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久期要收益,超長期城投債存量超6000億

財聯社12月18日訊(編輯 李響)在流動性寬鬆和資產收益率下行的矛盾中,拉長久期已成爲2024年各大機構博取高額收益的主流策略。若以剩餘期限5年(不含)以上的債券品種視爲超長期信用債(超長債),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6日,超長城投債共計6592.52億元,較去年同期4382.09億元增長50.44%,相較於存量規模更大約6.23萬億(含鐵道債)的超長產業債,超長城投債年末流動性修復,估值更高,整體交易熱度相對佔優。

從12月初定調“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機構搶跑來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較快。在年末期限利差再次走闊,票息保護進一步弱化之際,不少機構重拾超長信用債。在多位機構人士看來,在明年供給及久期中樞拉昇下,城投債仍是信用配置最核心的資產,超長信用債或將成爲代替普通信用債獲取超額收益的重要品種。

國聯固收研報數據顯示,超長城投債主要分佈在廣東、江蘇、北京、山東、四川等地,其中較高評級加權期限10年以上的規模最大,佔比接近一半,相較於平均估值更低的產業債(僅2.4%左右),存續超長城投債300億以上的地區如山東、四川、重慶,平均估值達到2.70%、2.55%和2.56%,而化債重點地區如雲南、天津、廣西、遼寧等估值水平也較高,平均估值分別爲3.63%、3.25%、3.16%和3.18%,在年末化債方案落地疊加機構“搶跑”情緒升溫下,12月初一級市場加權平均認購倍數3.56倍,達到歷史高點,認購情緒明顯好轉。

機構人士認爲,今年以來超長債的熱度整體提升,不僅僅在於向久期要收益,而是供需不匹配疊加發行期限整體拉長的大趨勢,但對於明年是否能重演今年上半年的行情,則取決於配置和交易力量的轉換。

從配置超長債的主力機構來看,保險得益於負債端的穩定,無論是在債市回調後期還是在債市持續走牛行情中,都往往是最先開始增配超長信用債的機構。機構數據顯示,如今年3月超長信用行情伊始時,保險機構增配金額達到歷史淨買入高點的242.97億元。

“保險資金走勢有較強的風向標屬性,如在10月初的配置時點內,保險公司淨買入最明顯,哪怕是在調整週期內,仍然以較大規模的淨流入爲主,不過近期逐周有所減弱,但仍維持淨買入”,有券商分析師指出。

不過從12月以來利率及信用的持有期回報表現來看,信用債的持有回報整體跑輸利率債,尤其是超長端表現,落後幅度較大。

據民生證券統計,12月以來(截至12月20日),各期限國債錄得0.37%-5.63%的正收益;其中,10年期國債持有回報接近3%,30年期國債持有回報超過5%。而各期限、各等級信用債雖亦錄得0.25%-2.80%的正收益,但整體落後於利率債0.10%-1.50%,尤其是長端及超長端,落後幅度超100bp。作爲拉久期獲取超額收益的超長債而言,當前是否仍是值得買入的時點?

有機構人士認爲,隨着利率市場行至壓力位,在流動性寬鬆下將逐步傳導至信用債市場,信用“跑不贏”的趨勢或有所改善,“近期各大機構對於明年的考覈指標均已下達,年初開門紅衝刺下,機構增配信用債的力度將有所回升,信用債期限中樞擡升預計將成爲長期趨勢,超長信用債或將成爲代替普通信用債獲取超額收益的重要品種。

中信證券在最新研報中也認爲,從明年化債邏輯來看,目前城投利差整體較年內低點仍有下行空間,此外爲增厚收益,城投債拉長久期傾向明顯,長久期信用債換手率相對較高,城投債仍是明年信用配置最核心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