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跑風險遠大於馬拉松 贏不是目標,活着纔是
5月22日,甘肅白銀市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因局部天氣突變,導致21名參賽選手不幸遇難。一場馬拉松爲何會造成如此慘痛的悲劇?其實在專業人士眼中,馬拉松與越野跑有着本質的區別。
極地長征是國際著名長距離沙漠挑戰賽,中國區賽事總監程遠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馬拉松和越野跑有着本質的區別。狹義上的馬拉松就是42.195公里的公路跑,而且馬拉松運動發展歷史久遠,比賽模式已經非常成熟。而越野跑是從歐美山野徒步運動發展而來,屬於山地戶外運動。舉辦場地的不同,是馬拉松和越野跑最大的區別。”辦賽空間的區別也直接決定了兩種比賽形式的不同,程遠說:“馬拉松賽人員相對固定,規模比較大,上萬人的賽事比較普遍。但對於越野賽來說,上千人的比賽就已經是大規模賽事了,一般的比賽只有幾百人參賽。”
越野跑涵蓋的地形地貌非常豐富,包括高山、丘陵、峽谷、沙漠、戈壁、草原、岩石、溪流等,經常經過懸崖、深谷、陡坡等危險路段,極易滑墜、摔倒、崴腳、剮蹭,導致傷亡。人民日報主任記者、中國田徑協會路跑委員會特邀委員曾華鋒曾經多次參加長距離越野賽事,他在《奔跑332公里》一書中寫到:“2013年,我曾在意大利332公里巨人之旅賽道上遭遇過大風失溫,幸好及時返回補給站,待次日天亮後纔出發。遺憾的是,當時的跑友楊源卻在下山途中墜落陡坡,把生命留在了阿爾卑斯山上。”曾華鋒表示,越野跑距離動輒超過馬拉松,50公里、100公里、168公里、332公里層出不窮,選手消耗巨大,極度透支,無形中增加了危險係數。
隨着近幾年路跑運動在國內興起,不少人在完成全程馬拉松後,都抱着“追求更高挑戰”的心理,開始嘗試越野跑。“一個馬拉松高手可能跑不了長距離越野賽,但一個長距離越野賽的高手基本上都能跑得了馬拉松。”在程遠看來,參加越野跑賽事,對參賽選手的要求更加苛刻。“馬拉松是一項跑步比賽,通常關門時間在6小時,所以對於參賽者來說,就需要通過大量的跑步訓練提高速度,讓自己跑得更快。但越野賽則不同,大部分越野賽都是超長距離,關門時間最長可以超過30個小時,還會出現在野外過夜的情況,這就導致比賽過程中會存在更多變數。對參賽選手的戶外經驗、比賽意識、自我保護意識等方面有着更加全方位的要求。”
曾華鋒認爲,路跑是越野跑的基礎。參加越野跑之前,至少要先具備完成馬拉松賽的能力。他說:“參加比賽,要從較短的距離開始,拾級而上,循序漸進是運動的第一法則。目前,國內主要的越野跑賽事都是以50公里、100公里、168公里爲主,如果不具備完成馬拉松的實力,完成越野跑比賽的難度就會很大,甚至會退賽或出事。”
丁丁RUNNER的作者陳遠丁也是一名資深跑者,他從2010年開始參加越野跑賽事。起初,他爲了提高自己越野跑的成績開始參加馬拉松訓練,但漸漸的,他發現越野賽和馬拉松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比賽。“參加越野賽事,需要的時間成本太高。除了比賽時間很長之外,參加越野賽前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做準備訓練。如果想順利完成一場越野賽,平時得保證比賽長度70%的訓練量,如果在高原參賽,還要提前去適應高原反應,這對於上班族來說很難實現。同時,越野賽比賽環境複雜,比賽風險太大。雖然馬拉松和越野跑都是極限運動,但馬拉松在城市道路上舉行,可利用的資源比較豐富,也相對安全。越野跑就完全不一樣了,很多時候都要靠參賽者自己去解決一些突發的情況。有時山腳下陽光明媚,但到了半山腰可能就是狂風大作,山頂已經是白雪皚皚了,而且越野跑的賽事救援、補給不可能像公路賽事那麼便利,所以越野賽的風險相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