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瓴科技楊炯緯:幫助一線銷售做營銷 | 躬行者說
我並不假裝理解營銷技術。我所有關於營銷技術的知識,都來自這個行業的躬行者們。他們篳路藍縷,見證營銷技術在中國的成長。Marteker邀請他們談談心路歷程,以「身在此山中」的視角解讀營銷技術在中國的光榮與夢想。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楊炯緯是中國營銷技術行業最早的創業者之一,2000年3月參與好耶廣告網絡籌備工作,任總裁一職,後又於2009年創立聚勝萬合(MediaV),服務電商做精準營銷。具體來說,他當時的工作是用技術做用戶洞察、行爲收集分析,最終實現個性化營銷。2016年,360收購MediaV,楊炯緯也順理成章進入360,先後任商業產品事業部總經理、副總裁,直至高級副總裁。
楊炯緯進入360的當時,360還是以搜索業務爲主,楊炯緯接觸了很多B2B行業的廣告主。這些廣告主投放360廣告的目的,就是獲得線索(電話號碼),再交由銷售去跟進。當時,360有數以千計的銷售人員,服務幾十萬家廣告主。正是在這段時間,楊炯緯發現了B2B銷售中的兩個問題,推動他第三次創業。
衛瓴科技創始人兼CEO楊炯緯
第三次創業的緣起
楊炯緯發現的第一個問題,營銷部門會採用精準營銷技術,研究用戶行爲,研究關鍵詞或創意如何吸引用戶,他爲什麼會點擊廣告,最終獲得用戶的電話號碼提供給銷售,讓銷售直接去聯繫。但是最終獲得這個電話號碼,僅僅是一串數字而已,之前的客戶畫像、用戶分析等數據全部丟失。
第二個問題,B2B銷售特別傳統,一點兒也不數字化。雖然當時也有自研的CRM,但僅僅是讓銷售在拜訪的過程中記錄之用,所具備的功能無非是公海和客保(即防止銷售線索被別人跟進),以及提單。楊炯緯認爲,這樣的CRM只是銷售管理,而不是客戶關係管理軟件,「客戶意圖,客戶畫像,客戶的跟進,客戶的變化,客戶與我之間的關係……都沒有體現在系統裡。」反而需要銷售每週花4個小時的時間在CRM裡填寫信息,以至於當時360的銷售團隊,都會僱一位代理專門幫銷售去填寫。
雖然當時在中國,對於一些規模性銷售團隊或規模性獲客的系統來說,CRM是剛需。但它裡面的數據質量和真實性都不盡如人意,成功的比例不高,美譽度和滿意度都很差。楊炯緯因此希望做一款對銷售有幫助的CRM。
解決B2B客戶的迫切需求
除了CRM本身的問題外,楊炯緯還介紹了客戶在銷售過程中遇到的比較嚴重的問題:
首先是線索的問題。客戶每年都會發起營銷活動,獲得大量線索,這些線索交給銷售後,如果一兩週沒有出結果,線索就可能被拋棄。長年累月下來,曾經接觸的線索可能多達數十萬之多。但銷售每個月接觸的也就一千多家。意味着這些線索沒有引入私域流量池,客戶只能不斷買流量,買線索,這些線索流進的同時也在流出,沒有經過培育便已被浪費了。
其次是轉化率的問題。很多企業的轉化率,不過2-3%,即便通過銷售漏斗去觀察,也不知道如何提升轉化率,顆粒度太粗。很多銷售部門領導不會設計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的簡稱,即標準作業程式),缺乏對過程的有效管理,不知道怎樣的銷售路徑和銷售流程是最優的,也不知道如何以更細的顆粒度去管理每條線索。
第三,銷售人員的平均水平相差很大。銷售人員本身是一個流動性很強的職位。而B2B銷售又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有客戶向楊炯緯透露說:他們的銷售需要經過8個月時間的培訓、歷練才能夠合格,但是這段時間內已經有一半銷售離職了,意味着耗費了大量的人力成本。
當然,對於銷售來說,讓他們掌握找線索、判斷客戶意圖、跟進、話術、案例等等技能,確實難度很大。而營銷的目的是降低對銷售的要求,通過營銷與銷售的協同,私域可以把所有流入的線索做留存,抽取所有用戶行爲形成畫像,設計出SOP。
銷售與營銷勢必融合
設計一款幫助營銷與銷售協同的CRM,該如何入手呢?楊炯緯想到個性化廣告——畢竟廣告的過程也是銷售的過程。個性化廣告的前提是做客戶意圖分析,對客戶的行爲洞察,打標籤,提供給銷售。因此楊炯緯發現,可以從營銷入手,通過廣告、內容、直播等營銷的手段幫助銷售。這是一款延伸進入銷售側的Martech產品,符合Martech延伸到私域、CDP乃至LTV的全鏈路客戶關係管理的趨勢。
