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謝錦芳》都是AI的錯
手機叫車平臺Uber在各國迅速拓展市場以來,引發許多抗爭。臺灣的計程車司機經常發動遊行,抗議Uber白牌計程車違規搶客,讓他們的日子難過。然而,人工智慧(AI)發展超乎各界想像,不久的將來,自動駕駛Uber車隊上路,將取代計程車司機,屆時運將們該向誰抗議呢?
現實生活中,各種AI已悄悄包辦人們在食衣住行各種需求,可以幫你煮咖啡、買菜、洗菜、烹飪、洗衣或協助銀行審覈放款、進行投資理財規畫;在AI工廠裡,各式AI24小時工作,不必輪休也不會罷工,大幅提高生產率,並降低成本,取代大量生產線作業員。
隨着AI的功能越來越強大,許多重複性、低階的工作將被AI取代,電話行銷、銀行櫃員、計程車與卡車司機、會計師與律師助理等,很容易被取代。未來,媒體工作者也難逃被AI取代的趨勢。
《華盛頓郵報》於巴西里約奧運期間,利用人工智慧軟體報導運動比賽;《洛杉磯時報》利用AI處理2014年加州地震新聞,3分鐘內發送出去,又快又準;美聯社、路透利用AI報導企業獲利、運動賽事,有10倍以上稿量;日本通訊社JX的AI記者每秒產出200則速報。英國通訊社Urbs Media每月由AI產出3萬則地方新聞,涵蓋健康、犯罪、交通、教育、環境、社會政策、人口等層面。隨着AI功力增強,人類記者必須仔細思考自己存在的意義了。
AI革命對社會的衝擊,遠比工業革命來得大且深遠。早在1930年代,經濟學家凱因斯曾預言,「未來人們的工時可能縮短,假期增加,我們孫子輩可能每天工作3小時就夠了。」這項預言,在AI全面進擊的時代,可能真成。如果你從事的是利用AI且富創意的工作,很快站上金字塔頂端;如果從事的是低端且重複性工作,將淪爲失業一族。
AI革命對個人、企業、社會到國家都造成衝擊。擁有龐大數據的國家,如美、中等AI超級強權與谷歌、臉書、阿里巴巴、騰訊等大型企業,將主宰未來AI的世界,AI強國與弱國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善用AI的超級企業與落後企業之間的差距也擴大。同樣地,能夠研發與利用AI的人才,可以累積巨大財富,其他人則望塵莫及。
面對AI的潮流,從國家的角度看,唯有積極發展AI以及相關的應用,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否則許多層面將受到AI強國的宰制。較令人擔憂的是,未來貧富差距將進一步惡化,這對目前財富分配不均的國家將造成更大沖擊,對各國政府形成嚴峻的挑戰。對此,創新工場董事長兼執行長李開復提出「社會貢獻津貼」的做法,可能是一個解決方案。否則,未來各行各業都有人走上街頭抗議,而且龐大的失業潮短期內難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