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蕭蕭話滄桑:易縣訪古|訪古

文博時空 作者 翟德芳 時光倥傯,我從東北迴京,轉眼就是一個多月了,期間一直思考着下一步訪古應去何處。本擬做一次環北京的訪古之行,但覺得京北地方天氣已經漸冷,恐有所不適,故轉而決定做一次冀中訪古之行。規劃的路線是,出京後沿太行山前地區南行,經易縣、滿城到曲陽,之後經平山到冀晉交界的井陘,由井陘轉而往東北到古城正定,然後從保定取道房山回京。這一路線古蹟豐富多樣,從新石器時代一直持續到晚清,是很可以形成幾篇訪古文章的。

出京後的第一站是易縣。易縣得名於易水,就是刺客荊軻高吟“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那條河。易縣最重要的古蹟當然非燕下都和清西陵莫屬,但也有其他很出色的古代遺蹟,比如新石器時代的北福地遺址。這裡就以燕下都爲主打,以北福地和清西陵分別作爲前奏和尾聲,介紹一下訪古所得。

北福地:早期遺存的意義

北福地遺址是河北北部較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其最早的堆積要早到 8000 年前。說起來,這個遺址的發現還與我的母校分不開。1985 年,吉林大學考古專業的師生同河北省、保定市的文物工作者聯合,調查易水河流域早期人類遺存。一個學生在易縣高村鄉神石莊村南臺地上發現了一塊類似於擀麪杖的石頭,引起了帶隊老師的注意,由此揭開北福地遺址的面紗。這塊石頭其實是新石器時代的糧食加工工具石磨棒,這位帶隊教師就是吉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77級學生、畢業後留校三年的卜工。

北福地遺址房屋復原圖

北福地遺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依據地層關係,可劃分爲 3 個時期。其中第一期遺存最重要,年代在公元前 6000—公元前 5000 年。發現此期的房址、灰坑、祭祀場等遺蹟。半地穴式房址排列有序,具有一定規律。其陶器的主要特徵是以直腹盆與支腳爲典型器,均爲夾砂夾雲母陶,不見泥質陶,文化面貌與磁山遺址的早期遺存有許多相似之處,與燕山南北地區的興隆窪文化也有相似,年代應大體相當。

北福地遺址一期的祭祀場平面近長方形,東西長 10.8 米,南北寬 8.4 米。這裡出土的遺物包括各種類型的石製品、陶器殘片、陶刻面具等。10 餘件陶刻面具大小不一,大的與真人面部等大,小的僅 10 釐米左右;圖案有人面、也有獸面,獸麪包括猴、豬、貓科動物;雕刻技法爲陽刻、陰刻、鏤空三種技法相結合,融寫實性、象徵性和裝飾性爲一體。面具四周都有小孔,應爲系戴時穿繩之用。

北福地遺址出土陶刻面具

北福地遺址地處新石器時代中原、北方、山東三大文化區的交界地帶,是研究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發展和交流的重要遺址,這裡出土的陶刻面具爲研究原始宗教或巫術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尤爲難得。

北福地遺址出土陶刻面具

燕下都:歷史與規模

位於易縣縣城東南 2.5 公里處的燕下都是戰國都城中最大的一座。燕下都建於公元前 4 世紀的戰國中期,爲燕昭王時所建,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史記·燕世家》記載,周武王滅商後,封召公於燕,封國在今天的北京及河北中、北部。燕國的都城“薊”又稱上都,在北京西南的房山琉璃河一帶。西周春秋時期,燕國的防禦重心在北面,要抵禦山戎、胡人的侵襲。到了戰國時代,燕國要應對來自西方的中山國以及南方各國的威脅,便在易縣建立了一座軍事重鎮,稱爲“下都”。下都界於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間,西依太行山,東部與河北平原相接,位置險要,居高臨下,便於防守。

燕下都遺址佈局平面圖

燕下都故城呈長方形,東西長約 8 公里,南北寬約 4-6 公里,總面積約 40 平方公里,中部有一條縱貫南北的古河道,相傳爲運糧河。河東岸有一道與河道平行的城牆,把燕下都分成東西兩城。東城平面近方形,其中間偏北處又有一道東西向的隔牆把東城分成南北兩部分。東城城牆爲版築夯土城牆,牆基寬約 40 米,周長約 18 公里;隔牆的牆基寬約 20 米,全長 4460 米。西城即郭城,由北、西、南三道城牆及運糧河組成,城牆的基寬也有 40 米,三面城牆全長 14 公里。燕下都的城牆高大,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仍可在地面上見到高大的夯土城牆遺蹟。

燕下都夯土城牆遺蹟

燕下都落成前後,燕國發生過許多重大事件,比如燕王噲讓位於相國子之、釀成大亂,齊國攻打燕國、佔領其三分之二國土,燕昭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築“黃金臺”求賢,樂毅率軍反攻齊國、連下七十餘城,燕惠王中齊國田單反間之計、棄用樂毅導致大敗,當然還有戰國末期燕太子丹派荊軻謀刺秦王。這些大事情使燕下都成爲歷史發展的重要背景。

燕下都九女臺 30 號墓出土的黃金飾品

燕下都的遺蹟遺物

燕下都遺址東城是當時的政治中心。宮殿區在城址東北部,由武陽臺、老姆臺、望景臺 3 組建築羣組成。武陽臺坐落在宮殿區中心,東西最長處 140 米,南北最寬處 110 米,規模最爲宏大。當時的建築方式是在地面上用夯土建起高臺,再在高臺上建造宮殿。從武陽臺的規模就可以想象當初燕下都的雄偉及宮殿建築的豪華。

