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8年的獨角獸上市了,這家深圳VC等到了

來源:投中網 作者:簪竹

2024年即將結束之際,港股迎來又一個重磅IPO。12月27日,佑駕創新成功登陸港交所,股票代碼:2431.HK,開盤大漲9%以上,市值達74.25億港元。

上市前,佑駕創新曾是一級市場上炙手可熱的智駕獨角獸之一。創立十年來,佑駕創新完成了超過10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達14.48億元。佑駕創新的股東名單星光熠熠,國開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中金資本等“國家隊”,四維圖新、東風資管等產業資本,東方富海、凱輝基金、元璟資本等頭部VC/PE,以及廣州產投、穗開智造基金等國資,幾乎是應有盡有了。

這其中,最令人羨慕的當屬佑駕創新的兩家早期股東。佑駕創新的天使投資人是被創業者尊稱爲“吳媽”的阿里CEO吳泳銘,而首個機構投資者則是一家來自深圳的低調精品VC:合創資本。

01

不透支估值,商業化“接地氣”的智駕獨角獸

如果要評選過去十年最卷的賽道榜單,智能駕駛一定可以上榜。企查查的數據顯示,中國現存智能駕駛相關企業已經超過6000家。2024年走向資本市場的智駕企業中,不乏估值數十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

在一個如此卷的賽道,佑駕創新能夠衝出重圍靠的是什麼?

如果比較估值,佑駕創新在一衆獨角獸中並不突出,但佑駕創新在商業化上的表現十分亮眼。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佑駕創新的營收分別達1.75億元、2.79億元、4.76億元,複合年增長率64.9%。在收入的規模、增速和穩定性上,佑駕創新都相當不錯。

從這個角度看,佑駕創新也是今年爲數不多的做到以“健康估值”IPO的智駕企業之一。佑駕創新Pre-IPO輪估值約53億人民幣,可見其上市前的融資並未過多透支估值,所有輪次的投資者都能拿到不錯的回報。

招股書顯示,佑駕創新已累計爲35家整車廠量產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本次IPO,佑駕創新還獲得了地平線的基石投資,這也進一步證明了產業界對佑駕的認可。佑駕創新在商業化上的成功,與它“接地氣”的產品策略是分不開的。國內很多智駕獨角獸採取的是所謂高舉高打的策略,以高額的融資開道,一上來就瞄準L4級的自動駕駛,產品落地自然會慢一些。而佑駕創新則是從ADAS開始,先做L0-L1,然後是L2和L2+,最終升級到L4。

佑駕創新在成立後不久就推出了第一代ADAS產品iSafety,2017年開始規模化交付。2021年佑駕創新發布iPilot,瞄準L2+級自動駕駛。目前,佑駕創新正在研發第三代產品、旨在突破L4級的iRobo解決方案,預計將在2025年第一季度開始交付。

回望十年前,馬斯克說十年內所有新車都將具備自動駕駛能力,使得很多人對智駕的預期過於樂觀。現在看來,智駕的漫漫征途還遠沒到終點,採取循序漸進、接地氣策略的佑駕創新,或許更有機會笑到最後。

02

成功押注背後,合創看準了哪些趨勢?

幾天前,投中網與合創資本管理合夥人唐祖佳、合夥人張奇深度覆盤了投資佑駕創新八年來的心得。

招股書顯示,2016年3月合創資本的前身中興合創獨家投資了佑駕創新的Pre-A輪,並在合創資本創立後於2017年加碼投資參與了佑駕創新A輪。張奇頗爲感慨,當年投資時佑駕創新董事長、聯合創始人劉國清還不到30歲,纔剛剛博士畢業不久。而8年時間彈指一揮,佑駕創新已從當時的一顆嫩芽長成了參天大樹。

合創資本看中佑駕創新並非偶然,在很多理念上,合創資本與佑駕都能找到契合之處。

合創資本投資團隊主要出自產業界,董事長丁明峰曾連續10年擔任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分管產品、營銷、技術及投資等工作。自成立以來,合創資本一直專注做早期投資,基金規模不大,但屢有像佑駕創新這樣的爆款項目。

時間回到2014年,丁明峰敏感地意識到自動駕駛在中國落地蘊含的巨大商業價值,並將這個當時還看似很遙遠的信念作爲任務佈置給了團隊。當時智駕的風潮還只在硅谷有一些苗頭,這一年來自以色列的Mobileye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幾乎是唯一可以對標的企業。

張奇回憶,當時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先找到一家對標Mobileye的視覺ADAS企業進行投資。彼時國內相關企業大概有50多家,公司團隊分別先後拜訪了其中的大部分,佑駕是其中之一。

在出手投資之前,合創資本內部對自動駕駛賽道爭論的焦點之一是“商業路徑之爭”。也就是說,自動駕駛的發展到底是直奔L4以上的全自動駕駛,還是要從ADAS開始然後一步步往上升級?最終得出的結論是,第二條路線在商業上落地的機會更大。

