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不抽菸得肺癌人數增? 醫從「相對論」解釋:是錯覺!
吸菸會增加肺癌風險,在醫學上已獲得研究實證,但近年來「不吸菸」卻得肺癌的患者,似乎有增加的趨勢。對此,醫師解釋,從臨牀上來看,未吸菸罹肺癌的患者,數量跟往年差不多,但近年吸菸人口下降,罹癌人數也隨之降低,纔會讓不吸菸患者看起來變多了。
臺北醫學大學人體研究處人研長、雙和醫院胸腔內科李岡遠醫師表示,肺癌的成因基因和環境毒害物質有關,在同樣的條件下,亞洲人本來就比歐美更容易得到肺癌。至於爲何不抽菸會得肺癌?目前醫學上尚未找到確切原因,但不排除可能與空污有關。
▲不抽菸得肺癌人數增?醫從「相對論」解釋:是假象!(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李岡遠提到,人體細胞每分裂100萬次,就有機會產生病變,肺部黏膜細胞需要過濾環境髒污,分裂增生速度較其他器官更快速,「越快越容易產生錯誤」,間接導致癌症的發生。
根據衛福部統計,臺灣一年有超過1.3萬人罹患肺癌,但由於初期無症狀,僅3成左右的患者得以在第一時間接受手術治療。李岡遠提醒,咳嗽、喘、胸痛、咳血,都是肺癌的徵兆之一,若咳嗽超過2周,就要特別留意。此外,55歲以上的老煙槍、以及有肺癌家族史的65歲以上民衆,都是高危險羣,建議每年可至醫院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
▲醫師提醒,咳嗽超過2周,就要儘快就醫檢查。(圖/示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就算罹患肺癌,也不要太早放棄。」李岡遠表示,臺灣有1/3的肺癌患者有EGFR基因突變,可使用健保給付的一、二代TKI類標靶藥物進行治療,而並用抗血管新生藥物,更能延緩抗藥性發生,延長無疾病存活期。
雙和醫院自2015年起,曾對55位EGFR基因突變的晚期肺腺癌患者進行臨牀實驗,發現並用抗血管新生療法,能將晚期肺腺癌無症狀存活期延長至1年半,幾乎是單獨使用的3倍,而腦轉移的病人優勢更加明顯,顱內腫瘤進展率從1年延長爲4年,研究成果已於2018年發表於國際期刊《胸部腫瘤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