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文物保護走向文化自然遺產複合保護
新華社北京7月26日電(記者王立彬)文物保護離不開社會生活與自然空間,我國文物保護正走向文化自然遺產複合保護,成爲生活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
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在第五屆中國景區創新發展論壇暨中國旅遊景區協會二屆五次理事會上說,文物保護過去是保護一個點、一個面、一座橋、一個塔、一個古建築羣等,文化自然遺產保護還要保護人們的生活空間,從宮殿、寺廟、紀念性建築延伸至人們居住的房子、工作的工廠。人們生活的歷史街區、傳統村落、民族村寨也在變成保護對象。比如火星探測活動工作空間當天就要開始保護。從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到中國女排訓練基地都是保護對象,它們普普通通但是維繫着人們的鄉愁,是文化記憶的最可靠載體。
據介紹,隨着理念更新,文物保護與社會、自然的不可分割性日益明顯。過去泰山保護的是摩崖石刻,但石刻與山體不可分割,石刻內容與泰山文化不可分割,我國開創了把整體泰山作爲一個項目申報世界文化自然遺產的先例。此後廬山、青城山、峨眉山、武夷山、黃山等全部進入世界遺產名錄。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又名複合遺產或混合遺產,據自然資源部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數據,我國是世界遺產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自然遺產、雙遺產數量均位列世界第一。
第五屆中國景區創新發展論壇暨中國旅遊景區協會二屆五次理事會於26日結束,會議就景區在復工復產中創新、文化自然遺產複合保護等取得廣泛共識。文化自然遺產複合保護最重要理念一是時代傳承性,二是公衆參與性。單霽翔說,時代傳承性表明每一代人都有保護責任,子孫後代都有文化遺存的享用權利;公衆參與性就是文化遺存保護進入千家萬戶,不再是政府或文物部門專利,要把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受益權交給億萬民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