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農水稻所,追思雜交水稻之父

他是“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功勳科學家。他永葆創新活力,引領中國,乃至世界雜交水稻研究半個多世紀。他用“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來鼓勵年輕人敢於創新。“Rice is life”,這裡可譯成“水稻就是他的生命”。如今,他帶着光榮與夢想乘風而去,與天上的“袁隆平星”合體,繼續照耀雜交水稻人負重前行,完成他的未竟事業。

2021年5月23日,四川電視臺爲袁老師做了一個專題節目,邀請我們講述袁老的四川情結。其實以我們川農大水稻所這些晚輩的閱歷,根本無法歷數袁老對四川雜交水稻的貢獻,這裡只能記述一些點滴,權作紀念。

2021年5月23日李平參加四川電視臺

爲袁老做的專題節目“袁老的四川情結”

一、岡D型雜交稻的選育得到了袁老師的指導和支持

據周開達院士回憶,1967年夏天,時任四川農學院水稻研究室主任的李實賁教授安排他去湖南觀摩雜交水稻研究,“聽說湖南有個袁隆平在搞雜交水稻研究,你去學習一下,回來好開展這方面工作,即使搞不成功,將來給學生講課也會有第一手資料”。周老師去湖南觀摩回來,認真總結了他從事雜交育種以來的資料,堅信水稻具有雜種優勢,因爲兩個品種雜交的F1比其雙親具有明顯優勢。從此,周老師把雜交水稻研究作爲他一生的事業。

李實賁與周開達在四川農學院沙灣農場

(四川雅安)田間開展水稻剪穎去雄工作

周老師是1964年從農學系遺傳教研室調入水稻研究室,協助李實賁老師開展水稻雜交育種工作。主要工作就是把李老師援非帶回來的西非高稈品種與我國矮稈良種雜交選育優良中早熟品種。周老師從湖南考察帶回了“湖南省水稻雄性不育研究協作組”提供的“C系統”不育株,並用水稻室的所有品種與其測交,以期獲得能保持C系統不育的品種,但未成功。1968年周老師從西非高稈栽培良種岡比亞卡(GambiakaKokoum)、DissiD 52/37等與我國矮稈良種雜交後代的F3、F4代株系中發現高度不育株和株系,遂用尋找C系統保持系的方法進行廣泛測交,以期獲得能保持不育的品種,即保持系。這項工作於1971年被納入了袁老師領銜的全國雜交水稻協作組的研究內容。周老師等發現矮腳南特能保持岡型和D型不育材料的高度不育特性,但經過幾個世代的回交,至BC8代仍未獲得完全敗育的水平。通過全國雜交水稻大協作、材料交流,1973年春周老師利用已是F8的高不育株測得馬來紅不育保持力較好,但育性尚不夠穩定,繼續用馬來紅連續回交二代,即B2F1,於1975年春獲全不育株系,最後育成屬秈型典敗類型的岡11(馬來紅)A不育系。同時也發現二九矮7號和朝陽1號對岡12的不育保持力是較好的,也育成相應的不育系,並組配岡朝23、岡朝24和岡矮1號、岡矮630等型第一代岡型雜交稻品種。按此策略又育成了D型不育系,組配出D優1號、D優63和D優64等D型雜交稻品種。“秈亞種內品種間雜交培育雄性不育系及岡·D型雜交稻”獲得1988年度國家發明一等獎。

1999年3月在海南袁隆平與

周開達一起參加雜交水稻研討會

二、組織兩系雜交稻全國協作攻關,深入四川指導

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隨着汕優63、D優63、岡優22等強優勢組合的大面積推廣應用,雜交水稻的產量提高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進一步提高產量遭遇瓶頸,曾經一度在區試田塊中表現最好的就是對照品種。這讓包括袁老師在內的雜交水稻專家們感到無比的焦慮,紛紛探索高產育種之道。

1987年袁老師牽頭主持國家863計劃水稻光敏兩系法雜種優勢利用研究重大項目,組織全國相關省市專家協作攻關。我們也參加了該項目,得到了袁老師的指導和協作組的大力支持。由於當時對光溫敏不育的認識還不足,兩系不育系在制種過程中常出現“打擺子”現象造成種子純度達不到要求而造成損失,並且強優勢組合也未涌現出來,兩系雜交稻研究遭遇挫折。但袁老師堅信兩系法研究遇到的困難是暫時的,兩系法仍然是雜交稻的發展方向。他組織專家查原因,找對策,終於攻克了兩系雜交稻應用的關鍵技術問題,使兩系雜交稻得以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大面積推廣應用。

四川由於特殊的生態條件,氣溫常比中下游地區低,光溫敏不育系的選育難度大,進展差強人意,反對兩系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種子公司也不願意冒風險來承接開發工作。袁老師多次來川指導工作,曾在雙流縣作了大面積的示範,但也未達到預期效果。袁老曾風趣的說“我的品種在沿海臺風都吹不倒,沒想到在雙流一場大雨就倒了”,表明四川開展兩系育種的艱鉅性。不過,他還是鼓勵我們堅定信心,兩系是發展方向,一定能攻克難關。現在,兩系已在四川大面積推廣,爲農民增產增收做出了重要貢獻。

