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龍門石窟,觀大唐氣象|訪古
文博時空 作者 翟德芳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郊,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爲“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來洛陽,龍門石窟是必去的,不然恐被人嘲爲入寶山而空返。其實我早年來過龍門,但當時匆忙一行,加之學識積累不夠,各窟掃一眼而已,沒有真正領略龍門石窟藝術之美,這次重來,帶有任務,自不能走馬觀花,能看到的洞窟看得格外仔細,更駐足漫水橋上,眺望龍門兩山崖壁,那些如蜂巢般的大小窟龕隨山就勢、參差排列,加上山景水色,自是格外愜意,這篇訪古記便也呼之欲出了。
龍門石窟西山衆窟龕
01
龍門石窟,皇家之窟
龍門,又稱伊闕。《水經注》有“昔大禹疏龍門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間,故謂之伊闕”之說。古人見這裡兩岸皆斷山絕壁,相對如門,認爲唯有神龍可越,故此又稱爲“龍門”。到了隋朝,隋煬帝楊廣在洛陽建隋朝東京城,皇宮正門則天門正對伊闕,伊闕更被稱爲龍門了。
龍門“伊闕”摩崖石刻
在龍門開鑿石窟,始於北魏孝文帝年間,盛於唐,終於清末,十多個朝代陸續營造長達 1400 餘年,是世界上營造時間最長的石窟之一。石窟包括夾河而對的西山和東山兩個部分,現存洞窟像龕 2345 個,造像 11 萬餘尊。
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時期的大、中型洞窟 50 多個,其中北魏的代表洞窟有古陽洞、賓陽中洞等;唐代的代表洞窟有潛溪寺、賓陽南洞和北洞(兩洞洞窟及窟頂裝飾完成於北魏,佛像完成於隋和初唐)、敬善寺、摩崖三佛龕、萬佛洞、惠簡洞、奉先寺等。東山全是唐代的窟龕,代表洞窟有看經寺、大萬伍佛洞(又名擂鼓臺三洞)等。龍門石窟造像多爲皇家貴族所建,如武則天根據自己的容貌雕刻的盧舍那大佛、孝文帝爲馮太后鑿古陽洞、蘭陵王孫於萬佛洞造像、李泰爲長孫皇后造賓陽南洞、韋貴妃鑿敬善寺等,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皇家石窟。
賓陽南洞,太子李泰爲長孫皇后祈福所造佛像
北魏遷都洛陽後,進行一系列漢化改革,造像風格深受南朝士族審美的影響,崇尚以瘦爲美,在龍門石窟開創了一種“秀骨清像”的造像風格,使石窟藝術呈現出中國化的趨勢,代表性的造像如賓陽中洞的佛像。到了隋唐時期,隋文帝、武則天等積極推動造像工程,進一步提升了造像的藝術性。隋唐造像的立體感手法使佛像顯得高大雄偉,打造了衆多經典之作。唐代以胖爲美,所以唐代的佛像臉部渾圓,雙肩寬厚,胸部隆起,衣紋的雕刻使用圓刀法,自然流暢,創造了雄健生動而又純樸自然的寫實作風,達到了佛雕藝術的頂峰。龍門石窟是中國石窟藝術的“里程碑”,不僅對國內其他石窟的開鑿產生重要影響,還遠及東亞的朝鮮、韓國、日本等國。
賓陽中洞,北魏時期“秀骨清像”式佛像
龍門石窟歷史上曾被多次破壞,其中最嚴重的兩次,一次是唐武宗時期的“會昌法難”,如今龍門多處被毀遺蹟都是此時形成;一次是民國時期修建龍門西山臨伊河道路,炸燬大量山麓佛龕。民國時期由於日本、美國文物商人公開收購,引致民間瘋狂盜賣佛像,石窟破壞嚴重,著名的賓陽中洞《帝后禮佛圖》便是在此時被盜賣至美國的。
龍門東山高平郡王洞遭受破壞的佛像
02
大唐諸窟,盛唐氣象
龍門的精品造像多在唐代。由於許多石窟破壞嚴重或難以靠近觀看,又限於篇幅,這裡簡單介紹幾座唐代石窟的造像題材與風格。