因此,當佑駕創新出現在視野中時,合創資本幾乎是一眼就相中了。張奇告訴投中網,他第一次見完劉國清之後內心就已經有了判斷:這是一個值得合創破格提速投資的優質項目。

佑駕創新在兩個方面都令人眼前一亮。

首先,劉國清領銜的創始團隊,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的背景足夠過硬。劉國清本科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數學系,博士畢業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計算機系,博士期間就在研究L4級的自動駕駛。張奇向投中網表示,國內多數團隊是在Mobileye成名之後轉到自動駕駛的,而當時劉國清的團隊已經做了兩年的ADAS研發,有紮實的研發路標和商業化構思,時間上要早不少。

另一方面,佑駕也是彼時市場上爲數不多的採取從低到高漸進策略的創業團隊。唐祖佳向投中網表示,佑駕並不是沒有直接做L4的能力,但他們選擇了更落地的商業路徑;另一方面,市場其它一些ADAS企業大多屬於跨行創業,在AI和自動駕駛上積累的基礎較差,從L2、L3、L4一直往上走的決心不足。

張奇向投中網表示,合創資本在調研後有幾個核心判斷。首先,智能駕駛的商業化會先從ADAS開始,公開道路L4的商業化週期應該要超過10年;其次,攝像頭作爲主傳感器的方案將率先在前裝獲得突破;第三,如果乘用車前裝商業化沒能及時取得突破,商用車的後裝改造會有較大概率先起量。現在再來看,除了前裝的發展比預期要更快之外,幾個判斷基本都得到了市場驗證。

對賽道做細緻的研究,形成核心判斷,然後大膽出手,這是合創資本做早期投資的風格。在合創資本的投資組合中,像佑駕這樣獨家投資、首輪投資的項目佔比不少,帶來的回報也非常豐厚。

03

一家精品VC的底氣:在2024年逆勢擴張

2024年的一級市場衆所周知的慘淡,但對合創資本而言卻又是異常活躍的一年,不僅在退出端有佑駕這樣的爆款IPO,在投資端也是分外忙碌。

唐祖佳告訴投中網,在當前複雜多變且充滿不確定性的經濟大環境下,合創資本始終保持着穩步擴張的態勢,在項目投資數量和金額方面均實現了穩步增長。雖然期間經過多次資本寒冬、IPO暫停,但自從2013年公司確認專注於早期硬科技投資方向以來,每年遞增的投資節奏一直都沒有大的變化。

要說變化,合創資本近幾年也做了小幅的調整,過去合創資本的投資是A輪爲主,現在向前後方向都做了小幅調整:一是合創資本把投資階段更加前移了。唐祖佳表示,IPO退出爲主的模式已經發生變化,後續主要按併購或股轉做退出預測,所以投資階段和估值要向更早更小調整,纔有可能拉開回報空間。所以,現在投資更多種子輪和天使輪項目,對於一直專注早期投資的合創資本而言,這是一個自然的延申;另一個變化是,合創資本也開始關注A+至B輪的機會。唐祖佳注意到,過去的項目A輪到B輪經常財務表現尚未兌現,但估值增長幅度卻很高。現在一些項目雖然已經突破標杆大客戶,已經處於銷售大規模放量前期,但估值依然貼近A輪。這樣的項目也開始具備更高的投資性價比,而且往往很快實現收入的高速增長。

核心在於,合創資本對於自己在產業端的認知提升和資源積累始終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合創資本可能是當前一級市場上爲數不多還在奉行精英文化的VC之一,一線投資團隊的成員基本都是在產業界工作十年以上的老兵,幾乎沒有“小白”。丁明峰曾向投中網談到,他希望合創資本做一家“老獵手機構”,一方面因爲合創資本團隊成員大多是在行業中歷練多年、經驗豐富的投資經理。另一方面,合創資本在管理規模、投資階段和投資方向上又都相當剋制,信息技術投資專注於兩個專業性很強的賽道,一是ICT,二是生物信息技術。

這樣的概括還是過於粗略。實際上,合創資本對賽道還有更爲細緻的剖析。比如ICT賽道,唐祖佳向投中網表示,合創資本對電子信息產業的認知本質還是“電子硬件和計算機軟件相結合的系統化產品”。同時獲益於中國的產業升級發展路徑,從通信、計算、存儲、傳感這些基礎技術和產品,伴隨着各個行業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進程,逐漸滲透進入到各行各業的投資中去。在投資佑駕創新後,合創資本已經陸續在汽車產業投資了二十餘個項目。但是細細梳理會發現,合創資本的大部分投資集中在汽車“智能化”的方面,早期新能源汽車的電動化其實參與不多。目前看,汽車智能化相關部件的整車成本佔比已經逐步高於電動化,智能化相關企業的增長開始加速。

聚集一羣精英人才,高度專注在一個擅長的切口上做投資,這就是合創資本的穿越週期之道。

唐祖佳感慨,從2010年進入到一級市場股權投資行業以來,A股的IPO已經多次走走停停,核心還是大家對經濟增長週期的信心問題。“任何週期都會有反轉的機會,誰都很難準確預測到具體的時點,但水位越低也就離反轉越近。”這大概是一家“老獵手機構”才能具備的定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