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菜‧單-探索猶加敦半島大自然餽贈 臺北The Tavernist餐廳新菜上桌

享受〈脆皮豬五花、豬里肌〉時可以炙燒鳳梨、醋漬幹蔥搭配,並擠檸檬汁提味。圖/姚舜

INDEX

用柔軟溫熱的〈玉米餅〉包卷〈碳烤明蝦塔可〉,享受不同口感。圖/姚舜

享受〈脆皮豬五花、豬里肌〉時可以醋漬幹蔥、炙燒鳳梨和Al pastor醬搭配,非常美味。圖/姚舜

品嚐〈碳烤明蝦塔可〉時可搭配糖漬櫻桃蘿蔔片、酪梨醬和芹菜丁,塗上Mojo辣醬後再以玉米餅包捲入口。圖/姚舜

〈比目魚、墨西哥辣椒、玉米咖啡醬〉圖/姚舜

〈碳烤明蝦〉圖/姚舜

〈脆皮豬五花、豬里肌〉圖/姚舜

〈自然牛肋眼、牛骨髓、慢燉牛小排〉圖/姚舜

〈西班牙油條〉圖/姚舜

每一片〈Tortilla墨西哥玉米餅〉都是廚藝總監James Sharman自制。圖/姚舜

〈萊姆石頭湯〉是在碗內放了蛤蜊、萊姆片與炙燒後滾燙的石頭,再將富含膠質的濃郁雞湯衝入碗內。圖/姚舜

〈Tortilla墨西哥玉米餅〉上桌時都是用木盒盛裝,木盒內並放了熱石保溫。圖/姚舜

臺北東區精品酒店金普頓大安酒店12樓的〈The Tavernist〉餐廳新菜上桌,被封爲「最能定義當代摩登料理」的英籍廚藝總監 James Sharman,自9月赴墨西哥探索當地飲食文明返臺後,決定攜手老饕前進失落馬雅文明所在地-墨西哥猶加敦半島,共同探尋蒐羅大自然餽贈,喝〈石頭湯〉、用「玉米咖啡醬」爲比目魚提味,認識阿茲特克文化的傳統調料〈瓦卡莫雷醬〉(Guacamole),以及源自加那利羣島的西班牙莫喬醬(Mojo),用口舌領略失落的馬雅文明,傳遞過去臺灣少有的美食體驗。

「幾乎整座猶加敦半島都坐落在富含礦物質的天然井上」,這是探險家主廚James深度探訪墨西哥飲食文化後發現的重大心得。他說,猶加敦半島上的住民,從出生開始便攝入大量天然鹼性水與礦物,使他們飲食自然以酸與辛香料刺激味蕾。這個發現,成了〈The Tavernist〉本季「啓航墨西哥灣 猶加敦寶藏奇尋」六道式套餐的主軸。

James以馬雅古城梅里達(Merida)傳統住民料理〈石頭湯〉爲靈感設計了套餐竹一道菜〈萊姆石頭湯〉,他將蛤蜊、萊姆片還有炙燒過的石頭鋪在碗中,再衝入熬煮逾12小時的濃郁雞湯,藉石頭的熱度將海鮮煮熟,並藉酸鹼相融,平衝湯汁的風味,開啓味蕾。

根據馬雅經典《波波爾.烏》(Popol Vuh),神以玉米造人。在墨西哥人心中,玉米不只是食物,更是信仰、是大自然的餽贈。爲了深掘玉米最深層滋味,James以當地特有玉米咖啡爲謬斯,將乾燥玉米烘烤至焦糖色繼續加熱敖煮成醬,以玉米原始的甜味烘托〈舒肥炙燒比目魚〉細膩口感,並佐以墨西哥哈拉匹紐辣椒,味覺的層層疊疊撩撥舌尖。

「〈Tortilla墨西哥玉米餅皮〉要柔軟並帶有韌性,才能更均勻的包裹住餡料並推進咀嚼的節奏」,James說,硬脆的Taco其實是「美式墨西哥食物」,爲此,James弄了一臺墨西哥塔可制餅機(Tortilla Press)並不辭千里搬運回臺,自己製作餅皮。此次猶加敦半島美食的菜色,多數都可搭配溫熱玉米餅吃食。

猶加敦半島的港口城市普羅格雷索(Progreso)除是度假勝地也是漁業中心,吸引遊客前去享受當地海鮮料理。James以炭烤的方式,料理用奧勒岡葉、大蒜、橄欖油及豬油醃製肥美明蝦再碳烤,柔軟的玉米餅皮包裹整隻明蝦,佐以瓦卡莫雷醬(Guacamole)、白酒醋漬櫻桃蘿蔔,以及主廚特製西班牙莫喬醬(Mojo Sauce),一道菜可吃出不同風味,充滿食趣。

墨西哥是「吮指天堂」,行走在大街小巷隨時可見塔可攤販賣庶民美食,其中又以豬肉爲最。James設計〈脆皮豬五花、豬里肌〉以胭脂樹紅、孜然、鳳梨汁、白酒醋與多種辣椒、香料醃製的香煎脆皮豬五花和豬里肌,佐以傳統墨式烤肉(Al pastor)醬汁,加了梅斯卡爾酒(Mezcal)的醋漬幹蔥爲妝點,賦予這道平民小食新生命。重點是;好吃!

〈慢燉牛小排〉(Barbacoa)以墨西哥辣椒製成的綠色莎莎醬爲底,放上由牛骨及香料熬製的高湯低溫慢燉長達36小時的牛小排,將其撕成小塊後煙燻增添香氣。〈慢燉牛小排〉以及由多種墨式風味香料醃製而成的〈自然牛肋眼〉是療愈逸品,牛肉控非吃不可。

西班牙殖民爲人文薈萃的墨西哥添妝異域風采,又名〈吉拿棒〉的〈西班牙油條〉便是其殖民文化的延伸,如今它成爲墨西哥街頭最受歡迎的街邊小點。〈The Tavernist〉的〈西班牙油條〉以全澄清奶油進行油炸,Jamus併爲外酥內軟的〈西班牙油條〉準備了:肉桂糖、萊姆蛋黃醬、梅茲卡爾鳳梨醬、焦糖奶油冰淇淋和辣椒巧克力醬供食客沾食提味,從輕盈到濃厚,吃出不同風味。

INDEX

The Tavernist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

仁愛路四段27巷

25號12樓

(金普頓大安酒店)

電話︰02-2779-0688

(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