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昔日繁華的商埠 仙霞古道話滄桑

仙霞古道江郎山下經過

這條古道因戰事而起,卻因商貿而興。它最早由唐末農民起義軍黃巢爲了由浙入閩粵而開,至南宋,成爲溝通浙閩兩省之間的“七尺官道”。到了明清,原本承擔軍事功能的古道,逐漸發展爲一條成熟的商貿運輸線,仙霞古道也迎來了全盛時期。

今天,仙霞古道大部分路段已被寬敞的柏油公路覆蓋,僅餘仙霞關到楓嶺關的山嶺之間,尚有保存完整的古驛道。圍繞着這條隱於浙閩山間的古道,也誕生了一批富有特色的碼頭、集鎮、和村莊。沿途還串起包括江郎山、仙霞嶺、廿八都、蓋山等一系列自然與人文景點。重走這條仙霞古道,成爲一些驢友心目中的經典徒步路線。

清湖碼頭

清湖鎮位於江山市南部,仙霞古道的起點。清湖碼頭一帶水域寬闊,是錢塘江流域最後一個可通行大型帆船的貨運碼頭。清湖鎮水運經錢塘江可直通京杭大運河,陸路越仙霞古道可達福建,是仙霞古道上一個重要的物資轉運站。

清湖,唐代設鄉,宋稱十五都,明朝中後期的清湖碼頭萬商雲集,百貨星羅,繁盛勝於縣城

如今的清湖鎮,已看不到昔日繁華的商埠景象。徜徉在須江邊,還能找到過去拴船的石樁。只是江面上早已沒有行船,水位也比較低,老碼頭已經成爲附近居民的洗滌之所。

一位岸邊釣魚的老人向我講起清湖過去的繁華。他提到,一直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清湖碼頭每天仍有幾百條船停泊。岸邊人來人往,貨棧碼頭堆滿了南北貨物,“江山船幫”的人將貨物卸下後,由身強力壯的挑夫沿古道往南運送過嶺,去往福建浦城

碼頭東岸,有一堵民國期間的拱形門庭,門額上刻着“清溪鎖鑰”四個大字。這裡就是清湖著名的“九清浮橋”門亭,過去由縣城入清湖鎮的必經之路。如今浮橋已經不在,只存門庭。從這裡開始是仙霞古道的真正起點。

清湖鎮過去是重要的水陸中轉碼頭

穿過拱形門庭,右側是一座寫有“萬安街”的高聳門樓。這是清湖老街,筆直向南延伸,約一公里。

老街屬仙霞古道的一部分。走出老街,外面連着公路,古道就此中斷。老街上的房子似乎建築質量不高,大多比較簡陋,無法想象這裡過去曾是比縣城還繁華的古鎮

當地老人告訴我,清湖經過兩次日軍的劫掠和火燒(1942日寇沿仙霞古道,曾進攻仙霞關)。老街上的古建築,均被付之一炬,清湖鎮元氣大傷。之後,雖勉強維持了一段時期的繁榮,只是碼頭兩岸停靠的船舶數量越來減少。

不過,清湖商業衰落的真正原因,還是隨着江浦公路和浙贛鐵路的相繼修通,仙霞古道逐漸失去作用,外來客商紛紛離境,清湖碼頭的繁華景象也不復再現。

和睦製陶

村裡製陶人家牆上的彩繪

清湖碼頭往南5公里,就是和睦瓦窯村。它與清湖碼頭相鄰,過去是仙霞古道上的一個頗有名氣的製陶村落,穿村而過的仙霞古道在和睦段尚存1.5公里。

製陶是這個村的傳統產業,村裡的人,多半是當年製陶匠的後人。和睦村從清代開始製陶,已有500餘年歷史,整個村落以家庭作坊式爲主,鼎盛時期,村裡每家每戶都燒窯製陶。

如今古老的製陶工藝在和睦仍在延續,村裡各家門前能找到不少小土包似的孔窯,一般有兩三米高,五六米寬。有的還在使用,多數已長滿荒草。

這種窯,因外形如饅頭,當地人稱爲“饅頭窯”。據村民介紹,該村保存着清朝到現在的土窯近60孔。江山曾經是中國陶瓷的盛產地。早在商周時期,這裡就盛產印紋陶。唐至清,仙霞古道沿線更是窯址林立。