潛溪寺:又名齋跋堂,開鑿於初唐。由於寺下有泉迸流,故名。潛溪寺是龍門西山北端第一個大窟,高、寬各 9 米多,進深近 7 米。主佛阿彌陀佛面頤豐滿,胸部隆起,衣紋斜垂座前,身體各部比例勻稱,神情睿智,整個姿態給人以靜穆慈祥之感。主佛左側爲大弟子迦葉和觀世音菩薩,右側爲小弟子阿難和大勢至菩薩。
龍門潛溪寺佛像(圖片來自《龍門石窟2》)
賓陽三洞:賓陽三洞中,中洞是北魏時期代表性的洞窟,洞中主佛的服飾已非雲岡石窟佛像偏袒右肩式袈裟,而是身着寬袍大袖袈裟。主佛釋迦牟尼,側侍二弟子、二菩薩;左右壁還各有造像一鋪,皆一佛、二菩薩,着褒衣博帶袈裟,立於覆蓮座上。賓陽北洞和南洞開鑿時間爲北魏,但主佛完成於初唐,北洞主佛爲“剪刀手”佛像(阿彌陀佛),這是一種極少見的佛教手印,傳達出一種強烈的意志;南洞系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爲其生母長孫皇后而建,主佛阿彌陀佛面相飽滿,雙肩寬厚,體態豐腴,充分體現了唐朝以胖爲美的風格。
龍門石窟賓陽北洞的“剪刀手”佛像
萬佛洞:以洞內雕有 1.5 萬尊小佛而得名。其洞窟呈前後室結構,前室造二力士二獅子,後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是龍門石窟造像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頂有一朵精美的蓮花,環繞蓮花有“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監姚神表內道場運禪師一萬五千尊像一龕”題記,說明該洞窟完工於唐高宗永隆元年(680)。洞內主佛阿彌陀佛面相豐滿圓潤,兩肩寬厚,衣紋簡潔流暢,系運用唐代渾圓刀法雕刻而成。其蓮花寶座的束腰部位雕刻四奮力向上的金剛力士,與主佛的沉穩形成鮮明對比,亦更顯主佛之安詳。
主佛背後有五十二朵蓮花,其上都端坐有一位供養菩薩,儼然是不同姿態的少女的羣像。五十二之數代表菩薩從開始修行到最後成佛的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洞內所刻之 1.5 萬尊小佛像,每尊只有 4 公分高,洞內南北兩壁的壁基上各刻 6 位體態輕盈、婀娜多姿的伎樂人正翩翩起舞,使整個洞窟呈現出一種熱烈歡快、萬衆成佛的氣氛。洞口南側的菩薩像通高 85 釐米,頭部向右傾斜,身體呈“S”形曲線,姿態優美端莊,是龍門石窟唐代菩薩像的傑出代表。
龍門萬佛寺主尊佛像及背壁的五十二供養菩薩像(圖片來自《龍門石窟 2》)
龍門萬佛洞窟口外南壁菩薩像(圖片來自《龍門石窟 2》)
看經寺:該洞窟爲龍門東山最大的洞窟,爲武則天時期所雕刻,雙室結構,前室崖壁有數十個小龕造像,主室平面方形,正壁和左右兩壁下部雕高 1.8 米的傳法羅漢 29 身(正壁 11 身,兩壁各 9 身)。這種不雕佛像、僅雕羅漢的大窟應屬禪堂窟,可能屬於禪宗。羅漢像均保存完好,是唐代羅漢像的代表作。
龍門看經寺南壁的羅漢羣像(圖片來自《龍門石窟 2》)
擂鼓臺三洞:傳說奉先寺竣工時,武則天率百官駕臨龍門,親自主持盛大的開光儀式,樂隊便在奉先寺對岸的平臺上擂鼓助興,於是後人便把這裡叫做擂鼓臺,擂鼓臺旁的三個洞窟即爲擂鼓臺三洞。擂鼓臺中洞又名“大萬伍佛洞”,是武周時的禪宗窟,洞頂作穹隆形,有裝飾華麗的蓮花藻井,造像爲一佛二菩薩,主佛爲雙膝下垂而坐的彌勒佛。壁基有 25 尊高浮雕羅漢羣像,羅漢像身旁各刻有經文、介紹該羅漢的身世及特點,經文中多雜以武周新字。此洞窟是爲武氏政權歌功頌德的,西山的雙窟還是彌勒與釋迦牟尼並坐,表明當時武則天與唐高宗爲天皇天后並列的身份;擂鼓臺中洞以彌勒佛爲主尊,表明武氏已成爲女皇。擂鼓臺北洞爲龍門石窟中開鑿較早、規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穹隆頂、窟頂的蓮花藻井周圍環繞四身飛天。洞內東壁的主佛爲毗盧遮那佛,又稱“大日如來”,像高 2.45 米,結跏趺坐於須彌臺座之上;前壁南側雕有八臂觀音一尊,前壁北側雕有四臂十一面觀音。
