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太陽堂老店的行銷陰謀

江亙鬆

5月13日,臺灣新聞媒體頭條斗大標題寫着「臺中老字號太陽堂 5月13日吹熄燈號」,媒體上討論的都是老師傅體力不堪負荷所以撐不下去,或者談到第二代不願意接班所以老闆無心戀戰等等。其實這個事件除了企業經營能力與接班問題之外,我在FB上面就有朋友指出(感謝滕兄),也許這是個行銷陰謀。本文讓我們以正面的心態假設老闆沒這麼權謀,但是請容許我們拿這個萬分之一可能來談談品牌行銷的一個好技巧

小吃名產這種東西,除了知名度、經營年份,好不好吃的確很重要,但是就跟國民黨共產黨過去爭取誰是正統的中國一樣,雖然first不見得是best,但是很多人就是極力爭取所謂的「正統」,因爲對很多沒特別品牌偏好的消費者來說,如果沒有選擇best的原則,first與最多人排隊的most可能是比較保險的選擇。以這個角度來說,爭取誰是「創始店」就有其行銷宣傳的好處,更何況有時候還牽涉到爭一口氣的問題,因爲真正的老店如果不站出來說話,久了就好像真的默認自己不是老店的消極。我就愈過一家在市場賣肉羹的老店,經營十幾年卻不敵一家新開的肉羹店,只因爲新店找媒體報導並宣稱自己纔是老店。

很多人到過臺中,也買過太陽餅,但是究竟哪一家是真的老店,大概就跟你到淡水問我哪一家「阿給」是老店一樣,我沒辦法告訴你,唯一能告訴你的是我平常喜歡吃哪一家。這麼多家店在賣臺中太陽餅,有人會宣稱他們是創始店,有些人說太陽餅是他們家發明的,有些人說他們是原本的老師傅出來開的店,至於那些宣稱自己有得獎,或者哪位達官顯要加持過的就更多了。每家店都在first,best,most這三個概念打轉,但是不管是自我感覺良好還是不實宣傳,總是有人說謊或者進行避重就輕的宣傳,但是這種宣傳做久了,消費者也就混淆了。

這次太陽堂無預警關店,如果真的是個行銷陰謀,那隻能說真的是太漂亮的行銷技巧了。因爲店門這麼一關,一家店不經營的地方小事情,不僅被媒體以「老店」、「老字號」等標題大幅報導,並且強調「23」號纔是老店,連臺中市政府都跳出來關心這件事情,還說要協助再生。

就企業經營的角度,我不是很認同政府單位介入這種企業競爭的作法,但是就行銷的角度來說,如果太陽堂是真的經營不下去的問題,只是在耍弄一個品牌行銷的技巧,假設劇情的發展真的在媒體、消費者、政府的力量簇擁之下,太陽堂重新開業,我想就不會再有誰是老店的問題。因爲報紙有講、政府有交代、消費者有拜託,其他店不管你怎麼講,十年之內大概不會再有人搞不清楚了,23號太陽堂的正宗地位就一次確認,而且是根深蒂固的。有沒有很像老婆兒女帶走把讓小三認輸戲碼?但是這種手段是險招而且只能用一次,萬一失敗了那就真的回不來了。

企業經營真的是很複雜的事情,這次太陽堂事件,第一時間我在FB上面就寫到「如果連這種60年老店的地位都會關閉,那麼我們真的要多思考自己的創業工作的另一種形式,還是真的能成爲一個事業」。

也有網友談到,政府不應該當神,也不用期待企業一定要永續經營。尤其太陽堂的經營問題其實不難解決,光憑着60年的老招牌,不管是要人力接手還是要資金接手都能找到人接手,但是就這樣關閉了,老闆本身的心態應該纔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所以政府跟消費者還能期待些什麼呢?更何況競爭者沒有一個期待他真的重新開業。

●編按:《ETtoday新聞雲》也要藉這個機會自我行銷,我們算是全臺灣最早報導這則新聞的媒體(快訊/臺中太陽堂百年老店驚傳歇業 向日葵壁畫絕響),12日就率先報導,當時就有6千多人按贊分享,此外「潑糞雙煞」這則新聞也是最早由本報發動報導。

●作者江亙鬆,字CK,號上吐下瀉法師(取滿肚子怪東西又喜歡到處散播之意),對於創業、行銷、感情等與人類、企業有關係的事情都有興趣。生於臺北,經常出差上海徐彙區,主要工作是一個老婆的先生與三個小孩的父親,副業是行銷管理顧問人生目標是一家上市公司與兩棟新光三越。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