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涼關節就疼痛卡卡 醫:關鍵是「體重」控制
膝關節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壓力,如果姿勢錯誤、使用過度,會加速關節軟骨組織的磨損,導致退化性關節炎提早報到。圖/123RF
近日氣溫忽高忽低,關節開始感覺疼痛或卡卡,甚至發出喀喀聲響。國泰醫院骨科主治醫師翁睿彥表示,當氣溫降低時,血管會跟着收縮,導致血液循環變差,進而影響組織代謝和修復,容易產生髮炎疼痛。低溫也會降低關節內的潤滑液分泌,讓關節活動時變得僵硬不適,行動不再敏捷。
翁睿彥說,要減少關節損傷,應加強體重控制。當體重超重或肥胖時,膝關節、髖關節和腳踝等部位,會承受更大的壓力。研究顯示,只要減少5%到10%的體重,對於減輕膝關節炎症狀、改善行動能力、減少關節損傷等,都能產生顯著效果。
肥胖是讓關節炎惡化的危險因子,翁睿彥強調,適度運動至關重要,尤其是在氣候變化時,更需要維持運動習慣。運動種類可以選擇對關節低衝擊的散步、單車、游泳、瑜伽和伸展運動等。而在運動前,務必充分暖身,並注意運動後的適當休息,過度使用關節可能會導致退化性關節炎。
氣候變化與關節疾病有密切的關聯,只要一變天,關節疼痛的發作機率會增加20%,國人約2⟋3的關節或慢性疼痛病患在天氣變化時,症狀會加劇。翁睿彥提醒,天氣不僅會影響情緒與日常生活,也對身體健康產生衝擊。要預防天氣一變化就關節卡住,首重「注重保暖」,必要時可熱敷關節處。
翁睿彥說,保持身體溫暖,尤其是關節部位,可以有效減少天氣對關節的負面影響。在寒冷的環境下,熱敷、泡熱水澡有助於保持關節的柔軟度,使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減少疼痛和僵硬感,還能幫助放鬆緊繃的肌肉。要注意熱敷溫度約在45度,或是用吹風機吹疼痛位置,睡覺時也要確實保暖膝蓋。
除了適度運動、注重保暖之外,翁睿彥強調,充足睡眠可以降低體內發炎細胞的活性,進而降低關節炎的程度。掌握保暖、運動、熱敷、睡眠及適度減重等方法後,如果不見改善,應及早尋求醫療協助,採取專業復健治療。
天氣冷常見的關節疾病
1.膝關節損傷:曾經受外力撞擊而扭傷、骨折,膝蓋容易變得敏感不適。有運動習慣的人,熱身不足、姿勢錯誤的情況下,也會對膝蓋造成負荷損傷。
2.退化性關節炎:關節損傷或身體老化,因長期受力過度磨損軟骨,進而關節變形影響正常活動。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於中老年人,年齡愈大、發生率愈高。
3.類風溼性關節炎:屬於慢性關節炎,原因是免疫系統失調,早期症狀以關節腫脹及疼痛爲主,常見早起時關節處僵硬,會隨時間惡化爲多處關節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