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收納師走俏:有人願花上萬元購買收納服務

疫情發生以來整理收納師走俏 有人願花上萬元購買收納服務

不求“斷舍離” 只求“被治癒”

越來越多人願意花上萬元購買整理收納服務?整理師月入過萬真的是普遍狀態嗎?整理收納行業日本舶來,我們常看到的是“美女收納師月入萬元”等零星案例,對整理收納這一不算新興的行業卻依舊陌生。

整理收納服務的客戶是哪些人、市場規模如何?整理收納師又有怎樣的從業心得、發展前景?近日,記者隨整理收納師上門服務,並同業內人士進行深度訪談,一次滿足你對這個行業的好奇。

現場調查

三天上門理衣千件 全程口罩手套

近日,記者跟隨留存道整理團隊來到客戶李女士家中,直擊收納師的工作流程。走進李女士的家,餐桌餐椅、沙發、飄窗、牀,衣服堆積如山,擠到難以落座。“找不到出門要穿的就會再買,然後越堆越多。”不擅長收納的李女士有些苦惱,直到她在一位時裝博主微博裡看到了一條關於整理收納師的視頻,當即決定購買上門收納服務。

上門的有6位整理收納師,需用時3天。經粗略估計,李女士的衣物數量約1000件,按照收納空間橫向延展長度每米收費990元的標準,加上首次上門診斷的388元,這一單的費用在萬元出頭。3位收納師負責客廳收納,兩位負責臥室收納,1位負責空間改造。收納師全程佩戴口罩手套,用來防塵和保護雙手。

據瞭解,收納師服務過程中有兩次上門,第一次上門診斷儲物空間、評估工作量,做好儲物用品的採購計劃,第二次帶上採購的物料上門整理收納。收納師會在第一次上門與客戶充分交流,客戶須認同其理念,纔會有第二次上門。隊長杜欣介紹了工作流程:先把衣服歸類,放在整理布上,再讓客戶決定衣物的去留,然後摺疊整理,放進收納空間。“我們不強調‘斷舍離’,這樣會讓客戶會有心理負擔。”杜欣說,歸類後,客戶偏愛的衣物種類可以清晰顯現,提醒客戶哪一類衣物已足夠多,從而避免重複購買。

收納服務偏向一次性服務,即通過合理的空間規劃,徹底解決衣物亂堆的問題,並教授客戶整理的技巧,保證之後客戶能夠自己打理好衣櫃。據悉,第三天完工時,客戶要參與一個簡單的交接——收納師教客戶學習今後如何維護衣物的秩序,此後一個月,團隊還會進行回訪。“90%的客戶可以保持整潔,無需二次購買服務。”杜欣說,不過也有一些客戶會在換季、搬家等時節,再請她們代勞整理。

行業揭秘

客戶超九成爲年輕女性 有人刷信用卡“求治癒”

“十幾年前,日本還提倡縫隙收納法,如今又流行家裡空無一物。”業內知名整理品牌莉家整理資深整理收納師張維告訴記者,日式收納在中國被本土化,既不一味強調“斷舍離”,也十分注重空間收納。

國內首批整理收納師卞櫟淳創辦了留存道,並把分院發展到全國。2017年,璐璐成爲留存道廣州分院的合夥人。如今,她的工作室發展爲一個有約8名核心成員的團隊,主營整理服務、整理諮詢、整理收納培訓、合作沙龍、空間規劃服務等。

據璐璐介紹,通過線下口碑積累高端客戶是初期的生存之道,從去年起,博主、網紅們在社交網絡的分享給她們帶來大量曝光量,加上疫情滋生出人們家居服務的需求,團隊業務量暴增,服務範圍擴展到四五線城市。客戶不乏普通家庭,98%的爲女性客戶,年輕客戶居多。“萬元以上大單一週有1到2次,388元的上門診斷單也很多,尤其在七八月換學位房或搬家高峰季會迎來爆單。”璐璐說。

收納服務的確是中高端消費,但也有人刷信用卡求“治癒”。張維告訴記者:“這位刷信用卡的客戶家裡條件並不好,是個帶着兩個小孩的全職媽媽,因爲不會整理,家裡雜物亂堆。”張維回憶,整理完畢時,這位客戶還盛情邀她們留下來吃晚飯。“從業三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整理收納師是很正能量的一羣人,把一個又一個房子恢復成家的樣子。”張維說。而這種治癒感,也讓偏一次代勞服務的整理收納服務有了“回頭客”。客戶會對有秩序的空間產生依賴感,每到換季或隔兩三個月就會請團隊來維護一次。

專職或兼職均按日薪結算 機構稱月入過萬元不算高

網傳整理收納師月入過萬,璐璐稱這在團隊裡是普遍水平,更有高者月入達4萬元。三年多來,璐璐的團隊處於一個平穩發展狀態,維持着“小而美”的規模,核心收納師穩定在8人左右,90%爲年輕女性,年齡在28歲到40歲之間。

培訓是留存道的一大業務板塊,參加培訓的學員會發展出一批專職或兼職的收納師,在項目需要時參與進來,他們也可以對外自由接單。“不管專職還是兼職都按日薪結算,領隊會有一定提成。”璐璐表示。據悉,整理收納行業仍是一個新行業,目前並無統一的從業考試和資格認證。“我們會建立自己的入行考覈標準,如從實習收納師到收納師,再到分院合夥人、分院副院長。”璐璐介紹。

莉家整理的運營模式也大同小異,其課程有兩種,基礎技能班的學員畢業後可以跟着當地的團隊做小助手,創業落地班畢業後可加入當地團隊,也可以自己組建團隊。

專業建議

正確評估行情 切勿盲目樂觀

市場前景好,收入不錯,投入也不大,一個朝陽行業似乎在向人們招手。從業三年多的一家小型整理收納團隊主理人Andy(化名)也提出了一些“勸退”建議。她認爲,入行除了要有對整理的熱愛,還要正視入行的能力要求和真實的行業現狀。

“整理是售出生活服務,團隊再小都要做好服務標準化、專業化以及售後,而個人要通過良好的形象、審美等對外展示開拓優質客戶、增加客戶黏性。”Andy表示,對行業前景和收入前景也不應盲目樂觀。“培訓課程和整理服務是如今諸多整理品牌的兩大業務板塊,不少整理師都在授課,甚至培訓業務存在轉手於非一線整理人員的情況。”她建議整理愛好者可以去學習一些初級課程,但轉行成爲專職收納師,須客觀評估當地的市場規模、客戶情況,再結合個人能力與行業的契合度入行。(記者 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