楊炯緯介紹說,在B2B領域,私域運營一直被認爲是銷售的工作——銷售的售前工作就是私域運營,只不過沒有經過數字化而已。因此楊炯緯提出,CRM本質上是一種B2B行業的CDP。由於B2B營銷場景相對B2C營銷更爲複雜,目標客戶隸屬於什麼公司,彼此之間是什麼關係,銷售電話跟進的狀態……需要有一個更爲複雜的系統描述與客戶之間的關係。「如果說一套CRM能夠把對每個客戶的特徵、關係屬性,所處的階段……等等都描述清楚,其實就是一個CDP。」
而在社交媒體時代,想要描述客戶的社交關係需要基於社交網絡,畢竟主要溝通場景式在微信等社交網絡裡。因此CRM演變成爲SCRM,包含了對每一個客戶和潛在客戶在社交網絡裡的畫像。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營銷與銷售不再是兩個部門,彼此的關聯性越來越強。楊炯緯提出,銷售與營銷必須實現協同,Martech與Salestech有合併的趨勢。「銷售轉化率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營銷能力的提升,包括整個企業的營銷能力提升,以及每個銷售人員營銷能力的提升。」
在楊炯緯看來,Martech的下一個關鍵詞依然是個性化或者一對一營銷。「銷售本身就在做一對一營銷,今天我們需要用數字化的方式幫助銷售去做一對一營銷。」因此,營銷職能不能止步於廣告投放、獲得銷售線索。營銷應該貫穿從公域的獲客、運營到市場側的線索運營,到銷售側的線索運營,亦即從線索到商機到訂單,整個過程都需要營銷。甚至到購買行爲發生後,增購、復購等行爲的發生也需要營銷。前鏈路工作可以以營銷爲主,後鏈路工作可以以銷售爲主,而這個邊界也越來越模糊了。
楊炯緯認爲,銷售一定要有營銷理念。而至於營銷職能,則可以用工具替代。「原來對營銷人員的要求很高,不是每個人都能做營銷的。但是今天,客戶洞察、內容生產、內容傳播,都可以通過AI等技術工具來完成。換句話說,我們通過數據、AI等技術工具,幫助一線銷售成爲營銷高手。」
目前,衛瓴使用AI技術主要覆蓋如下功能:幫助銷售做客戶意圖洞察和客戶總結,即根據過去所有與客戶的溝通行爲來做總結;幫助銷售生產營銷內容,例如生成有專屬二維碼的海報,個性化的推薦文案;亦即針對銷售的個性化建議,等等。
SCRM是CRM的下一代
從某種意義上說,衛瓴延伸進入銷售領域,也是在紅海中尋找一片藍海。在楊炯緯看來,中國的任何一個市場,一旦被標記出來,很快會變成紅海。「但是市場的邊界不斷被重新定義的。」就像衛瓴科技將Martech延伸到銷售端一樣,「一旦重新定義,你就會發現還存在很多藍海。」
楊炯緯舉例說,餐飲企業招商,或者園區的招商,從來沒有被認爲是Martech行業。但是,這些招商專員也需要銷售線索,判斷是否屬於目標客戶,如何說服加盟品牌,實際上仍然是銷售行爲。這樣的企業就會與衛瓴合作。
而衛瓴真正需要面對的問題,是B2B企業的理念問題,尤其是這些企業的數字化程度、數字化意識,以及營銷的意識,總體來說較弱,比B2C企業弱很多。很多B2B企業的營銷職能歸屬於市場部或品牌部,所承擔的任務僅僅是負責官網、公衆號內容,組織活動,參加一些展會,等等。即便是與銷售部有合作的市場部,工作範圍也侷限於提供銷售線索,培育銷售線索。大部分B2B企業的市場部與銷售部幾乎沒有交集。
在楊炯緯看來,企業高層領導應該知道營銷應該做什麼,瞭解市場部應該與銷售部做全鏈路全生命週期的客戶關係管理,學會管理銷售漏斗,具備這個意識,適合的技術工具就會呼之欲出。而技術工具也會反向推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楊炯緯舉例說,品牌希望投放的廣告都能達成銷售,這在人、貨、場割裂的時代是無法實現的;但是現在人、貨、場合一,品牌在抖音這樣的平臺可以直播賣貨,從而推動營銷手段數字化,甚至品牌內部組織架構、流程、渠道體系都會圍繞ROI這一目標來構建。
因此,楊炯緯認爲在B2B領域,SCRM是下一代的CRM,因爲社交網絡是將營銷與銷售場景合二爲一,因此需要營銷與銷售以轉化爲目標發生協同。這就相當於人、貨、場打通了一樣,一定會導致營銷與銷售的組織架構、線索流轉體系發生變化,推動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雖然B2B企業本身的產品(服務)更具個性化,營銷銷售場景更爲複雜,數字化的步伐不會像B2C企業那麼迅速,但是會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