和睦村的製陶工藝,源於一個外鄉師傅。據《清湖鎮志》載,這裡最早只會燒製工藝簡單的建築陶——瓦片,所以也叫“瓦窯村”。直到清咸豐年間,一個湖北師傅來到這裡,相中當地的優質泥土,便在此地搭棚製坯,生產泥烙壺,罐等,此後,這門手藝逐漸傳遍全村

如今,土陶製品不再是生活必需品,和睦村早已沒有往日的生產規模。這幾年,村裡引進了彩陶的製作工藝,並且開設了陶藝體驗館,以吸引那些對此感興趣的遊客

踩着慢輪車,在自家門口做陶的王師傅對我說,“我每天都要碰陶泥,不碰手就會生!”十三歲就開始做陶的他,見證了製陶業在和睦的興衰。

做陶很辛苦,是一門沒什麼大錢可賺的手藝,現在年輕人都不願意學。全村如今還在製陶的人家不到10戶,年紀都在50歲以上。

和睦村仍在製陶的師傅年齡都在50歲以上

清漾毛氏文化村

自清湖鎮由北向南,順着仙霞古道,遠遠就能看到一座奇特的山峰,高聳入雲。走近,發現山峰從一塊巨石裂成三塊,如刀削斧劈。這就是江郎山。

世界自然遺產江郎山

作爲浙江首個世界自然遺產,江郎山是江山最熱門的景點,每天景區里人滿爲患。而山腳下的清漾村,知道的人就不多。

坐落於江郎山北麓的清漾村,自始遷祖毛元瓊(號清漾公,其居住地便以其號命名)由衢州遷來此地,已有一千五百年曆史。清漾村全村300多戶村民皆爲毛姓,是江南毛氏聚族而居之地。清漾村歷史上曾出過8位尚書,80多位進士。

村子三面環山,清漾祖宅位居村中心。祖宅前有一片蓮池,左邊一條文溪潺潺而流,右有鵝卵石鋪就的仙霞古道穿村而去。東面的小山頭上有明代初年建造的清漾塔,圍繞着祖宅周圍還有幾十幢傳統民居,形成較爲完整的歷史古村風貌。

近年來在原址上覆建的清漾毛氏祖祠,是本村最爲宏大精緻的建築,裡面用圖文並茂的方式詳細展示了清漾毛氏衍脈圖,以及毛氏家族出過的歷代著名人物。在清漾祖祠內,如今最爲人津樂道的話題就是兩位毛姓名人之間微妙的親戚關係。

按清漾村毛氏族譜中記載,湖南韶山毛氏乃清漾毛氏後裔,毛澤東是清漾毛氏第五十六世裔孫,這已無爭議。

巧合的是,蔣介石的原配夫人毛福梅(蔣經國之母),來自浙江奉化毛氏,也屬於清漾毛氏支系。考證下來,她是江山清漾毛氏五十六代孫女。也就是說毛澤東和蔣介石之間,原來還有一層隔着十萬八千里的遠房親戚關係。

清漾毛氏祖祠

保安戴笠故居

江山通往浦城的205國道建設時,基本沿用了仙霞古道的線位走線,現存古道平原地區破壞較嚴重,但山區路段則破壞較輕,其中從保安鄉開始穿越仙霞嶺這一段古道,是仙霞古道保存最無損的一段。

從江郎鄉、經過峽口鎮、來到保安鄉,這裡仙霞古道平地路與山地路的轉換點。穿過保安鄉的戴笠故居,古道正式離開平原,向仙霞山脈深處蜿蜒而去。

江山保安鄉自古名不見經傳,直到民國時期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就是軍統局的老大戴笠,戴笠的故居就建在仙霞古道上。

