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is足跡/臺灣最後的鑄字行
圖・文/Whereisx足跡
小時候我們就有讀過中國人的三大發明:火藥、指南針以及印刷術。其中,活字印刷從宋朝畢昇發明至今,也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一千多年之間,不論是西方還是東方,都是以畢昇這樣的技術爲基礎,對於學問、知識以及歷史的傳遞,製作了一本又一本的書籍。而這樣的技術,在一千年之後,幾乎被人類新的科技文明所打敗。數位出版的活躍,使得臺灣的鑄字行從1985年的50,000家,到1995年的5,000家,接着在2000年的時候,全臺最大的鑄字行中南行宣佈關閉,到了2008年全臺只剩下4家半的鑄字行,而今年(2013年)臺灣的鑄字行,只剩下在臺北市大同區的日星鑄字行。
日星鑄字行的老闆張介冠,已經是第二代。張介冠的父親張錫齡原本是一個印刷工人,他16歲就進入報社的印刷廠工作。後來離開報社,原本找了朋友要開一間印刷廠,但是卻因爲已經訂好的印刷機沒有辦法如期交貨,使得張錫齡轉而在1969年的時候,開設日星鑄字行。那時候剛好趕上臺灣印刷業蓬勃發展的時候,1976年的時候應該是最風光的一年吧,張錫齡帶着兒子張介冠,每天必須在400度的高溫下鑄出10萬個以上的鉛字。不過,物換星移現在日星鑄字行一個月鑄字的時間,還不到8個小時。
對於鑄字行來說,最重要的財產就是要鑄鉛字的銅模,這些銅模可以說是活字印刷的根本。目前日星鑄字行保存了三十多萬字的漢字銅模。「臺灣的鑄字行的銅模,大概可以分成三大支,一個是在二次大戰之前,由日本人留下來的漢字字模,另外一個則是在1949年國民政府從上海帶來的上海字模,以及在1949年之後,由臺灣的鑄字行同業間自行開發的臺灣字模。」張介冠簡單的把臺灣目前使用的字模,做了分類。據說,1949年從上海帶來的字模來頭不小,這是依照前清的一名上海進士所寫的字帖製作出來的,因爲他的字綜合了褚遂良以及顏真卿的風格,在閱讀上以及視覺上都特別的清爽,還曾經被當時的蔣介石指定爲官方文書的指定用字。
不過,這些歷史悠久,文字優美的銅模,卻在21世紀初期,因爲數位印刷的普及,幾乎被重新丟回鍋爐裡頭,銷燬殆盡。張介冠因爲不忍這項美麗的文化,被時代的巨輪壓垮,於是他開始自力復刻這些老字模。「這些字模要復刻,沒有那麼容易,雖然有不少的大學生們非常熱心的想要來幫忙,但是因爲現在很多中小學已經不再教授書法,所以這些熱情的孩子們,有時候無法準確地分辨每一個字的重心該放在哪裡。」張介冠實在無法想像,怎麼會有人對於我們身邊的文字如此的無感,而且無知。
活版印刷的字體與數位排版印刷的字體有什麼不同?舉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從麪包工廠出來的麪包與街坊小店的麪包店所做的麪包,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感情。那這張「墨」字來說,打了圈的字是活版印刷的鉛字所印出來的字,而其他的都是數位排版印刷的墨字,看出不同的地方了嗎?是的,就在那四個點,活版印刷因爲是從真實的字帖上臨摹下來的,所以一筆一畫都帶着感情與韻味。像我們這樣的出版人,也經常會感嘆,爲什麼一樣是使用漢字的日本,他們所做出來的印刷品,總是特別的有味道。歸根究柢,「字型」是最關鍵的因素,沒有活版印刷的鉛字當基礎,就沒有辦法創造出美麗好看的字型,最後印刷品只能使用永恆的「細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