擂鼓臺中洞正壁一佛二菩薩像(圖片來自《龍門石窟 2》)
03
奉先寺:龍門佛教藝術之巔
奉先寺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藝術最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羣雕。這座依據《華嚴經》雕鑿的摩崖式佛龕,以雍容大度、氣宇非凡的盧舍那佛爲中心,將佛國世界的理想意境表達得淋漓盡致。
由伊河東岸遠眺奉先寺羣像
奉先寺的開鑿始於高宗初年,鹹享三年(672)皇后武則天曾贊助脂粉錢兩萬貫,上元二年(675)功畢。雕像共九軀,中間主佛爲盧舍那佛,其左右分別爲大弟子迦葉、小弟子阿難、普賢菩薩、文殊菩薩,以及天王、力士。老成持重的迦葉、溫順聰慧的阿難、雍容華貴的菩薩、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同主佛盧舍那一起構成了一組極富藝術感染力的羣體形象。
龍門奉先寺盧舍那佛及弟子、菩薩、天王像
主尊盧舍那大佛通高 17.14 米、頭高 4 米、耳朵長達 1.9 米,以神秘的微笑著稱,被國外遊客譽爲“東方的蒙娜麗莎”、“世界最美雕像”。盧舍那,意爲光明遍照。佛像面部豐滿圓潤,頭頂爲波狀發紋,雙眉彎如新月,一雙秀目微微凝視下方,露出祥和的笑意,顯得睿智而慈祥。這尊盧舍那佛的形象是仿武則天的形象雕刻的,《大盧舍那佛龕記》就有“實賴我皇,圖茲麗質”的記載。大盧舍那像龕大型藝術羣雕體現了大唐帝國強大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顯示了唐代雕刻藝術的最高成就,更以其宏大的規模、精湛的雕刻成爲中國石刻藝術的典範之作。
龍門奉先寺盧舍那大佛
龍門奉先寺阿難與普賢菩薩像
龍門奉先寺迦葉與文殊菩薩像
龍門奉先寺天王與力士像
這裡有必要說一說惠簡洞。惠簡洞是位於萬佛洞南側的中型洞窟,咸亨四年由法海寺僧惠簡開鑿。洞窟西壁正中爲彌勒坐於高座之上,兩側雕出二弟子二菩薩。惠簡是大盧舍那像龕的“檢校僧”,負責開鑿大盧舍那像龕,故惠簡洞佛像的神態與盧舍那大佛如出一轍,阿難的形象也與盧舍那大像龕的阿難十分相似,侍立兩旁的菩薩與盧舍那像龕的菩薩像風格一脈相承,所以惠簡洞也被稱爲“小奉先寺”。
龍門惠簡洞正壁倚坐佛像(圖片來自《龍門石窟 2》)
與此相關的還有摩崖三佛龕。此窟中的七尊造像爲三身坐佛、四身立佛,中間主佛彌勒佛坐於方臺座上,頭頂僅雕出輪廓,未經打磨。
摩崖三佛龕中的未完成彌勒雕像
彌勒佛是“未來佛”,是釋迦牟尼的接班人。武則天鼓勵彌勒信仰,爲其登基製造輿論,登基後則自稱“慈氏”(即彌勒),摩崖三佛龕的開鑿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出現的,不過隨着武周政權的終結,摩崖三佛龕也中途停工。這組造像雖未完成,但爲人們瞭解造像的開鑿程序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作者介紹
圖片|翟德芳
排版 | 小謝
設計 | 尹莉莎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佈者【文博時空】所有。本App爲發佈者提供信息發佈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