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老廣尋味春節美食記憶

文/羊城晚報記者 鄧偉東 實習生 盧黛韻 鍾婧萍 圖/實習生 盧黛韻 鍾婧萍(另署名除外)

春節,作爲中華民族集家庭團圓、祈福辟邪爲一體的民俗大節,延續數千年的美好寓意代代相傳。而其中的春節美食,作爲這個節慶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後廚的煙火氣息到餐桌上的味覺享受,無不勾連着一代又一代人對過年的美好記憶

“煎堆碌碌,金銀滿屋年糕年糕,年年高升。”1981年在廣州出生的司徒憶起兒時春節美食時,依然會想起這幾句從奶奶那裡聽來的打油詩。廣州人過年有“開油鑊”的風俗,以此寄託來年紅紅火火的美好祝願,而煎堆、年糕、油角……則是在廣州過年最常見的年貨美食,它們不僅傳遞着過年的信息,還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人對春節美食的回憶。

在廣州,這份對傳統美食的回憶,會隨着代際變化而不同嗎?從60後到00後,不同代際是如何回憶他們心目中過年傳統美食的故事?在他們的敘述中,有哪些可以引起你的共鳴,有哪些會讓你尋回當年的記憶,那些逐漸遠去的美好場景又重新曆歷在目……

60後-70後

親鄰同慶——更惜往日美好

對於60後的老廣來說,記憶中的春節美食更多滿足了平常日子的一份期待。在物質條件尚且匱乏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多數普通家庭在一整年能夠吃上豐盛菜餚的時候都在春節。年前幾乎每個家庭都會準備油角、煎堆、蛋散賀年食品,鹹甜皆備的味覺搭配是那個年代的共同回憶。

60後老廣理髮師大叔,當記者問及他們過年會吃什麼傳統美食時,他隨口就說出一串:白斬雞、扣肉、蠔豉豬手、年糕、蛋散、糖冬瓜、糖蓮藕……而這些食物不是孤立的味覺享受,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分享美食的家庭氛圍

作爲家中長輩,他很重視年夜飯,“在外地工作年輕人,無論距離多遠,過年一定要回家吃年夜飯。”他說,孩子在外地工作,一年相聚不多,因此更珍視過年的團聚時光。大叔對現在過年的年味變化也很有感觸:“現在年味沒那麼濃了,以前大家雖然窮,但是人情味卻很濃,過年的場景熱鬧又溫馨街坊鄰里互相幫助,一起包油角曬糖冬瓜,互相交換新鮮出爐的美食是常態,家家戶戶的來往都非常密切。”

而同樣是60後的張阿姨一家近幾年卻重拾傳統,“孩子常年在外,加上現在大家都愛刷朋友圈,春節在家如何過都快要做直播了。”她說,現在孩子們反而主動要求回家能認認真真按傳統過個“超典型老廣春節”:包油角、炸蛋散、蒸糕、炮製春節大餐……孩子們希望外地一起工作的小夥伴能即時圍觀自己在家過年的地道老廣生活和快樂場景。如今,張阿姨對老廣的年味不再是回憶,而是“實戰”。

記者探訪老街坊時,不少70後都表示了相似的看法:“以前過年很熱鬧,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做各種美食,一做就會延續七八天。”在荔灣區恩寧路一家古色古香的銅器店鋪中,70後老闆娘說:“現在條件好了,人們獲得幸福感反而變難了,以前一年到頭期盼着過年,等待的過程很令人回味。”她回憶起剛到廣州那幾年的春節氣氛,感覺以前的年味更濃。婚後隨丈夫來到廣州,此後的春節老闆娘都在廣州度過,如今已過了二十七年,對廣州的瞭解不亞於本地居民。

她說,現在物質條件豐富了,人們對某種美食渴求減少了,但隨着晚輩外出工作常年不在家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家人對過年的期盼也在發生變化——大家對團圓的期盼更爲迫切,團圓遠比豐盛的菜餚更有意義。

80後

角色交接——傳承老廣習俗

“煎堆碌碌,金銀滿屋。年糕年糕,年年高升。”1981年在廣州出生的司徒憶起兒時春節美食時,依然會想起這幾句從奶奶那裡聽來的打油詩。廣州人過年有“開油鑊”的風俗,以此寄託來年紅紅火火的美好祝願,而煎堆、年糕、油角……則是在廣州過年最常見的年貨美食,它們不僅傳遞着過年的信息,還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人對春節美食的回憶。

