好了準備”。

法國歐洲時報網的文章關注到,天問一號探測器搭載了13臺科學載荷,助力對火星空間環境、地表形貌特徵、土壤表層結構等的研究。文章評論稱,此次火星探測任務的每個環節都必須確保精準無誤,是包括航天在內的諸多領域科研水平的集中展示。

《 人民日報 》( 2021年05月26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