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逝的羊城記憶:破敗重生“恩寧路”
記者走進恩寧路街區,到處可見堆積如山的瓦礫,偶爾遇到幾個流浪漢、拾荒者。久無人住的老屋,牆體破敗,雜草叢生。記者在街區內走訪,還原恩寧路改造的歷史,尋找曾經的羊城記憶。
破敗
吉祥坊1號,一棟3層高的建築,曾被認爲是街區的“地標建築”。
2010年1月,廣州大學嶺南建築研究所所長、建築學博士湯國華到恩寧路走訪時,評價該建築爲“中西合璧之精品!”
在項目改造初期,吉祥坊1號底下2層的住戶搬走了,於是首層成了A5拆遷標段建築公司的現場辦公室,第2層則用作拆卸工人宿舍。
在2011年8月8日,有兩個“盜賊”進入了吉祥坊1號,他們把牆體砸開了一個洞,還拆除了閣樓部分。發現異常的街坊馬上報警,大夥兒情緒激動:“這是文物啊,你知道嗎?”
現如今,走近吉祥坊1號民居的大門,可看到牆上掛着一塊石牌,標明該建築是廣州市荔灣區文物保護單位,設立時間是2012年10月。
記者在現場觀察到,一樓的窗子被釘上了長木板,趟櫳門前,堆積着塑料袋、舊衣服、拖鞋、啤酒瓶。透過只剩下18根圓形木棍的趟櫳門,可見到裡邊除了骯髒的地板,就是零星的垃圾。到底是以前的住戶留下的,還是之前暫住的建築工人留下的,已無從知曉。
緊閉的大門前,有兩個流浪漢模樣的人。其中一個頭發花白,靜靜地坐着廢棄的沙發上吸菸,沙發後是凌亂擺放着的衣服;另外一個人正在用廢棄的撐衣杆,把掛在電線上的衣服收下來,看到記者在拍攝,他不好意思地停了下來。
街區內的另一棟建築,吉祥坊17號,卻遠沒這麼幸運。
2009年,吉祥坊17號被偷走了趟櫳門,現在,卻已成了廢墟。
街坊張伯稱,吉祥坊17號的產權,到2011年7月28日才被荔灣區房管分局代管,但在新規劃出臺的十幾天前,它被夷爲平地。
吉祥坊17號,已經永遠從地理空間上消失;吉祥坊1號,也人去樓空。而十五甫正街15、17號民居,位於一直以來沒有納入拆遷範圍的區域,又會是怎樣的命運?
記者走訪了被列爲“廣州市荔灣區登記保護文物單位”的十五甫正街15號、17號民居,發現這一片的建築保存較爲完整,但完整掩蓋不了衰頹破敗。
據瞭解,這個區域是整個恩寧路最集中的原住民居住區,民居只能居住,禁止做商業。
先前,廣州大學嶺南建築所所長湯國華表示,該建築居民上落時沒有振動感,而且不怕火災,牆體較厚而採用白色的廣東石灰砂漿批蕩,充分考慮了嶺南泛潮的需要。
一位老年人走過,他朝民居的大門裡望了望,老鼠鬼鬼祟祟地躲起來;過道深處,有一箇中年大叔,正在清理下水道。
2011年,市規劃局局長王東曾表示,這次保留下來的有很多,由原住民自己改,“但我們有管理要求的”。
而事實上,恩寧路的改造進程緩慢,原住民中,還有一些是沒有經濟能力的,不一定有錢修舊如舊。
“就剩下一張臉了!”
恩寧路的騎樓街,留下了多少人的足跡,見證過多少家庭的悲歡離合。現在,位於恩寧路騎樓街上的金聲電影院,只留下了一個空殼。
於1934年開業的金聲電影院,在2010年,主樓被拆除,現僅存寫着“金聲電影院”幾個大字的臨街立面。
記者走訪發現,除了仍保留幾個金漆大字以及門口掛着的幾幅海報,門面早已淪爲快餐店鋪。騎樓的過道,擺滿了餐桌。門面後邊已拆平的地塊,成了停車場。
“小時候,媽媽帶着我來金聲電影院看過《南海潮》、《碧海丹心》,是西關最好的影院!”有攝影人忍不住感嘆。
2010年6月,公益小組“聲·鳴行動組”,剪輯了無聲電影《金聲淚》,並在金聲電影院原址播放,以此緬懷這家已經消亡的老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