江山可以說是當年國民政府情報界的搖籃之地。軍統中的“一戴三毛”均爲江山人,即毛人鳳、毛萬里、毛森,其中,戴笠是毛人鳳介紹加入國民黨的。

1943年,戴笠在老家親自設計建造了一處房宅。這座外表看上去粉牆黛瓦,與一般江南木結構民宅類似的建築,內裡卻是機關重重,明梯暗道,盡顯房屋主人的身份。

比如上樓的樓梯,被他設計成了一明一暗兩部分。明的在正廳左前方,還有一條隱蔽的暗梯,藏在壁櫃佛龕後。二樓共有七個房間,每個房間至少有兩扇門,三扇窗。書房和會客廳內更是門窗衆多,方便四處觀察。院子裡靠近窗子,植有兩株高大的金錢松,從二樓可以很方便的沿樹幹下撤到地面。作爲軍統的當家大哥,戴笠的宅子充分體現了特務工作的職業習慣和絕對的防人之心。

戴笠與仙霞古道幾乎一路捆綁。除了保安鄉的這處故居,幾公里外的仙霞關上,還有戴笠建造的鄉間別墅“率性齋”遺址。從仙霞關下來後的龍井村,是戴笠家祖上過去開驛站的地方。之後的廿八都鎮,有他建立的“軍統女特工訓練營”。

軍統女特工訓練所裡的戴笠與胡蝶像

穿越“仙霞四關

從保安鄉穿越仙霞關,到龍井村,再翻越小竿嶺這一段古道,大約十二公里。這段古驛道因保存完好,而被開發成仙霞關景區。穿越仙霞關的旅程,是整個古道上最重要的精華段,也是最險峻的一段。

做爲重要的古代關隘,仙霞關山高路陡,易守難攻,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仙霞關,與劍門關、函谷關、雁門關並稱中國四大古關口。

仙霞關不是一個單一的關,它是由一個“關羣”組成。共有四個關,東北和西南各兩關,皆以條石砌成。每一關都建於山勢險要之地,關與關之間只有一條麻石鋪砌的古道相連,是戰略要地。

從仙霞關景區入口沿古道走十多分鐘,就來到頭關。仙霞四關中第一關最爲雄偉,全部用條石建成,設有拱形雙重大門,關牆高6米,厚5米,長60米,關隘寬大,可重兵防守。關牆上和長城一樣建有牆洞,可以伏擊來敵。

仙霞關號稱“天設之雄關”,從古至今發生不少戰事。最近的一次,是1942年日軍在衢州分兵南下,欲打通浙閩一線。日方出動七八千人,向仙霞關發起猛烈的進攻。國民黨一零五師,在這裡浴血奮戰。結果日軍付出傷亡上千人的代價,也沒能前進一步,只得率部隊回撤,仙霞關完成它鎮守東南的使命。

來仙霞關景區的遊客,很多也止步一關,他們在關牆上拍完照,然後原路返回。因爲接下來從第一關到第二關的路最爲難走,有1195級臺階,都是上坡路。

仙霞三關

穿過頭關之後,開始了“之”字形,曲折盤繞的拾級而上過程。現存的古道都是麻石壘砌的,石砌路一般爲兩米多寬,是標準的官道模樣,但坡度陡峭,一路向上確實頗爲吃力,只能走五步或十步,就停下來歇息一下。

一關和二關之間的半山腰處,立有黃巢石雕像及他那首著名起義詩石刻:“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史書都將仙霞古道的開通歸功於唐末的黃巢。公元878年,黃巢起義軍爲了躲避唐朝政府軍主力,從江山的仙霞嶺一路“鑿山伐道”到達福建建甌,開闢了一條連通兩省的山路。

至南宋,這段古道,被鋪上石塊,成爲寬2米至3米的“七尺官道”,在當時算規格很高,稱之爲“仙霞路”。到了明代,浙閩地區物資貿易往來頻繁,人們在沿途設置驛站,形成了一條全長120公里的商貿運輸之路。

仙霞四關

可以說,仙霞古道是一條集官道、商路、軍事要道爲一身的千年古道。

黃巢像附近,還有一排長長的碑廊,其中陳列了歷代文人名士途經仙霞古道時留下的詩文,這些詩無一例外地都談到了仙霞路之難行。“千盤難度鳥,萬嶺欲藏天。”這是清代詩人袁枚筆下的仙霞古道。