1998年8月袁老師親臨四川農大水稻所

(成都溫江)指導兩系育種

三、重穗型雜交稻超高產育種得到袁老師的肯定和幫助

1993-1995年期間,周開達老師根據自己的育種實踐並結合四川雜交水稻的生產實際,提出了亞種間重穗型超高產育種思路,並在適當稀植的情況下獲得高產,省種、省工、省藥。先鋒組合“II優6078”在畝植1萬株的情況下(當時的雜交稻畝植1.8萬株),很容易獲得600公斤以上的產量(比對照增產10-20%),並在重慶永川實現驗收產量達到了900公斤/畝以上的高產,受到農民的普遍歡迎。“重穗稀植”在業內也引起了極大的關注。袁老師高度重視周老師的重穗型雜交稻研究,多次親臨現場考察,並多次在大會上對周老師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後來在爲周老師的畫冊作序時寫到:他提出的亞種間重穗型理論,是雜交水稻超高產育種領域中很值得探索的一條新途徑,而且已在實踐中取得較大的進展。重穗型雜交稻是株型改良與雜種優勢相結合的典範,也是西南稻區“寡日、高溼、小溫差”生態環境的高產廣適類型。1998年袁老師提出的“超級雜交稻育種計劃”列入總理基金項目,率先邀請周老師加盟。在袁老師的鼓勵和支持下,我們繼續沿着重穗型雜交稻育種思路前進,先後育成了蜀恢162和蜀恢527等重穗型雜交稻恢復系,組配出II優162、岡優527和D優527等著名品種在內的系列重穗型超級雜交稻品種,爲西南區水稻高產穩產、節本增效做出了突出貢獻。

1999年8月20日,袁老師親臨四川農大水稻所

(成都溫江)考察重穗型雜交稻

四、身體力行,敢於創新,善於創新

袁老師經常講述這樣的公式:成功=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教導年輕人要多學新知識,特別是把分子技術與大田育種相結合,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年輕人更應該大膽的去闖。自稱“80後”、“90後”的他,人老心不老,永葆創新活力。

袁老師雖然與我們年齡差異三十多歲,但他思維很活躍。與他交流,常能聽到他的一些創新想法和中肯的意見。他帶領的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一直引領着我國雜交水稻的研究。比如三系法雜交水稻的育種、制種及栽培技術,兩系法雜交稻的關鍵技術,超級雜交稻研究的株型改良與雜種優勢相結合,後來的耐鹽鹼水稻(俗稱海水稻),第三代雜交水稻技術等。雖然有些技術並不是他首先提出,但他對這些技術抱有高度的敏銳性,並組織力量加以完善,快速產業化。

袁老師還在雜交水稻研究和推廣中提出過很多通俗易懂的新名詞。在雜交水稻推廣初期,爲了充分發揮雜交稻的分櫱能力和節約寶貴的種子,提出“一根苗”,即讓農民在育苗時要一個方格播一粒種子,栽秧時一穴栽一苗。光溫敏不育系遇低溫育性波動,他稱爲“打擺子”。溫敏不育的繁殖關鍵技術,他總結成4個字:“冷水串灌”。還有“種三產四工程”,即種三畝水稻就可以收四畝的產量。“三一工程”,即種三分地養活一個人等。還有一些風趣而印象深刻的語言,如在談到兩系雜交稻產量高、米質優、飯好吃時,舉例說香港記者吳小莉都能吃四碗!

2012年9月3日袁老師在成都作學術報告後

愉快接受四川水稻後輩的合影請求

五、向袁隆平院士學習,做一粒充滿創新活力的種子

雖然袁老並不認同“解決中國吃飯問題一靠鄧小平,二靠袁隆平”的“吃飯靠兩平”的說法,但袁老傾其一生都在提高水稻的單產和總產的道路上奔跑,實實在在的爲解決糧食安全問題貢獻了畢生的精力。袁老時常回憶起看到餓殍的慘景,讓中國人民不再忍飢挨餓,讓世界人民吃飽飯,成爲他不斷創新的原動力。當美國學者布朗提出“誰來養活中國,誰來拯救由此引發的全球性糧食短缺和動盪危機?”之問時,袁老鄭重宣佈:中國完全能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中國還能幫助世界人民解決吃飯問題。當城市化進程加速大量佔用耕地時,當農民工進城出現大量撂荒地時,袁老以其超級雜交稻屢破高產紀錄,“種三產四工程”、“三一工程”、“海水稻”戰略等一次又一次的增強國民對糧食安全的信心,他就是一種精神力量!

袁老說“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袁老這粒好種子,這粒充滿創新活力的好種子,已經播散在無數雜交水稻人的心裡,已生根發芽,已結出無數粒充滿創新活力的種子,一代接續一代。

也許我們無法用肉眼看到星辰大海中的“袁隆平星”,但我們堅信,他一定在照耀着我們負重前行,繼續他未竟的事業!

對新一輪“雙一流”建設進行再動員再部署!

竹穎:放手一搏,保研清華

吳康傑:小麥+計算機=保研北大!

圖文來源 | 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

文字 | 李平 李仕貴

編輯 | 楊昳玥

責編 | 朱夢佳

點亮“在看”,一起追思袁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