武陽臺頂的寬闊空間

武陽臺與其北的望景臺、張公臺和老姆臺處在一條中軸線上。在武陽臺的東北、東南和西南,還有 3 組大型宮殿建築羣遺存。手工業作坊區圍繞着宮殿區。今天在武陽臺周圍發現了許多兵器、鑄鐵、制玉、燒陶遺址,表明當時燕都經濟文化的繁盛。墓葬區設在東城的西北部。西城是爲加強東城安全而設的防禦性附城,城址內遺存較少。城南的叢葬墓羣,是中國唯一的人頭叢葬墓,並排着 14 座人頭坑,每個坑清理出人頭 2000 多個,關於其來歷,有樂毅攻打齊國獻俘和燕王噲讓國子之導致內亂形成等不同說法。

燕下都出土的青銅立鳳蟠龍紋鋪首

從民國初年開始,燕下都就有文物出土。1966 年,在老姆臺東出土的青銅立鳳蟠龍紋鋪首(宮門上的裝飾品),高 74.5 釐米,重 22 公斤,上面刻有龍、鳳、蛇等禽獸圖案,爲考古文物所罕見。燕下都發現的板瓦、筒瓦都十分巨大,由此也可推測宮殿規模之宏偉寬大。

在九女臺墓葬區發掘的墓葬,出土了陶製九鼎八簋、編鐘編磬等成套的禮器,說明這是王族的墓區。

燕下都出土的陶編鐘

在辛莊頭 30 號墓還出土了百餘件金銀製品,雕飾出牛、馬、鹿、熊、怪獸等圖案,形神兼備,熠熠生輝。燕下都出土的劍、矛、戟等兵器都很鋒銳,證明在戰國晚期,中國就能製造高碳鋼,並懂得淬火技術。在燕下都遺址採集到的一件銅人,身着右衽窄袖深衣,帶鉤系連腰帶兩端,中分發式由髮帶束結,是研究戰國時人服飾的重要資料。

燕下都遺址採集的青銅人像

清西陵:帝制餘暉

清西陵位於易縣城西 15 公里處的永寧山下,周圍崗巒起伏,林木叢茂。陵區面積約 800 平方公里,內有 14 座陵寢,包括泰陵(雍正皇帝)、昌陵(嘉慶皇帝)、慕陵(道光皇帝)、崇陵(光緒皇帝)4 座帝陵,泰東陵、昌西陵、慕東陵 3 座後陵,以及 3 座妃陵和 4 座其他陵寢(懷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爺陵),共葬有 4 個皇帝、9 個皇后、56 個妃嬪以及王公、公主等 70 多人。陵寢嚴格遵循清代皇室建陵制度,皇帝陵、皇后陵、王爺陵均採用黃色琉璃瓦蓋頂,妃、公主、阿哥園寢均爲綠色琉璃瓦蓋頂。、

雍正帝泰陵遠眺

清西陵始建於雍正八年(1730)。雍正的陵址本來是選在清東陵九鳳朝陽山,但他不滿意,命另選“萬年吉地”。選陵址者勘察各處後,認爲易縣永寧山下風水極佳,雍正帝覽奏後也認爲這裡“山脈水法,條理詳明,洵爲上吉之壤”。此後各代清帝便間隔分葬於遵化和易縣東、西兩大陵墓。

清西陵陵區內各陵園共用祖山、石牌坊、大紅門,周圍均用風水圍牆和火道、界樁圍繞。陵寢佈局有主有從,皇后陵和妃園寢均以本朝帝陵爲中心,分建左右,自成一區,以體現附屬關係,表明陪葬之意。各帝陵神道均與主陵神道相接,後陵神道與本朝帝陵神道相接,形成枝狀的神道網絡。整個清西陵陵區以雍正帝的泰陵爲中心,西面分佈着嘉慶的昌陵和道光的慕陵,東面分佈着光緒的崇陵、溥儀墓以及阿哥、公主園寢和永福寺等建築。

泰陵整體佈局簡圖

泰陵是清西陵中建築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座,埋葬着雍正帝及孝敬憲皇后、敦肅皇貴妃。泰陵的神道由三層巨磚鋪成,神道上由南往北分佈着 40 多個建築。第一座建築物是進入陵區的聯拱式五孔橋,橋北爲三座高大的石牌坊,之後是大紅門、具服殿、聖德神功碑樓、七孔石拱橋、石像生、隆恩門、隆恩殿、方城明樓和寶頂等一系列建築和石雕。隆恩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重檐歇山黃瓦頂,明柱瀝粉貼金包裹,殿頂有旋子彩畫,金碧輝煌,屬於皇家最高標準的建築。

泰陵方城明樓和樓前的石五供

值得一提的是,溥儀於 1967 年去世,最初安葬在八寶山,1995 年遷葬到清西陵的華龍皇家陵園。在溥儀墓的兩側,一側是譚玉齡,一側是婉容。

泰陵前三路三孔橋上的雕龍

清西陵四座帝陵中,除崇陵地宮被盜外,均保存完整,泰陵的三座石牌坊、昌陵隆恩殿內的花斑石墁地、慕陵的金絲楠木大殿、昌西陵的迴音壁、祟陵的銅梁鐵柱等,都是清陵建築中保存最完整的珍品。清西陵從不同側面展示了中國陵寢建築藝術風格及皇家宗教信仰的重大發展和變化,不過這個已經是中國帝制的最後階段,光緒和溥儀是中國的最後兩任皇帝,他們在這裡聚首,已經是皇陵建築餘暉的最後殘照了。

圖片 | 翟德芳

排版 | 小謝

設計 | 子彤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佈者【文博時空】所有。本App爲發佈者提供信息發佈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