另一塊碑文,清代詩人查慎行的《度仙霞關》中的兩句:“人從井底盤旋上,天向關門豁達開”,描寫的就是從仙霞一關向二關的攀登過程。

仙霞嶺海拔爲1413米,是仙霞山脈的主峰。仙霞二關就健在仙霞嶺的最高處。

仙霞嶺上的景色

出詩詞碑廊,一路向上,拐過幾個彎之後,終於望見仙霞二關。關前有一段路,異常陡峻,坡度約70度,上嶺需用力蹬道。

仙霞二關的形制與一關差不多,只是規格上略小,但勝在位置險要。穿過仙霞二關,便等於登上仙霞之巔。站在關前舉目四望,但見遠山近嶺,層巒疊翠,山腰處雲霧繚繞,更添莽莽蒼蒼之感。

出二關,仙霞古道在茶園竹海中穿梭蜿蜒,一路林木森森、修竹蔽日。穿過一座茶亭之後,三關就在眼前。仙霞三關山勢平緩、開闊,好似山上盆地,是歷代的屯兵之處。

從第三關開始,古道就順山勢盤繞而下,一直到仙霞四關,都是或陡或緩的下坡路。雖沒有什麼強度可言,不過腳下這條麻石堆砌的石坷垃路,其實並不怎麼好走,走久了會覺得石頭硌腳。

從四關再一路下行兩公里左右,來到“龍井村”。龍井村是過去仙霞嶺上的一處驛站。這裡離G205國道不遠,可以到公路攔車回江山或者去下一站廿八都。

不過古道在這裡仍沒有結束。從龍井村到小竿嶺,還有五公里左右的麻石道保存完整,只是平常走的人比較少,想要走完全程的話,可以翻越小竿嶺之後再拐出來到公路,那裡離廿八都就已經很近了。

仙霞嶺下來,經過龍井村

廿八都

今天的人們徒步仙霞古道,廿八都仍是必須打卡的一處。廿八都靠近浙閩贛交界,當地人叫“念八都”。北宋時在浙江南部設都四十四個,比如清湖鎮過去叫“十五都”,而這裡排行二十八,“廿八都”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大山重圍的廿八都,做爲古道上的重要節點,無論從保安鄉翻過仙霞關,還是從浦城越過楓嶺關,這裡都是理想的歇腳地。過去挑夫、生意人、到了廿八都都會歇息一晚,鼎盛時期,商行店鋪、飯館客棧佈滿了整條鵝卵石鋪就的老街。

這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古鎮,三省邊界的地理位置,歷代的屯兵調防、南來北往的商貿活動,外來人口不斷涌入,帶來各地方言、習俗以及建築、文化,形成了廿八都獨具的混搭風格

吃飯時,餐館老闆告訴我,他家是從浦城遷過來的,鎮上有一百多個姓氏,哪裡來的都有,說十幾種方言。儘管來處不同,家族不同,方言不同,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依然和睦相處了數百年。

貫穿廿八都南北的老街,其實就是過去的仙霞古道,北爲洵裡街,南爲楓溪街,長約1.5公里。廿八都鎮的建築大多依古道兩側而建,由於日本人沒有通過仙霞關進來這裡,鎮上的明清古建築羣至今保存較好。這裡的建築風格多樣化,你能找到徽式、浙式、贛式、閩式甚至西洋式等各種風格雜糅的民宅、廟堂、宗祠等。尤其是各家雕刻精湛,造型別致的門樓堪稱一絕。

廿八都的特產“銅鑼糕”

楓嶺關,空海之路

仙霞古道歷史記載有9大雄關,現保存完好的除了有仙霞關、還有浙閩邊界處的楓嶺關。楓嶺關是浙江五大名關之一,位於距離廿八都古鎮不遠的的浮蓋山景區。

浮蓋山屬於仙霞嶺餘脈,爲浙閩兩省界山。浮蓋山上奇峰聳立,怪石嶙峋,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翻越仙霞嶺入閩時曾上浮蓋山,在山寺中留宿兩夜,寫下《遊浮蓋山記》。

空海大師當年從福建走古道,經楓嶺關去往長安

從205國道進入浮蓋山景區後,沿着水泥路邊的古道走二十分鐘左右,經過一個叫楓嶺頭的村子,即可來到關前。

浮蓋山不是什麼熱門景點,所以遊客不多。楓嶺關是閩浙兩省交界處的界關,關門1米多寬、3米多高,看上去就像一個小小的橋洞。跨過這處關口,便是福建地界,楓嶺關也因此被稱爲“閩浙咽喉”。

