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葫蘆走向大世界

圖、文/第24屆魯臺經貿洽談會提供

葫蘆,音近「福祿」,因爲多籽,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像徵母體、生命之源。在壽光市稻田鎮,有一座佔地5000多平方米的葫蘆園,裡面的「葫蘆世家」中藏有形形色色的葫蘆作品,其中部分作品還曾亮相米蘭世博會,作爲國禮贈予他國。用其「掌門人孫希洲的話說,「每一件葫蘆作品都有一段塵封故事。」讓我們一起走進「葫蘆世家」…

「葫蘆世家」裡別有洞天「『葫蘆世家』從2012年開始籌備,那時候我在院裡種了一大片葫蘆,看到形狀好、成色好的葫蘆就把它們選進葫蘆藝術館裡。另外,還有我創作的葫蘆作品,也都擺放在這間藝術館裡。」孫希洲從1988年雕刻第一件葫蘆作品開始,他已沉迷於葫蘆雕刻30年。

來到孫希洲的「葫蘆世家」藝術館,這裡不愧爲「葫蘆的王國」。館內正中央,有一棵造型別致的大樹樹幹上掛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葫蘆。在這間葫蘆藝術館內,藏有近百個品種的上萬件葫蘆藝術品,小至幾釐米大至一米多,各式各樣的葫蘆應有盡有。藝術館內還藏有年代久遠的葫蘆器具,以及一些茶海香爐花瓶等葫蘆製作的藝術品,「這些都是葫蘆的衍生品」。

「看,這是當時爲米蘭世博會中國館山東活動創作的雕刻葫蘆《五牛圖》。」在高約55釐米、直徑約30釐米的葫蘆上,五頭牛形象各異、姿態迥然,或俯首或昂頭,或行或駐,活靈活現;簡潔的線條勾勒出牛的骨骼轉折,筋肉纏裹,渾然天成。 「牛是農民的命,我想通過這件作品來表達中國最古老的生活圖騰老百姓淳樸踏實的性格內涵。」孫希洲說。

「葫蘆世家」亮相米蘭世博會在2015年的米蘭世博會上,以「希望的田野」爲主題的中國國家館宛如一片花海氣勢恢弘、蔚爲壯觀。而在中國館展陳的第一篇章“天”展區,數十個圍繞中國夢、天人合一、中國館吉祥物創作的葫蘆雕刻藝術品錯落分佈在「麥浪」裝置上。作品上瘦勁挺拔的篆書、遒勁剛毅的中國印,營造出濃厚的中國風韻,這些作品均來自孫希洲的「葫蘆世家」。

「當時我們共爲中國館提供了20餘件大型葫蘆藝術品,以及300餘件小型葫蘆藝術品。」孫希洲告訴記者,除在「天」展區參展之外,他們的葫蘆藝術品還在中國館貴賓廳進行了陳列。圍繞國旗國際展覽局等主題創作的葫蘆藝術品,則作爲「國禮」贈送給聖馬力諾元首及多國貴賓。

以傳統民間工藝講述中國故事演繹民間精彩靠着對葫蘆雕刻的熱愛,這些年孫希洲源源不斷地創作出各種葫蘆作品,參加了不少文化交流活動。 2016年,「葫蘆世家」被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授予「山東省葫蘆雕刻研發基地」稱號;2017年3月,「葫蘆世家」受邀參加「文化中國走進東盟」活動,中國將「葫蘆世家」的葫蘆作品作爲友誼載體贈予泰國總理;2017年9月,「葫蘆世家」受邀在山東省與日本山口縣友好35週年慶典上展示非遺技藝,作品被山東省作爲外交禮品贈與山口縣…

「山東是中國葫蘆的發祥地之一,民間大規模刻繪的歷史可追溯到明末,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孫希洲告訴記者,他喜歡葫蘆,是因爲「葫蘆雖小卻藏天下」,「每一個葫蘆都有不同的造型,經過純手工雕刻,成爲獨一無二的工藝品。」以傳統民間工藝講述中國故事,以葫蘆雕刻演繹中國精彩,打造中國葫蘆典藏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