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又失敗了?

01

小紅書不上市了?

電商一直是互聯網最隱秘的江湖,不僅有阿里巴巴這個超級巨頭牢牢把持王座,同樣還有京東這樣的準巨無霸。

對於所有的電商創業者而言,阿里京東似乎就是他們的蒼穹之頂而無法逾越,然而拼多多的異軍突起卻讓行業重新相信,電商領域依然存在創業奇蹟。

2018年7月,拼多多登陸納斯達克,股價開盤報26.5美元,較IPO價格19美元高39.47%,收盤價報26.70美元,較IPO價格漲40.53%。首日市值爲295.78億美元,超過了老牌互聯網公司攜程,“殺”入中國互聯網公司TOP10。

作爲電商新貴,拼多多的崛起得益於其創新的社交電商模式。

在傳統電商接近天花板之際,新模式的電商成了“後浪”們的主要發力點。

但想法美好,事實總是殘酷。拼多多的成功只證明了一個道理,強者的成功之路往往不可複製——拼多多之後,電商再無奇蹟。

今年是小紅書創業的第9個年頭。

《人民日報》曾經有過這樣一個總結:“小紅書=亞馬遜+Instagram。”換言之,小紅書是一個融合了“電商+社交”的平臺,這樣的評價聽起來簡直太美好了。

說小紅書是國內跨境購物平臺的鼻祖並不爲過。

至今已經歷6輪融資,最近一輪是發生在2021年11月的融資,由騰訊、淡馬錫等機構領投,阿里巴巴等機構跟投,融資金額爲5億美元。

此輪融資後,小紅書估值達200億美元。也正是這一輪融資,使得小紅書在同類社區平臺中估值遙遙領先,是微博市值的4倍,知乎市值的20倍,B站市值的2倍多。

同樣以內容社區標榜的B站、知乎,一個在去年3月上市,另一個在今年4月上市。

以小紅書的估值體量,在上市後成爲一個B站2.0或者知乎3.0不算啥難事。

但這事還真的難,難就難在小紅書幾次上市的傳聞,都出了烏龍。

想到之前微博、知乎此類平臺赴境外上市,近乎一氣呵成,偏偏輪到了小紅書,這就難產了。

02

小紅書的資本夢

小紅書的IPO之路,還得從一個人的入職說起

——楊若。

2021年3月,楊若加入小紅書,擔任公司CFO一職,負責公司財務戰略的制定、財務管理及內控等工作。

公開資料顯示,楊若的履歷爲:

2000年,中山大學會計和經濟學專業本科畢業;

2000年-2003年,在普華永道擔任高級助理;

2003年-2004年,在美國聖母大學攻讀會計學碩士;

2005年-2010年,就職於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舊金山分;

2008年-2010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MBA;

2010年-2021年,花旗集團TMT投資銀行部擔任亞太區董事總經理;

2021年2月-2022年9月,任小紅書CFO。

他曾參與的項目包括但不限於58同城、YY、中通快遞、世紀佳緣、國雙軟件、萬國數據等公司的美國IPO,分衆傳媒、天合光能等公司的私有化,文思和海輝的合併,騰訊債券發行等。

在金融圈有着豐富的經驗。因此,熟悉二級市場運作和財務審查工作的楊若,對操盤小紅書上市是再合適不過的。

在楊若入職一個月之後,便有消息傳出小紅書計劃在年中赴美IPO,募集約5至10億美元。甚至有知情人士透露,小紅書已經秘密提交了美國上市申請。

但僅三個月後,小紅書將暫停在美上市的消息又傳遍網絡。同時,據彭博社消息,小紅書考慮將上市地點從美股轉回港股,計劃募集至少5億美元。不過,小紅書對此消息進行了否認。

之後,到了10月,仍有媒體不斷在關注小紅書上市計劃,分析小紅書可能最快在2021年提交在香港IPO申請。

等到2021年底,小紅書上市依舊沒有動靜。

直到最近傳出個大新聞:

楊若離職了。

近日,小紅書CFO楊若已正式離職,加入復星集團。小紅書方面稱,因家庭原因辭職,並感謝他在職期間爲公司的付出,祝他一切順利。

CFO離職,無疑會對上市進度造成影響。

廈門國家會計學院的黃世忠教授曾給過CFO(或財務總監)一個通俗而精彩的總結:

CFO (或財務總監)=“增值高手”(價值鏈管理)+ “消防隊長”(危機和風險管理)+ “圈錢大師”(融資策劃)+ “政治家”(組織協調)+ “大玩家”(收購兼併)+ “鐵公雞”(預算及成本控制)+ “算計師”(納稅策劃)+ “裁判員”(業績管理與評價)+ “吹鼓手”(內外財務溝通)+ “電腦黑客”(ERP系統)+ “替罪羊”(財務醜聞受過者)。

從楊若的履歷以及小紅書最迫切的需求來看,聘用他最主要就是幫忙完成上市這件事。

或許他本人也覺得短期完成目標無望,遂選擇提前跳船。

前腳剛離開小紅書,後腳加入復星集團。一句“家庭原因”,是雙方最體面地告別。

成立近9年、月活過億、7輪融資200億美元估值,IPO已經是必選項的小紅書終究還是沒迎來高光時刻。

03

出了啥事?

CFO離職代表小紅書短期內很難上市。

但這與小紅書亮眼的業績表現完全相悖。

這兩年小紅書正處在業績高速增長期。據Quest Mobile數據,從2020年至今,小紅書的DAU已經從2000萬增長至6500萬,MAU已經達到約1.6億。

隨着用戶粘性的增加,小紅書營收也實現了翻倍增長,其中廣告業務做出了突出貢獻,佔小紅書總營收的比例高達80%!