在楓嶺關關牆左側,立着一塊“空海之路”的石刻。右側還有一處新建的亭閣,裡面供奉一尊日本高僧空海法師塑像及有關文字碑。

公元804年,唐貞元年間,日本高僧空海法師隨日本國第十七批遣唐史賀能來長安求學取經。然而船隊出發後遇颱風,海上漂泊十幾天後在福建霞浦登陸。日本學者經過考察確認,當年空海一行是由福建走仙霞古道,經楓嶺關,然後再北上長安的。

空海大師返回日本後,開創了佛教真言系。楓嶺關旁的空海閣及空海法師銅像,便是日本真言宗信衆,爲紀念空海走過仙霞古道,而捐資修建的。

穿過楓嶺關,沿着下山的古道往南走,山谷底處就是浦城縣深坑村。楓嶺關下的深坑村,曾經也是一處熱鬧的驛站,有“江浙入閩第一村”之稱。

如今福建省境內的仙霞古道,只剩下楓嶺關通往深坑村這一段相對完整。據說這一段古道之前已經荒蕪許久,局部路段被掩埋,後來深坑村村民又將古道清理修復了出來。從古道一直下到山腳大約半小時左右,然後又與公路匯合,路邊的電子屏幕顯示“歡迎來到福建”的字樣。

終點:浦城南浦碼頭

翻過楓嶺關之後,我來到了仙霞古道的最後一站,福建浦城。浦城,是一座有1800多年曆史的古老縣城,是福建最北的縣,也是歷史上從福建省出入中原大地的“北大門”。

本來以爲浦城縣和江山縣挨着,文化和風俗應該差不多,到了浦城才發現我想錯了。這裡無論建築,語言,文化,都已經是福建的風格。街上的小吃店裡賣的肉燕、鍋邊糊,牛肉羹之類,均爲福建美食。

浦城的南浦碼頭是仙霞古道的終點(但也有學者認爲終點應向南延伸至浦城觀前碼頭),也是閔江上游最後一個碼頭。從北方來的貨物,到這裡改走水道,沿着閩江運往閩南各地。

南浦溪上現在還有一座由十幾條木船連接起來的浮橋,仍在使用

試想一下,古人要從福州去往京城,只需順閩江水系一路漂到浦城,在這裡上岸,在古道走兩三天,然後在清湖碼頭繼續坐船,沿錢塘江下到杭州,再沿京杭大運河就可一路抵達京城。

從福州到北京的漫長旅程裡,只有仙霞嶺一段需要陸行,其餘旅程均可行船,可以說,這是一條相當便捷的道路。

堆積在南浦碼頭的貨物要翻山越嶺,到達江山,靠的就是數量龐大,被稱之爲“挑浦城擔”的挑夫隊伍。

他們頭戴斗笠,腳穿草鞋,肩挑着特製的硬木扁擔,扛着七八十公斤的貨物。從浦城到清湖鎮,普通人走兩到三天,挑夫則需要走四到五天。

慢慢的,許多來自江山的挑夫便在仙霞古道的終點安營紮寨,南浦碼頭沿岸這一排房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條長達六百米的“江山街”。挑夫這個職業已消失,而江山街還在。住在這一帶的人,祖先中很多是當年在古道上負重行走的挑夫。

江山街的盡頭,是福州商人蓋的“三山會館”。過去的媽祖廟,近年來經過整修,變成浦城縣博物館。三山會館對面,就是原來的南浦碼頭。

南浦碼頭和清湖一樣,過去是重要的水路轉運碼頭,每日往來舟船川流不息。如今,老碼頭早已船運偃息,變身爲成江濱公園。夏日傍晚,很多浦城市民吃好晚飯後來到江邊散步乘涼。

福州商人建造的“三山會館”,現在是浦城博物館

和江山街上的一位老人聊天,他說起自己父親過去就是仙霞路上“挑擔的”,本人年輕時也在古道上挑過短途。後來,貨物逐漸都改爲火車和汽車運輸,古道逐漸廢棄,挑夫們也就另謀生計去了。如今留在這裡的外鄉人,大多說着浦城話,他們的後人,也成了真正的浦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