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打造環黃海生態經濟圈產業高地

第二屆中韓貿易投資博覽會展廳一角。記者 汪子旭 攝

江蘇沿海地區的新興工商業城市鹽城,始終把融入長三角一體化佈局作爲城市發展的重大戰略。過去,以上海爲中心的發展輻射軸更多以滬寧、滬杭爲重點方向,近年來,隨着跨江通道、沿海高鐵網的日益完善,北向的滬鹽沿海發展軸逐漸形成了新優勢中國東部黃海沿線的新城市羣發展帶也已經形成。面對新一輪發展形勢,鹽城正立足自身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着力加快融入“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構建環黃海生態經濟

加快融入“雙循環”

當前,鹽城正持續推動構建環黃海生態經濟圈,深化對內對外雙向開放,在生態保護、海洋經濟等方面加強與環黃海城市之間的合作,努力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作出積極貢獻。

鹽城是上海北向發展軸上的重要城市。以上海爲中心的發展輻射軸,長期以來以西北向的滬寧、西南向的滬杭爲重點,近年來伴隨着跨江通道的建成,向北的滬鹽和向南的滬甬逐漸形成新的優勢。鹽城向北連接連雲港、青島,向南經南通接上海,承接上海的輻射條件日益改善。上海在鹽城還有307平方公里的“飛地”,與江蘇省合作共建的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已被列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集聚了臨港集團、光明集團等龍頭企業,滬蘇浙合作的正泰新能源項目開工建設,是承接上海和長三角地區產業轉移的重要載體。

鹽城也是淮河生態經濟帶出海門戶城市。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提出,將淮河打造成爲繼長江、珠江之後中國第三條出海水道,而淮河的出海口就在鹽城。鹽城積極參與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主動與上游各市開展合作,對接西向鐵路廊道,積極整合內河和海港資源,推動內河航道延伸到安徽、河南,將沿海開放的腹地效應有效輻射至更多內陸區域,正形成強有力的發展優勢。

鹽城還是沿黃海城市帶重要節點城市。2020年底,鹽通高鐵將實現貫通,並直達上海,這條高鐵不僅使鹽城和南通通車,更將有效連接起青島和上海,在黃海形成南北向的城市發展帶。現在,集港口、航空、公路、鐵路等於一體的現代化交通體系已經形成,特別是鹽青、鹽滬的全線通車,將進一步拉近沿線城市的時空距離,中國東部黃海沿線的新城市羣發展帶已經形成。以這一實力較強的城市發展帶聯動內外雙循環大勢已見,鹽城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

鹽城市市長曹路寶表示,隨着淮河生態經濟帶上升爲國家戰略,建設淮河生態經濟帶,打造中國第三條出海黃金水道,是帶動整個流域經濟融入全球航運體系與供應鏈,形成我國經濟第四增長極的關鍵戰略支撐。鹽城將積極參與和推進沿淮鐵路、港口航道建設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以及生態、產業等領域合作,努力將鹽城沿海開放的腹地延伸至更遠的內陸地區。

差異化競爭推動一體化發展

在一體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城市只有更加彰顯個性、體現特色、培育優勢,才能更好更快地發展。鹽城在全面融入長三角、環黃海以及“雙循環”的過程中,既深化合作,更展我所長,把自身的獨特優勢轉變爲差別化競爭力。

鹽城素有“東方溼地之都、仙鶴神鹿故鄉”的美譽,好生態也正是鹽城推動城市綠色發展的寶貴財富。當前,鹽城正在挖掘並放大生態優勢,培育溼地觀光、體育休閒、生態康養、科普體驗等高端旅遊業態,促進自然資本大量增值。主動對接上海的康養產業品牌資源,充分發揮溼地自然遺產、黃海森林公園等綜合效應,在鹽城東臺共建長三角地區高端康養基地。

同時,鹽城空間大,具備承載重大項目的良好條件。鹽城全市陸地面積達1.69萬平方公里,接近三個上海的面積總和。在沿海地區擁有51萬畝鹽田,均爲成片建設用地,有長三角地區最大、最具潛力的後備土地資源,可爲容納投資額百億元級甚至千億元級重特大產業項目提供空間。依託深水良港、河海聯動和成片建設用地的獨特資源,舉全市之力規劃建設濱海港工業園區,這個園區跨濱海、響水兩個縣,規劃面積616平方公里,是一個跨區域聯動發展的城市新功能區,有望成爲鹽城的“浦東新區”“江北新區”。

此外,鹽城農業強,在江蘇省乃至全國保供大局中發揮着積極作用。鹽城是長三角中心區唯一農業總產值超千億元的城市,以佔全國0.64%的耕地面積,生產了全國1%的豬肉、1%的糧食、2%的水產品、2%的蔬菜和3%的蛋類,上海市場銷售的農副產品約10%來自於鹽城。鹽城還是江蘇省唯一百億斤產糧大市,常年糧食種植面積1470萬畝左右,去年糧食產量712.3萬噸,可以滿足全省一半人口的糧食需求。今年,鹽城夏糧總產256萬噸,生豬存出欄數均居全省第一,不僅把自己的飯碗端穩端好了,也爲長三角乃至全國更多地區提供了豐富的優質農產品。

深化開放合作

打造產業發展新高地

鹽城與韓國隔海相望、一衣帶水,是鹽城發展的另一重要區位條件。鹽城正全面深化對韓合作,爲構建鹽城在中日韓“小循環”中作出示範。

2015年6月,中韓自貿協定簽署,鹽城被指定爲中韓產業園地方合作城市。2017年12月,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設立中韓(鹽城)產業園。

數據顯示,韓國已成爲鹽城目前實際使用外資第一大來源國。2019年,中韓(鹽城)產業園產城融合核心區簽約註冊設備投資超億元或1000萬美元項目46個,超10億元或1億美元重特大產業項目12個,其中總投資18億美元的韓國SKI動力電池項目2019年當年簽約、當年開工建設,今年10月底投產。新開工設備投資超億元或1000萬美元項目45個,完成工業項目供地1668畝,盤活低效廠房42.7萬平方米。新竣工英銳6英寸晶圓、阿特斯光伏電池等設備投資超億元或1000萬美元項目14個。今年前9個月,鹽城新設韓資項目16個,協議註冊韓資1.58億美元,實際使用韓資1.07億美元。

爲進一步深化對韓緊密合作,推動中韓(鹽城)產業園在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在第二屆中韓貿易投資博覽會期間,中韓(鹽城)、中韓(煙臺)、中韓(惠州)產業園、新萬金韓中產業園以及江蘇與韓國有關部門代表就促進中韓產業園“兩國四園”對接合作,創新後疫情時代中韓兩國地方經貿合作交流新路徑進行交流。“要堅持產城融合發展,加大項目招引產業培育力度,做大做強主導產業,推動全市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鹽城市委書記戴源說,近年來,鹽城以中韓(鹽城)產業園爲戰略平臺,全面深化對韓全產業鏈、全市域、全方位合作的國家戰略平臺,在重大產業、沿海發展、合作能級上求突破,全力打造產業發展新高地。

據悉,聚焦特色產業,鹽城正積極推動主導產業集羣化發展,圍繞汽車、鋼鐵、新能源和電子信息四大主導產業,整合產業鏈資源,全力打造一批千億級產業集羣、培育一批百億級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