上世紀70年代末,邁入改革開放的中國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80後,作爲親歷社會飛速發展的一代,豐富的物質條件分散着他們對春節傳統美食的期盼。春節作爲家庭團聚的節日,在80後腦海中,和春節有關的美食記憶幾乎都和父輩過節的習俗息息相關。

80後“靚湯達人”鄭雅甄是個地道的廣州人,曾受邀參加《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錄製,她講究按時令煲湯,注重飲食健康和養生,而這些飲食習慣都受父母日常生活的潛移默化影響。在鄭雅甄的春節美食記憶中,“以前奶奶會做蘿蔔糕,用石磨把米磨成漿,那時我會幫奶奶勺米。”

參加工作後,鄭雅甄受到父親啓發開始研究廣式靚湯,現在,每逢春節,她會準備馬蹄糕、蘿蔔糕、蛋散,油角作爲過年美食。作爲80後,在春節美食的轉變上,最明顯的還是角色轉變——年夜飯從小時候由父母長輩操辦,現在則由她主要負責。一家人的過年飲食也在長輩的影響下得以繼承和不斷改良。

在採訪中,同樣是 80後的蘭蘭作爲地道廣州人,她熱情地分享了自己兒時的過年回憶:“外婆會親自動手製作美食,幾個女兒也會過來幫忙,大家把家裡擠得滿滿的,各種美食陸續端上飯桌。”

在她的記憶中,家的分量很重。“我印象最深的是外婆過年時會獨自在狹小廚房忙碌,即便外婆說廚房太小不需要別人幫忙,媽媽都會主動留下,兩人一邊做菜,一邊在廚房聊各種事情。”在蘭蘭的心目中,母親都心疼孩子,希望他們能好好休息,但誰又不心疼自己的媽媽呢?親情維繫從此在她心中紮根發芽,“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可能就是小時候耳濡目染而來的。”

同樣有這種感受的還有從事美術設計的曉美,她本身是個東北人,但來了廣州在同事的帶領下,慢慢學會了包油角,還會製作一些簡單的廣式糕點,“現在我會主動給父母製作廣式春節美食,小時候我可是隻負責吃的那一個。”長大後深刻的生活感受讓她對家庭責任生活觀念有了不一樣的認識:“生活的意義取決於自己對生活的熱愛程度。”

90後-00後

回憶漸遠——期盼新鮮體驗

“現在的春節美食都有現成可以直接購買,年輕人不想費時間準備,因此,年味也就變淡了。”記者採訪一位70後便利店大叔時,他想起了自己的孩子,由此也道出部分廣州年輕人因缺乏過程而造成年味變淡的原因。

據記者的簡單的隨訪調查統計中,60位90後-00後中,近七成感覺“年味淡了”。問及原因,大部分人表示如今物質條件豐富,過年的祈盼感比小時候減少了許多,美食的吸引力也比較小,現在對過年更多的感知主要是家庭團圓的溫馨氛圍。

這也呼應了調查問卷“對比小時候,現在對春節美食會有什麼特別期待?”大多數人選擇程度較弱的“有點期待”。的確,比起60後-70後記憶中的春節,廣州部分年輕人少了對傳統美食的懷念;比起80後開始的轉換角色、要承擔更多家庭責任,90後-00後因缺少生活歷練和家庭承擔,目前還缺乏對家庭義務的認知。

物質豐富和線上社交的便捷,正在改變傳統意義上的年味樂趣。記者調查時發現,比起長輩對廣州傳統美食的熟悉,90後-00後對本土春節美食缺乏探索的熱情和興趣,和傳統美食之間似乎還有一定的距離,他們更希望能跳出固定的過年模式,不斷去發掘新鮮的味覺享受。

記者訪談時00後小江表示:“長大後覺得過年的活動不再新鮮,自己只會當成應酬長輩的常規事務去完成。”但他個人卻願意嘗試去不同城市感受當地過年風俗、體驗當地不一樣的地道美食——越傳統越好。

對“嘗試不一樣”這點,00後小蔡也表達了相似的看法:“在傳統的美食基礎上,我每年都會去嘗試新美食,期望能帶來味覺上的享受。”

面對這種情況,作爲對嶺南文化頗有見地的60後,廣州著名設計師羅思敏表示:“雖然很懷念以前的年味,但每個年代的人都有不同的食物喜好,隨着年齡變化,很多認知會隨着自己內在需求而慢慢發生改變。”

“沒必要強迫年輕的人喜歡什麼。”羅思敏坦言,年輕人對事物充滿好奇和新鮮感是正常的。家庭團圓的儀式感需要傳承,這也是維繫一家人關係的紐帶。因此,年夜飯就成爲春節不可或缺和永不過時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