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暢其流”折射消費潛能
手機上下個單,馬上就有快遞員上門攬收;哪怕是偏遠的小山村,網購的包裹也能準時送達;鄂州花湖國際機場每天零時後,一架架全貨機接續起落,送出"中國造"的同時又帶回世界各地的特色鮮貨……如今,一張覆蓋全國、深入鄉村、通達全球的服務網絡,正支持中國快遞不斷站上新高度。這不僅凸顯了快遞行業發展的強大韌性,也折射出我國消費市場的巨大潛能。
快遞,一頭連着生產供給,一頭連着消費需求。這些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實現了從"年均百億"到"月均百億"的巨大跨越,這背後是我國物流體系的不斷優化升級。隨着進村、進廠、出海工程的加速推進,快遞服務場景越來越豐富,服務觸角加速延伸。400多個專業物流園區、近3000個分撥中心、41.3萬處營業網點(服務站)在全國各地有序分佈,無人機、無人車等智能設備設施加速佈局,有力支撐2024年1745億件包裹高效運轉的同時,助力加速"物暢其流"。
跨越式發展背後也是超大規模市場的有力支撐。去年全國網上零售額增長7.2%,連續12年成爲全球最大網絡零售市場,這爲快遞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從區域結構看,去年以來,行業企業積極破解新疆、內蒙古等地"不包郵"問題,有力激發中西部地區消費潛力。2024年,中部、西部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30%、35%,成爲支撐快遞規模增長的新引擎。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快遞業務增長源於消費需求有效釋放。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圍繞"大力提振消費"作出工作部署,再到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加碼促消費,消費市場活力持續攀升。2025年,消費潛能將加速釋放,快遞業仍將保持穩步上升態勢,更多人會享受到便捷的寄遞服務。(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吉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