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不只是單向給予
兩年前,武漢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一在讀的張愛蓮認識了剛從英國歸來的曾擔任國際中文教師志願者的學姐。在學姐的講述中,張愛蓮對於國際中文教師志願者心生好奇與嚮往,並如願成爲下一批赴英國的志願者。經過1個月高強度的教學集訓後,張愛蓮踏上了前往蘇格蘭阿伯丁的旅程。
阿伯丁的中文課堂位於阿伯丁大學校內,在滿足本校學生對於漢語學習需求的同時,面向全市及周邊地區的中文愛好者,爲他們提供從初階到高級的中文學習課程以及多樣的文化交流活動。因此,張愛蓮的學生年齡、教育背景跨度很大:下至幼兒園兒童,上至退休人員。
“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有着不同的經歷,或許最初有着不同的學習動機,但大部分都是源自對中文和中國文化純粹的喜愛以及對於世界多元文化的探索。這也是很打動我的地方。”張愛蓮說。
學習中文對抗衰老
Diane是讓張愛蓮印象深刻的一個學生,她的中文名叫張笛——名字來源於她很喜歡悠揚悅耳的笛聲。花甲之年的張笛是個法國人,如今在蘇格蘭生活。她年輕時曾是世界游泳冠軍,還曾被邀請到中國擔任游泳教練,在中國一待就是十幾年。由於平時訓練工作繁忙,雖然張笛對中國的文化、歷史和語言很感興趣,但她在中國期間沒能有時間好好學習中文。如今,回到蘇格蘭的張笛主動報了張愛蓮的一對一中文教學課程,準備挑戰一下這門熟悉又陌生的語言。
“張笛很有想法和個性,興趣愛好也很多。她喜歡滑翔、開機車,還打趣地跟我說自己學中文除了想了解中國文化,還出於害怕自己得老年癡呆症的緣故。對於一個法國人來說,學習中文是對思維很好的鍛鍊。”張愛蓮說。
讓張愛蓮驚喜的是,張笛具有非常強的主動學習意識,會直接和老師溝通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她會跟我說自己是視覺型的學習者,所以希望我把重點知識做成PPT。直接讀漢字對她來說比較困難,所以她會建議我儘量多爲她加漢語拼音標註。”張愛蓮回憶道。
文化也是語言教學中經常會談論到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張愛蓮和張笛經常探討某一文化元素在中國、法國和英國的異同,比如英國茶與中國茶的文化淵源以及不同國家的飲茶習慣。“在英國,早上有早餐茶、上午有公休茶、下午有下午茶,甚至就寢前也會喝茶助眠。這和中國人喝茶的習慣不太一樣。”張愛蓮說。
由於年齡原因,張笛的中文學習進度並不快。但是憑着專注和努力,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她的中文水平已經從漢語水平考試(HSK)三級提升到了四級,可以進行一些常見的中文話題交流和寫作。而張愛蓮也從張笛的身上學到了終身學習、開放探索的精神,收穫了跨越國界的忘年之交。
從挑戰到喜歡
另一個讓張愛蓮印象深刻的學生是一個在蘇格蘭上小學的12歲女孩,名叫Alba。她的媽媽來自尼日利亞,爸爸來自西班牙。由於家庭背景多元,Alba在學中文前已經掌握了英語、西班牙語、法語和尼日利亞的一種民族語言。
“我剛開始並不知道她會這麼多種語言,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慢慢發現了她的語言天分。她跟我說每門語言都學得很輕鬆,對語言學習上癮了,聽說中文很難,便想挑戰一下。”張愛蓮說。
Alba的語言天賦讓人驚奇。由於她之前已經掌握了多門外語,在學習中文時,會拿中文與之前學過的語言進行比較,在語言差異中發現中文的獨特之處。當張愛蓮教她“是”這個字的含義時,Alba會追問老師“是”有沒有變體,因爲在英語、法語、西班牙語裡,人稱不同,“是”的形式也不同。
“她的學習速度是一般小孩的兩倍,我通常要用兩倍的備課量來給她上課。她還特別喜歡刨根問底,當我教她怎麼回答‘你好嗎’之後,她會問我‘如果我覺得不好、我累了、我困了’,該怎麼說。”張愛蓮回憶道。
Alba還有獨特的記筆記方式。她把學習的每個漢字或偏旁都設計成自己能記住的圖案,比如給飛機的“飛”配上飛機和翅膀的形狀,寫上基本的對話,還會加上文化的意義。比如,“紅”象徵着熱鬧、吉祥,“火”可以辟邪等。
除了中文知識的學習,張愛蓮也會教授很多與中國文化相關的藝術課程,比如中國結、創意手鍊的製作等。Alba的動手能力很強,基本一遍就能學會。她還很喜歡老師教給她的中國舞,學會之後開心地錄製視頻,並與朋友們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
經過兩個月的學習,Alba已經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日常中文會話,學習中文也從單純的挑戰心態變得喜歡上這門語言,並對中國充滿了好奇。
英式中文與文化交流
對於剛剛接觸中文的外國人來說,漢字使他們感到神秘與好奇,但也是學習的難點。在教學過程中,張愛蓮會鼓勵學生多寫漢字。但受母語影響,學生們還是比較習慣用漢語拼音而不是漢字來做筆記。於是,張愛蓮一般會在學生達到中級漢語水平後,再對學生的漢字書寫提高要求。
當學生書寫漢字的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後,他們寫的英式漢語也經常讓張愛蓮忍俊不禁。比如有的學生會寫出“我去商店昨天”這樣的典型受到英語思維影響的中文句子。此外,張愛蓮發現學生們對於漢字筆畫的認知也不太敏感,常常分不清楚“土”和“士”、“人”和“入”,有時候會寫出“我有千(十)個朋友”這樣的句子。
在張愛蓮看來,這其實和文化碰撞與理解的過程很像,擺脫從自身所在文化出發來評價其他文化的思維定式正是達成文化理解的第一步。在10個月的中文教學中,張愛蓮感動於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對中國語言和文化的好奇與喜愛,同時也感受到了由於地理距離和文化差異而造成的文化誤解,這也讓她更加有動力做文化交流的使者。
張愛蓮認爲,很多當地居民對中國的瞭解還僅限於北京、熊貓、長城等這些符號,對中國的認識還停留在之前較爲傳統的印象,缺乏對中國更加細緻和多面的認識。而當張愛蓮和學生們在語言學習中細緻討論各種文化差異時,大家便可以在歷史背景、文化語境的補充和文化成因的分析中有效地促進對於多元文化的理解、包容。
“文化交流不應當是單向的給予,而應該是不同文化的碰撞和相互瞭解,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消除一些文化誤解,促進文化互賞互鑑。”張愛蓮說。
葉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