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大師林語堂與一個閩南小鎮的因緣際會

本報訊

「我是漳州平和縣人,是一個十足的鄉下人。我的家是崇山峻嶺之中,四周都是高山……我經常思念起自己兒時常去的河邊,聽河水流蕩的聲音,仰望高山,看山頂雲彩的變幻。」1971年,76歲的林語堂抑制不住對故鄉的思念,在《我的家鄉》一文中這樣寫道。

1895年,著名學者、文學家林語堂出生在漳州市平和縣阪仔鎮一個基督教家庭,父親是教會牧師。林語堂在阪仔接受了啓蒙教育。

「在林語堂的成長過程中,家鄉不僅僅給予他物質和區域的記憶,更給予他精神和文化滋潤。」42歲的黃榮纔是平和縣林語堂文學館館長,一提起林語堂就來了興致。

黃榮才的引領下,我們來到了林語堂故居。故居坐落在阪仔鎮中心小學校園的一角,這裡原有大小禮拜堂各一座,還有牧師樓、聖經樓等附屬建築。然而,經過多年的變遷,這些建築大多已被拆毀,幸好林語堂出生的小閣樓還在。

重修後的林語堂故居由兩件瓦木結構平房組成,其居住的房間約有10來平米方,四周的牆壁懸掛着林語堂不同歷史時期的照片。沿着老舊的木梯登上林語堂的閣樓臥室,透過小窗戶向外望去,庭中的一顆鳳凰樹長勢正旺,不遠處便是靜靜流淌的西溪

或許小時候,林語堂經常在窗口眺望,也許是行人,也許是西溪潺湲的流水裝點了他兒時那些漫長的歲月。

「少年林語堂經常站在河邊,眺望青山。阪仔俊俏的山、西溪秀美的水、童年純真的夢、家鄉難忘的情,都滲透到他文化修養的深處,進而影響了他的作品風格,形成了他幽默閒適的精神境界。」黃榮才說。

10歲起,林語堂開始離開阪仔到廈門讀書。「當年的阪仔與外界聯繫主要依靠水路。從這裡到廈門,順水兩天兩夜,逆水回家就要三天三夜了。」黃榮才說,林語堂到廈門讀書後,1年或半年才能回一次家。

後來,林語堂去了北京。再後來,去了美國,去了臺灣,家鄉已在天涯

只是,家鄉依然魂牽夢繞。在林語堂一生的文字中,關於家鄉的描寫上萬字,他羅列家鄉對自己的薰陶,也懷念他最初的愛情

「我愛我們村裡賴柏英。小時候,我們一起捉螯蝦。我記得她蹲在小溪裡等着蝴蝶落在她的頭髮上,然後輕輕地走開,居然不會把蝴蝶驚走……但是我倆終因情況所迫,不得已而分立。」

爲了紀念林語堂,如今,阪仔鎮擬打造成「文學小鎮」,規劃建設一個佔地168畝的林語堂文博園文化核心區

阪仔鎮黨委書記尤炎輝介紹,整個核心區呈菸斗狀,包含了林語堂文化博物館五篷碼頭等60個子項目。除文化核心區建設外,阪仔鎮還將建設林語堂江濱文化公園、修復林語堂故居以及恢復周邊古民居

「阪仔鎮現有4萬多人,以農業爲主,因此我們決定將林語堂文化元素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尤炎輝說。(新聞來源新華社港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