據天風證券,2020年小紅書廣告業務營收實現了3倍增長。

2022年,小紅書內部定下了240億元的廣告收入目標,較去年增長超過一倍。

要知道,今年二季度B站廣告營收爲11.58億元;知乎同期的商業內容解決方案業務收入爲2.4億元;微博今年二季度廣告收入也不過20多億。

按照小紅書的目標,拆解過後的單季度廣告營收在60億元左右,超過B站、知乎和微博之和。

那麼,動輒成倍增長的小紅書,爲什麼上市如此艱難呢?

見微知著,其實近段時間電商們的日子並不好過。

前段時間,母嬰商城蜜芽在官網發佈公告稱,隨着用戶購物習慣的改變,公司決定將於2022年9月10日停止蜜芽App的服務並關停下架。

十年燒光1300億,曾經被大家視爲黃金賽道,吃着最優質私域流量的垂直電商走進歷史塵埃。

小紅書雖在時下依舊火熱,也同樣陷入困境。這種困境來源於兩方面:

一是外部環境的惡化。

日經中文網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全球共存在1100家獨角獸企業,較10年前增長了近30倍。

獨角獸數量激增,除了說明新經濟在過去10年蓬勃發展,涌現了許多創業新秀之外,也揭示了一個困境——能如願登陸二級市場的獨角獸正在減少,大量初創企業都擋在交易所門前。

可是伴隨着美聯儲加息週期的延長和遠超外界預期的加息力度,全球股市承壓將成爲常態。

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都進入了寒冬,獨角獸的處境只會更難。

所以,類似於小紅書的這類獨角獸的上市之路,在美元加息週期內會變得愈發艱難。

要不怎麼說夜長夢多、遲則生變,如果小紅書早點把上市計劃提上日程,也許早就成功上岸了、

另一方面是小紅書的流量雖大,但內容質量極爲低下,時刻面臨監管風險。

這幾年,選在互聯網公司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是什麼?

不是流量見頂,不是模式單一,是監管。

2021年4月,一筆天價罰金空降熱搜,引爆了全網。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在國內網絡零售平臺服務市場實施“二選一”的壟斷行爲作出了行政處罰。

開出了182.28億元的天價罰單!

2021年10月,由於濫用在中國境內網絡餐飲外賣平臺服務市場的支配地位,美團被罰34.42億元。

今年7月,監管層列舉滴滴存在16項違法事實,開出80.26億元的罰單。

小紅書,別看它現在蹦躂得歡,說不準下一個被罰的就是它。

相信說起小紅書大多數人的感覺就是和知乎那種“人在美國、剛下飛機、謝邀……”的凡爾賽類似。

小紅書一直以來都被一種“人人20歲出頭,人人都出門法拉第,住的都是大別墅,背的都是愛馬仕”的奢豪生活所聞名。

裡面充斥着大量不符合核心價值觀的內容。

成人禮物是瑪莎拉蒂路虎奔馳保時捷,有夢幻一般的梳妝檯和衣帽間。

老公是隱形富豪,從高中初戀到結婚,迪奧口紅香奈兒包,逢年過節驚喜連連。

精美的下午茶、星級酒店打卡、出國旅行、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奢侈品。

這些女生的“夢想”在小紅書博主眼裡都是家常便飯,她們的世界裡只有“美好”。

她們告訴你如何挑選奢侈品、時裝,下午茶,星級酒店,如何拍美美的照片發朋友圈,還告訴你美好的事物會如約而至。

卻唯獨沒有告訴你,她們是如何賺到那麼多錢。

以前,有好事之人大致統計了一下:

2020年,瑪莎拉蒂中國區銷售數量是4220輛汽車。

同年小紅書上至少有7600人收到了他們新買的瑪莎拉蒂。

說是炫富經濟,倒有點給他們臉上貼金了。這是妥妥的垃圾信息,卻讓不少人“甘之如飴”。

何況,大量營銷文案,從頭到腳都散發着工業流水線式的“機油味”,幾乎像是同一個廠家批量生產的。

“這個辣條絕絕子!姐妹們給我衝~~”

“清冷斬男香水!被路人追問鏈接追了八條街!”

“塗了之後身體白到發光!這個橡皮擦美白磨砂膏我愛了!”

“超顯白初春柔霧糯嘰嘰蜜桃色!綠茶減齡妝的心機~”

“深圳小首爾|濟州島風下午茶最全打卡拍照攻略!”

還有隨處可見的“軟糯”。粉底軟糯,高光軟糯,腮紅軟糯,眼線筆軟糯,裙子軟糯,毛衣軟糯,頭髮軟糯,美瞳軟糯,吃的軟糯,喝的軟糯,顏色軟糯,質地軟糯,性格軟糯.........

誠然,標題賣點明確,直擊內容,頗具“網感”的營銷話語,卻是初看耳目一新。但所有人都來這麼一套,看久了也自然形成“精神免疫”,甚至厭煩。

一個公司到底有沒有向上空間,是不是蒸蒸日上,財報數字或許會騙人,但裁員公告一定不會。

4月22日,據36氪、華夏時報、證券時報等多家媒體報道,內容社區小紅書近日開啓了一輪大規模裁員,整體裁員比例接近20%。

假如小紅書真能每年翻倍的增長,爲啥員工越招越少了?

難不成在電商領域率先實現智能化,一鼓作氣搞成了產業升級?

事實是互聯網廣告市場的寒冬來得比想象中更快、持續得更久,嚴重影響其核心業務的造血能力。

在新消費品牌集體跌落神壇、網紅經濟褪色的背景下,靠着“網紅句式”的病毒般的營銷,能幫小紅書逆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