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丨《驀然回首》:獻給追夢人的情書

館館

日本動畫電影《驀然回首》用平行時空的方式,講述了一個關於青春、友情與夢想的故事。愛畫畫的小學生藤野常年在校報連載漫畫,她的作品深受同學們的喜愛。後來另一個女孩京本也開始在校報連載漫畫,且畫功比她好得多,備受打擊的藤野苦練兩年還是比不過,於是下定決心放棄畫畫。但機緣巧合下,她又受到了京本的鼓舞,兩人一起創作出了多部精彩的作品。

然而,在漫畫事業取得成功後,京本卻選擇了退出。當年她久居臥室不敢出門,是受到藤野無意飄進門縫的四格漫畫吸引纔敢走出家門,後來又因崇拜藤野才第一次交到了朋友。如今她已經克服了心理障礙,想離開藤野開始自己的生活,結果兩人不歡而散,再無聯繫。幾年後京本因爲意外離世,藤野痛苦自責,覺得是因爲當年自己的漫畫促使京本走出房門才害得她離開人世。

於是故事從這裡開始了分支,兩個女孩的青春友誼中開始摻進了奇幻的色彩:藤野撕碎的畫紙再次飄進京本房門,被另一個世界那一天的京本撿到,她接受了忠告真的沒有出門,也沒有認識藤野。但京本也並非如藤野幻想的那樣在家中虛度一生,她還是去了一所美術大學,還是遭遇了意外,只不過這次被放棄畫畫轉學空手道的藤野救下了,她們依舊成爲了朋友,相約一起畫畫,哪怕時間晚了很多年。

要聊《驀然回首》繞不開原漫畫作者藤本樹,從兩個主角的名字不難看出,藤野和京本都是作者自我投射的一部分。這也爲劇情賦予了更寬廣的解讀空間。兩條截然不同的命運可以是平行時空的重生穿越,也可以是藤野受京本死訊打擊後的美好想象,還可以象徵同一個人在人生岔路口做出的不同抉擇。

這種兩個主角互爲一體兩面的理解還能彌補片中許多略顯突兀的細節。比如,京本的故事細想起來其實很經不起推敲:她常年在家,但她的父母從未出現;她和藤野的捆綁關係開始得很突然,上一幕兩人才初次見面,下一幕就已經熟稔到在臥室裡一起畫畫。如果把她倆看做人的不同意識,則要合理了許多——藤野是現實、是自我,京本是理想、是本我。社恐又孤獨的京本就像我們藏在內心深處不敢見光,羞於說出口怕人恥笑的夢想,直到能夠勇敢直面的那一天才會獲得真正的輕鬆釋然。

所謂驀然回首,望向的是藤野和京本兜兜轉轉終會相遇的友誼,也是追求夢想的旅途中那些充滿掙扎的搖擺時刻。

作爲一部半自傳性的漫畫改編成的電影,《驀然回首》從畫風到劇情節奏個人特色都相當鮮明,也顯得商業性不足。在標準商業片裡,會用更多鋪墊、音樂和細節來烘托情緒的劇情高潮點,而在這部片中則處理得較爲簡單。但它的魅力恰恰也在於此,即便沒有那些技巧性的煽情手法輔助,這個故事靠着真誠細膩的情感本身也足夠打動人心。

片中有兩處“沉默”的演繹讓人印象深刻。一個是藤野爲了趕上京本的畫功,不顧社交、玩樂、學業苦練了兩年繪畫,卻還是能看出自己與京本的天賦之間差距的鮮明對比,終於決定放棄。那一刻她看着兩人的漫畫長久地沉默,然後收起畫筆,向冷落許久的好友發起邀約,看得人心酸得長嘆一口氣;另一處是京本離世後藤野再次來到房門前,看到自己當初隨手畫下了吸引京本走出房門的四格漫畫,突然驚覺京本悲劇的源頭竟然是自己,她盯着那幅畫茫然、後悔,直到她把畫作撕碎。我們很少見到這種本該迅猛激烈的情緒爆發點被如此安靜且漫長的展現,這樣的情感渲染也顯得格外痛徹心扉。

《驀然回首》的動人之處就在於,用生動的細節畫出了每個人在創作道路上必經的掙扎心理。雖然目前藤本樹只出了兩部長篇漫畫,但成績都很不錯,這種世俗意義上很成功的佼佼者也能坦然剖白自己有過如此崩潰想要放棄的時刻,這一點對於那些還在奮鬥路上處於低谷的人們是很真誠而有效的鼓勵。

故事結尾,京本問了藤野一個問題:“爲什麼還在畫下去?”藤野沒有給出回答。或許藤本樹也曾無數次捫心自問過這個問題,而整部《驀然回首》就是她最終給出的答案。最初技不如人喪失自信時,是被零星幾個寶貴的粉絲鼓舞着沒放棄;後來逐漸熟練有了渴望成功,是被目標激勵着前進;再後來品嚐過成功與絕望,也後悔過爲什麼不早早放棄,驀然回首才發覺,原來無論重來多少次自己還是會走上這條路,因爲有顆按捺不住的心叫做熱愛。

在故事之外,《驀然回首》的成功也有可借鑑之處。要從漫畫改編成動畫片,爲了保留原漫畫的手繪感,創作團隊花了近一年的時間繪製原畫,也放棄了3D效果。電影對漫畫的劇情幾乎沒有增改,因此時長僅有58分鐘,內地引進版在片尾增加了主創人員訪談補長到了75分鐘,這種方式或許可以成爲今後藝術類短片上院線的切口。而作爲藝聯發行的專線放映影片,它僅用19小時就刷新藝聯票房破百萬的最快紀錄,上映前兩天就打破預售票房總紀錄,口碑帶動效應顯著。與其精挑細選熱門檔期,用心做好電影才能無懼大盤冷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